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通论 12
一、蚕桑生产概况 12
(一)世界蚕桑生产发展概况 12
(二)中国蚕桑发展简史 18
(三)我国蚕桑分区及其特点 21
(四)我国蚕桑生产在前进 28
二、蚕桑生产的意义 31
(一)桑树、蚕儿一身都是宝 31
(二)茧、丝、绸的经济价值 33
(三)农村栽桑养蚕的意义 33
第二部分 栽桑 39
一、桑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特点 39
(一)气候条件与桑树生长发育 39
(二)桑根的吸收与茎的输导 46
(三)桑叶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47
(四)桑树的生长与休眠 49
(五)桑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50
(六)桑树的顶端生长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 51
(七)桑树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51
(八)桑树的采伐与养树的关系 52
二、桑树与土壤 53
(一)土壤性状与桑树栽培的关系 53
(二)适宜桑树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 53
(三)桑园土壤性状速测法 57
(四)桑园土壤的改良 72
三、桑树与肥料 73
(一)桑树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73
(二)确定桑树施肥量的依据 76
(三)桑树常用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要点 77
(四)桑园绿肥的栽培 89
(五)常用化肥的简易鉴定法 92
(六)桑树施肥方法 94
(七)桑树的营养诊断 100
四、桑树品种 102
(一)桑树品种的来源和选育繁殖 102
(二)桑树品种的分类 103
(三)主要桑树品种性状 108
五、桑苗培育 117
(一)育苗土地的选择及整理 117
(二)实生桑苗的培育 118
(三)桑树嫁接苗的培育 129
(四)桑树扦插苗的培育 132
(五)桑树压条苗的培育 133
(六)桑苗出圃和鉴定 135
六、桑树栽植 137
(一)栽桑规划与布局 137
(二)桑树栽植的形式 141
(三)栽桑的适期和效果 141
(四)桑苗定植前的处理与栽植方法 141
(五)不同地形、土壤的栽桑技术 141
七、嫁接良桑 143
(一)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影响成活的因素 143
(二)桑树嫁接方法 143
八、桑树的树型养成与收获 153
(一)树型养成的理论基础 153
(二)桑树剪伐的生理效应 154
(三)桑树树型养成方法 155
(四)桑树的采伐和收获法 160
(五)桑叶产量的预测 162
九、桑树的管理 167
(一)桑园四季施肥要领 167
(二)桑树的中耕培土和除草 168
(三)桑树的修枝和整形 170
(四)老桑树的复壮和低产桑园的改造 173
(五)桑园的抗旱和排涝 174
(六)桑园的复合经营 174
第三部分 桑树保护 177
一、桑树病害及其防治 177
(一)全株性病害 177
(二)桑芽、叶病害 182
(三)桑枝、干病害 188
(四)桑根病害 190
(一)桑芽害虫 193
二、桑树虫害及其防治 193
(二)咀食性桑叶害虫 197
(三)吸食性桑叶害虫 207
(四)桑枝、干害虫 210
(五)桑树的地下害虫 213
(六)桑树的其它害虫 214
三、桑树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216
(一)大气污染和药害 216
(二)霜、冻灾害 218
(三)洪涝灾害 219
(四)风、雹灾害 220
四、桑园常用农药 220
(一)桑园常用农药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20
(二)桑园常用农药混合使用方法 228
(一)家蚕的世代发育 229
一、蚕的生理习性 229
第四部分 养蚕 229
(二)蚕儿的眠性、化性与习性 230
(三)同龄蚕儿发育时期的区分 231
(四)养蚕与环境条件 231
二、桑蚕现行杂交品种性状 234
(一)春用及春秋兼用蚕品种 234
(二)夏秋用蚕品种 243
(三)蚕种生产、保护、使用类别 253
三、养蚕前的准备 255
(一)农村养蚕房舍的设计 255
(二)养蚕计划的制定 257
(三)养蚕物资准备 258
(四)养蚕布局 258
(一)催青适期的确定 261
四、蚕种催青 261
(二)催青技术标准及操作方法 263
(三)蚕卵胚子的解剖和发育特征 266
(四)夏秋蚕的催青 271
(五)蚕种的领发和补催青 272
(六)蚕卵胚子发育与气象环境 273
五、收蚁 275
(一)收蚁准备 275
(二)收蚁方法 276
(三)集虫孵化的蚁蚕分发 278
(四)收蚁注意事项 279
六、小蚕饲养与共育 280
(一)小蚕的饲育特点 280
(二)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经营形式及规模 281
(四)小蚕饲育方法 283
(三)小蚕饲育技术标准 283
七、大蚕饲育 292
(一)大蚕的特点和生理要求 292
(二)大蚕饲育方法 295
(三)大蚕饲育技术标准 301
(四)十克蚁蚕量饲育期逐日给桑量 307
(五)养大蚕中对不良气候的应急措施 307
(六)桑叶的贮藏方法 310
八、夏秋蚕饲育 313
(一)夏秋蚕饲育特点 313
(二)夏秋蚕饲育技术要点 315
九、昆虫激素在养蚕上的应用 320
(一)昆虫激素的概念及其在养蚕上的运用 320
(二)保幼激素使用方法 321
(三)蜕皮激素使用方法 322
(四)粗制蜕皮激素的制取和使用方法 324
(五)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配合使用 325
(六)使用激素注意事项 325
(七)人工饲料养蚕 326
十、上蔟与采茧 329
(一)茧丝的构成与理化特性 329
(二)熟蚕的特征特性 331
(三)蔟中环境与茧质 332
(四)蔟具与上蔟法 333
(五)熟蚕自动上蔟法 343
(六)采茧和茧的检验 345
十一、蚕的综合利用 347
(一)蚕纱的利用 347
(二)蚕的其它用途 351
(三)蚕蛹(蛾)的利用 353
第五部分 蚕种 354
一、原蚕品种 354
(一)春用原蚕品种性状 354
(二)夏、秋用原蚕品种性状 358
二、原蚕种催青 361
(一)催青适期和准备 361
(二)催青方法和技术标准 362
三、原蚕饲养 364
(一)农村原蚕饲育区的基本条件 364
(二)原蚕收蚁 365
(三)原蚕饲育技术 366
(四)原蚕饲育中的消毒防病 369
(五)原蚕饲育中的预知检查 370
(六)原蚕上蔟及采茧 371
四、种茧保护 372
(一)种茧调查 372
(二)种茧选择标准 373
(三)削茧与蛹的雌雄鉴别 373
(四)种茧保护的气象条件 374
(五)发蛾调节 375
五、蚕种制造 378
(一)制种准备 378
(二)制种技术 378
(三)散卵蚕种制造 382
六、蚕种保护 387
(一)春制越年蚕种的保护 387
(二)秋制越年蚕种的保护 388
(四)不受精卵的发生与防止 390
(三)不越年卵的发生与防止 390
(五)死卵的发生与防止 391
七、蚕种冷藏与浸酸 392
(一)蚕种冷藏 392
(二)蚕种浸酸 398
第六部分 蚕病 402
一、蚕病的发生及其传染 402
(一)蚕病的种类 402
(二)蚕病发生的原因 404
(三)蚕病的传染流行 406
(四)蚕体对蚕病的防御机能 408
二、蚕病的检查与诊断 409
(一)蚕的病态观察 409
(五)蚕对传染病的易感期 409
(二)蚕病的检索 410
(三)几种对蚕有害药物的测定 413
三、蚕病的诊断与防治 415
(一)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415
(二)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419
(三)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422
(四)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425
(五)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427
(六)中毒症的诊断与防治 429
四、养蚕卫生与消毒 435
(一)环境卫生与养蚕消毒 435
(二)消毒方法 436
(三)蚕用消毒防病药剂的应用 437
(一)合理布局 443
(二)严格消毒、防毒、防病 443
五、蚕病的综合防治 443
(三)增强蚕体抗力 444
(四)加强蚕病预知检查 444
第七部分 蚕桑科学实验 448
一、蚕桑科学试验的基本要求 448
(一)明确试验的目的性 448
(二)选择试验的代表性 448
(三)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449
(四)掌握试验的规律性 449
二、蚕桑试验的设计 450
(一)任务的确定 450
(二)试验方法 451
(三)试验种类与方案 452
(四)试验分区与局部控制 454
(一)观察、调查和记载的意义 457
三、观察、调查和记载 457
(二)观察、调查的项目内容 458
(三)观察、调查时期及方法 465
四、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478
(一)调查数字的统计分析 478
(二)试验结果表示图表 479
(三)试验报告 483
附录 485
(一)度量衡常用单位的换算 485
(二)常用计算公式 489
(三)我国的桑属分种检索表 490
(四)漂白粉有效成分简易测定法 493
(五)福尔马林的简易测定法 494
(六)桑园常用农药及其使用法 496
(七)桑蚕丝品质分级标准表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