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红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9048237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现代汉语中的致使范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

1 致使问题研究概况 1

目录 1

2 目前致使研究的不足 6

3 选题价值 8

4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10

5 本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2

6 本书深入研究的内容 13

7 本书的语料来源 15

第二章 致使范畴的建构:从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 16

第一节 理论概述 16

1 语言研究的认知观 17

2 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研究 19

3 研究方法:从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 28

1 理论说明:意象图式和隐喻 35

第二节 致使的意象图式 35

2 致使源于驱动图式 37

3 驱动图式的结构成分和逻辑关系 40

4 驱动图式的隐喻扩展 41

5 小结:驱动图式的内涵 45

第三节 致使的语义结构 46

1 相关概念介绍:情景、实体、事件 46

2 致使概念的构成及其特征 48

3 致使概念的核心——致使力 56

4 致使构成要素的语义组合关系 69

5 小结:致使的内涵 77

第四节 致使句式 77

1 相关概念介绍:意象、常量与变量 78

2 致使句式的变量 81

3 致使的基本句式与派生句式 94

4 致使表达的层次性 101

5 小结 102

第五节 致使范畴的内涵 103

1 致使是一个语义关系范畴 103

2 致使范畴与自然致使、因果范畴的关系 104

3 致使范畴的判定与再分类 108

第三章 致使的语言层面:致使词、参与词及其句法要求 112

第一节 动词的语义类型与汉语的基本句子 112

1 汉语动词的语义类型 113

2 汉语的基本句子:致使句和非致使句 119

3 小结 126

第二节 致使动词 127

引言 127

1 本身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 128

2 本身不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谈动词的语义变化 134

3 致使动词的表达分类 140

引言 143

4 小结 143

第三节 致使形容词 143

1 致使形容词的产生及其含义 144

2 致使形容词的特征及其再分类 148

3 致使形容词能够进入的致使框架 152

4 小结 156

第四节 参与名词的特征和分类 156

引言 156

1 参与者的语义特征和语法表现 157

2 参与名词的特征 160

3 参与名词的分类 169

4 小结 174

第四章 主观变量与致使句式 175

第一节 正向致使和反向致使 175

1 何谓正向致使和反向致使 175

2 正向致使——以“把”字句为例 177

3 反向致使 197

4 正向致使和反向致使之间的差别——“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较 212

5 小结 220

第二节 次第致使和组元致使 221

引言 221

1 次第扫描和组元扫描的心理学依据 222

2 次第致使——递系句式 224

3 组元致使 232

4 小结 243

第三节 主体归因、客体归因和事件归因 244

引言 244

1 客体归因句的发现及其问题 246

2 客体归因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表现 249

3 客体归因句的产生机制 258

4 客体归因句的语用功能 265

5 小结 267

第五章 客观变量与致使句式 268

第一节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 268

1 何谓有意致使与无意致使 268

2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的制约因素 269

3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的句法表现 279

4 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的下位分类——预期致使和非预期致使 286

5 小结 290

第二节 外向致使和返身致使 291

1 何谓外向致使和返身致使 291

2 外向致使 292

3 返身致使 297

4 返身致使与外向致使之间的转换——“N1+V1得+(N2)+V2”与“V1得+N1+(N2)+V2”比较分析 306

5 小结 310

1 何谓积极致使和消极致使 311

第三节 积极致使和消极致使 311

2 积极致使和消极致使的语义制约因素 312

3 积极致使和消极致使的句法表现及其比较 318

4 积极致使和消极致使的再分类——已然致使和未然致使 323

5 小结 329

第四节 泛力致使与非泛力致使——兼谈“使”字句和“把”字句的联系与差别 330

引言 330

1 泛力致使的语法表现及其特征 331

2 泛力致使与非泛力致使比较——试比较“使”字句与“把”字句的联系与差别 339

3 小结 357

第五节 致使度 357

1 致使度的含义及其语义制约因素 358

2 致使度与语法形式 365

3 小结 374

1 本书的主要观点 376

第六章 结语 376

2 本书的主要特色 379

3 须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82

4 本书研究的不足之处 384

附录1 汉语致使研究综述 385

引言 385

1 致使的内涵 386

2 致使的语义类型和语法类别 389

3 致使句式的句法、语义和功能分析 393

4 致使的多角度研究 414

5 致使的历时和共时研究 420

附录2 Vb1类致使动词和Vb2类致使动词 426

附录3 致使形容词 428

附录4 术语索引 429

附录5 图表索引 434

参考文献 436

后记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