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
一、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基础作用 1
二、父母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最长久的场所 3
三、教育子女是家长的行业,家庭教育是家庭的基本职能 4
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5
一、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又要关心孩子的思想 6
二、既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又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 8
三、既要加强孩子的营养,又要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 9
四、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实事求是 10
五、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从小给孩子定向,这是一种误解 10
六、对孩子要民主,不要专制 11
七、对孩子不要溺爱,要严爱结合 13
八、对孩子切忌放任,要有计划地培养教育 14
九、不要事事包办,要养成自理能力 15
十、不要处处限制孩子,要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 16
第二章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18
第一节 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18
一、年龄阶段的划分 18
二、童年期的生理特点 19
第二节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22
一、学习成为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23
二、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 23
三、小学儿童认识的特点 24
四、小学儿童情感、意志与独立性的发展 26
第三节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7
一、从幼儿园到小学发生的变化 27
二、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哪些准备 29
三、密切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31
第四节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32
一、要了解变化,对症下药 32
二、帮助孩子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 33
第三章 家庭德育 35
第一节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爱 35
一、让孩子热爱家乡 36
二、让孩子了解祖国 36
三、让孩子知道爱国英雄 37
四、让孩子把爱国热情变成行动 37
五、让孩子知道社会主义好 38
六、家长要给孩子当好榜样 38
第二节 要让孩子从小立志 38
一、激发兴趣 播下理想的种子 40
二、树立榜样 学习理想的楷模 40
三、艰苦奋斗 通向理想的桥梁 41
四、振兴中华 绽开理想的鲜花 42
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3
一、应该培养儿童具备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44
二、如何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48
第四节 新形势下的艰苦朴素教育 50
一、艰苦朴素永远是劳动人民的美德 51
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教育 52
第五节 教育儿童要诚实 55
一、要教育孩子诚实不说谎 55
二、要教育孩子不贪图便宜 57
第六节 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58
一、首先要认识孩子的心理特点 59
二、提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的方法 60
第四章 家庭智育 62
第一节 什么是智力 62
一、什么是知识 62
二、什么是智力 62
三、知识和智力的关系 63
四、小学阶段发展智力的重要性 65
第二节 怎样发展孩子的智力 67
一、怎样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67
二、怎样发展孩子的记忆力 72
三、怎样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75
四、怎样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78
五、怎样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80
六、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81
第三节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86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86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87
三、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89
第四节 培养孩子的兴趣 91
一、必须发展孩子的兴趣 91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92
第五章 家庭体育和保健 95
第一节 怎样帮助孩子锻炼身体 95
一、生命在于运动 95
二、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的体育锻炼 96
三、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 97
第二节 怎样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98
一、为何特别强调对儿童的卫生教育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98
二、培养卫生习惯的原则 99
三、培养儿童卫生习惯的主要内容 99
第三节 合理营养 100
一、三大热能营养素 101
二、几种主要维生素 104
三、矿物质 105
四、儿童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 107
第四节 龋齿 109
一、产生龋齿的原因 109
二、龋齿的预防 110
三、要特别注意保护“六龄齿” 111
第五节 近视与儿童弱视 112
一、近视 112
二、弱视 114
第六节 关心孩子的“用脑卫生” 115
一、脑的生理特点 115
二、怎样注意孩子的用脑卫生 116
第六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119
第一节 怎样了解孩子的心理 119
一、必须了解孩子心理 119
二、了解孩子心理的方法 119
第二节 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122
一、必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122
二、心理疾病的症状及表现 123
三、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123
四、心理疾病的危害 125
五、健康心理的标志 127
六、怎样才能使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 128
第三节 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 133
一、人际交往重要性 133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35
三、目前家庭教育中在指导孩子人际交往上存在的问题 136
四、如何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 137
第七章 家庭美育和精神生活指导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