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载入青史的成就 11
一 中央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11
二 昔日封闭的乡村而今公路畅通无阻 13
三 农民的生活设施得到很大改观 15
四 地方政府为城乡协调发展寻找万全之策 15
五 乡村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9
六 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20
七 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形势喜人 22
八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23
九 “科教兴村”为农村发展助劲 24
十 城镇化典型已在地方兴起 26
第二章 城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或新问题 30
一 农村现状与中央本意出现偏差 30
二 亿万农民工大流动给城市生活造成压力 39
三 农民工向城市转移透视出“五个”社会问题 54
四 人口无序流动导致社会管理难度增大 68
第三章 调整城乡发展模式刻不容缓 73
一 城镇化的重点是在农村创建中心镇 73
二 城镇化建设的主题是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74
三 客观估量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 80
四 今天的农村具备了企业发展的“四个条件” 83
五 为农民工就地打造出全新的就业舞台 86
六 运行模式的抉择原则和方法 88
第四章“万镇”模式 91
一 全国农村形成“万镇”格局的客观依据 91
二“万镇”模式的功能定位 95
三“万镇”模式的十大显赫作用 96
四 挑选“万镇”应考虑的“六个”方面条件和应严格遵循的基本程序 103
五 从实际出发确立“万镇”发展规划 104
六 从江苏、浙江、广东等三省农村建镇的实践,看“万镇”模式的生命力 106
第五章“企业战略转移”模式 109
一 城镇化建设少不了企业参与或主战 109
二 社会为工业基地扩散已作了八方面准备 113
三 国家扶助是城镇化建设的坚强后盾 116
四 外部环境有利于农村迎接企业实现战略转移 119
五 由地方政府营造六大优势迎接“企业战略转移” 121
六 企业进行战略转移具有“八大优越性” 123
第六章“城市内优外特”模式 130
一 遵循科学发展观 城市发展规划应有参照标准 130
二“城市内优外特”的重点是跨区域创建“援助特区” 132
三 先进城市与经济滞后地区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133
四“援助特区”的管理方式 135
五 大中城市实行双向发展战略的八个显赫优点 137
六 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已具备的绝对优势能引领中国城市实现“援助特区”战略 141
第七章“扬弃式现代农业”模式 147
一 我国农业主要面临的“三大”任务 147
二 我国部分地方农业处于“涉盲”状态 151
三用“扬弃式现代农业”改变我国农业现状 153
四“扬弃式现代农业”模式的主导方式 164
五“扬弃式现代农业”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168
六 让社会给天然食品提升价值地位 175
七 专家在解困我国农业中的特殊地位 177
八 让社会给护农专家创建良好的激励机制 186
九 政府为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保驾护航 188
第八章 发挥舆论优势进行食品革命大讨论 190
一 食品安全事件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190
二 发起食品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93
三 发起食品革命的有利条件 195
四 功在千秋的重举意义深远 196
第九章 六大主题客观论证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198
一“万镇”模式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和铺垫九亿农民的基本出路 198
二“企业战略转移”模式为城镇化创建主战平台,使农民工当地就业变为现实 200
三“城市内优外特”模式充分展示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为城镇化打开新的突破口 201
四“扬弃式现代农业”模式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发挥城镇化功能开辟人类安全食品源 201
五“四大模式”为城镇化国策构架了一套国家安全发展体系 202
六“四大模式”为城镇化国策推行“生态文明”创造出重要条件 203
第十章 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措施 205
一 城镇化建设需要相对稳定的县(市)领导班子 205
二 乡镇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势在必行 209
三 城镇化建设要求镇级政府职能配套 211
四“三级”合力形成农村人才培养体系 215
五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领航作用 218
六 发挥大学生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222
七 三个值得注意的事项 224
八 建议成立“国务院城镇规划委员会”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