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柯尊平第一篇 大学生党建的理论篇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奠基 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2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政治条件 3
二、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经济条件 3
三、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理论条件 4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主观条件 5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 5
一、巴黎(曼彻斯特)——布鲁塞尔时期 5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 7
三、第一国际时期 8
四、第二国际时期 9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0
一、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1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11
三、关于共产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2
四、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政治纲领和策略原则 12
五、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 12
六、关于党的团结和斗争问题 13
第一节 列宁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5
第二章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5
一、列宁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 16
二、列宁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阶级基础 17
第二节 列宁党的建设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 18
一、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 18
二、探讨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21
第三节 列宁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2
一、关于党的建设的一般理论 22
二、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24
四、斯大林对列宁党的建设理论做出新的贡献 27
三、列宁党的建设理论的时代意义 27
第三章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化 29
第一节 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29
一、中国无产阶级的坚定性和革命的彻底性 29
二、农民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0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1
第二节 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 31
一、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萌芽时期 31
二、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时期 32
三、毛泽东党的建党理论的发展时期 34
四、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继续发展时期 35
第三节 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36
一、特别强调从政治上思想上建设党 36
二、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37
三、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37
四、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8
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38
六、丰富了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的理论 38
八、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中国特色 39
七、把党风建设提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 39
第四章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深化与创新 42
第一节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42
一、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国内背景 42
二、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国际背景 44
第二节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46
第三节 邓小平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前进目标和指导思想 47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前进目标 48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49
一、邓小平对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52
第四节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理论 52
二、邓小平对党的组织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53
三、邓小平对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55
四、邓小平在党的制度建设理论上的重要理论突破 56
第五章 江泽民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境界 57
第一节 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57
一、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提出的国内背景 57
二、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提出的国际背景 59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全面总结和升华 6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2
第二节 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62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6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 71
第三节 在高校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2
一、高校党的建设要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2
二、大学生要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锋战士,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75
第六章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80
第一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 80
一、从局部执政到在全国范围执政的历史性转变 80
二、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83
三、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86
第二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 87
一、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87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89
第三节 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90
一、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90
二、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91
三、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91
五、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92
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92
第七章 中国不能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94
第一节 西方的“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国情 94
一、“三权分立”的历史由来 94
二、“三权分立”在当代西方的发展变化 95
三、西方的“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国情 97
第二节 多党制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98
一、西方多党制的由来和实质 99
二、鼓吹在中国搞“多党制”的目的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00
第三节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选择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 101
三、实行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101
一、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102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 103
三、历史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103
第二篇 党的基本知识篇 106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06
第一节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06
一、党的一般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06
二、党的特殊性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08
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110
第二节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10
二、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111
三、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12
第三节 大学生党员要坚持党性,捍卫党的纯洁性 113
一、坚持和捍卫党性的重要性 113
二、大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培养的途径 115
三、捍卫党的纯洁性 117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19
第一节 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120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胜利 123
第二节 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 124
一、坚持党的指导思想 124
二、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 125
第三节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 126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127
二、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 128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130
第一节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130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131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34
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38
第二节 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 141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1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和基本路线 142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45
四、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而奋斗 146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149
第一节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9
一、党的宗旨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149
一、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意义 151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51
第二节 新世纪共产党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51
二、新世纪共产党员要努力实践党的宗旨 153
第三节 大学生党员要努力实践党的宗旨 156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根本宗旨 156
二、努力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57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58
四、具有奉献精神,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159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161
第一节 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 161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161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163
第二节 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165
一、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166
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170
第三节 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纪律性 172
一、坚持和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集中制 172
二、加强组织纪律性,严肃党的纪律 175
一、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完善 179
第一节 党的优良作风的主要内容 179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作风 179
二、党的优良作风 181
第二节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183
一、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党的领导作用 184
二、党风问题决定着党的命运 185
三、党风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 186
第三节 大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187
一、正确认识党风现状,牢固树立搞好党风建设的信心 187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要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189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条件 192
第一节 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 192
一、年龄和对象 192
二、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193
三、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193
四、执行党的决议 194
五、按期交纳党费 194
第二节 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 195
一、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195
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
三、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197
第三节 坚持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 198
一、坚持党员标准的重要意义 199
二、坚持党员标准,把好入党关 199
三、党员质量,重在建设 202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义务与权利 204
第一节 党员的义务 204
一、党员义务的内容 204
二、严格履行党员义务 205
一、党员权利的内容 208
第二节 党员的权利 208
二、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209
第三节 党员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211
一、党员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211
二、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是严格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 213
第三篇 大学生党建的实践篇 217
第十六章 大学生党建的“六个三”系统工程 217
第一节 大学生党建“六个三”系统工程的构建 217
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在大学生党建“六个三”系统工程中的主导地位 218
二、注意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 219
三、大学生党建“六个三”系统工程的构建 220
第二节 划分“三级责任”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223
一、党委组织部 223
二、学院分党委(总支) 224
三、党支部 224
第三节 建设“三支队伍”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225
一、组织员 225
二、辅导员 226
三、党支部书记 227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基础教育 228
第四节 实施“三级教育”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228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教育 230
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提高教育 232
第五节 执行“三项制度”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质量保证 234
一、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 234
二、发展对象测评制 235
三、发展党员公示制 236
第六节 落脚“三个载体”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搭建工作平台 237
一、大学生党建进网络——“真理之声”大学生党建网站 237
二、大学生党建进社团——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长期化,规范化 238
三、大学生党建进学生公寓 240
第七节 建立“三级评估”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保证监督 241
一、学生与学生党员对学院党建工作的评估 242
二、学院分党委(总支)对党支部进行评估 242
三、学校党委对学院分党委(总支)的评估 243
第十七章 努力掌握可供操作的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参照标准和培养工作 244
第一节 努力掌握可供操作的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参照标准 244
一、深刻理解和自觉坚持党员标准 244
二、努力掌握可供操作的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参照标准 245
一、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应该是相对稳定的,长期与积极分子保持联系 248
第二节 全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培养工作 248
二、交叉联系,多渠道培养,全方位观察 249
三、派高年级党员到低年级各班作联络员,或者作辅导员助理 249
四、开展团支部向党组织推荐党员发展对象的工作 249
五、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党组织、党员与积极分子的了解和联系 249
六、实施入党积极分子的三级教育体系 250
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组织发展速度 250
第三节 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几个具体问题 250
一、“家庭出身不好”和直系亲属中有杀、关、管的大学生能否入党 250
二、没有入团的大学生能否入党 251
四、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能否入党 252
五、亲属在国外或在台湾、港澳的大学生能否入党 252
三、犯过错误的大学生能否入党 252
第十八章 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程序和手续 253
第一节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初步培养和重点培养 253
一、初步培养 253
二、重点培养 254
三、预审 256
二、填写《入党志愿书》 257
第二节 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接收程序 257
一、确定入党介绍人 257
三、召开发展党员大会 258
四、党组织派人找发展对象谈话 258
五、分党委(总支)讨论 258
六、党委审批 258
二、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考察 259
第三节 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259
一、建立考察关系 259
七、对新党员进行谈话 259
八、举行入党宣誓 259
三、支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 260
四、分党委(总支)讨论 261
五、党委组织部审批 261
六、分党委(总支)通知支部 261
七、材料归档 261
第十九章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管理 262
第一节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目标管理 262
二、分年级思想教育计划 263
第二节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内容的目标管理 263
一、系列党课教育计划 263
三、校、院级党校 264
四、干部培训班进行各种能力培养 264
第三节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制度的目标管理 264
一、入党积极分子选拔、管理制度 264
二、学生党员联系制度 265
三、组织员制度 265
四、分层次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265
八、密切党组织与积极分子的联系 266
七、团支部向党组织推优 266
五、交叉联系,多渠道培养,全方位观察 266
六、派高年级党员到低年级做联络员 266
第四节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法的目标管理 267
一、学生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267
二、对入党积极分子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提高 267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在十种目标方法上培养 268
二、发挥教育功能 269
三、强化管理功能 269
一、运用凝聚功能 269
第五节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艺术的目标管理 269
第六节 大学生入党程序的目标管理 270
第七节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管理所带来的目标效果 270
第二十章 大学生党员的形象塑造 272
第一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72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针对性、重大的战略意义 273
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内容 275
三、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特殊意义 2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党员提出新的要求 279
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党员提出新的要求 279
二、大学生党员应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81
第三节 新世纪大学生党员的形象塑造 283
一、新世纪大学生党员应具有的形象 283
二、努力塑造新世纪大学生党员形象 286
第二十一章 大学生要努力争取入党,争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88
第一节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288
一、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大学生申请入党的思想基础 288
二、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大学生入党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289
第二节 大学生要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291
二、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帮助和考察 292
一、对照党员标准,找出差距 292
三、努力做到“牢记两个根本”,“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和“发挥三个作用” 293
第三节 大学生要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94
一、继往开来,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294
二、振奋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294
三、坚持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295
附录一 中国共产党章程 298
附录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320
附录三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340
参考文献 348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