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科学社会背景和意义 3
表格目次 3
表1.1.1 LOICZ研究区域的有关参数(Holligan and Boois.1993) 3
表1.1.2 人类活动引起的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后果 4
1.2 中国海岸带所面临的LOICZ主要问题 5
1.3 国内外LOICZ研究发展概况 6
1.4 中国LOICZ研究主要进展 7
表1.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海域多学科综合性调查表 8
插图目次 10
图1.1.1 2001年7月航次(a)、2002年1月航次(b)站位图 10
1.5 展望 11
参考文献 13
第2章 长江口人海物质输送及其在邻近海域的扩散机制 15
2.1 1998年长江大洪水期间颗粒态磷的输送通量和生物可利用性 17
图2.1.1 长江大通站30a(1968~1997年)各月平均流量和悬浮物量的变化 19
表2.1.1 采样期间长江大通站流量、悬浮物浓度和不同形态磷的浓度 19
图2.1.2 颗粒态磷输送通量及占总磷输送量的百分比 21
图2.1.3 生物可利用磷输送通量及占总磷输送量的百分比 22
2.2 运用藻类培养方法测定长江输送颗粒态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23
图2.2.1 不同温度下两种藻的生长状况比较 26
表2.2.2 不同藻类在磷限制条件下的浓度(μg·dm-3) 27
表2.2.1 两种藻类在不同温度时的生长状况 27
图2.2.2 藻类个数与叶绿素a的关系 28
图2.2.3 两种方法所测的生物可利用磷含量 28
表2.2.3 长江悬浮物浓度,流量及磷含量 29
2.3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的数值试验 30
图2.3.1 长江口外海区冬季(a)和夏季(b)表层盐度分布 32
表2.3.1 数值试验表 34
图2.3.2 数值试验E1积分60d时的表层盐度(a)和表层流场(b)的分布 35
图2.3.3 数值试验E2积分60d时的表层盐度(a)和表层流场(b)的分布 35
图2.3.4 数值试验E3积分10d(a)和60d(b)时的表层盐度和流场分布 36
图2.3.5 数值试验E4积分10d(a)和60d(b)时的表层盐度和流场分布 36
图2.3.6 数值试验E5积分60d时的表层盐度(a)和表层流场(b)的分布 37
图2.3.7 试验E5中在y=450km处沿河口方向的盐度(等值线)、纬向流—垂直流速(矢量)的剖面图 37
图2.3.8 试验E5中在x=15km处表层盐度的经向—时间剖面图 38
图2.3.9 数值试验E6中10d(a),30d(b)和60d(c)时的表层盐度分布 39
图2.3.10 数值试验E7中10d(a)和30d(b)时的表层盐度分布 40
图2.3.11 数值试验E8中10d(a),30d(b)和60d(c)时的表层盐度分布 40
图2.3.12 数值试验E9中10d(a),30d(b)和60d(c)时的表层盐度分布 40
图2.3.13 数值试验E10中10d(a),30d(b)和60d(c)时的表层盐度分布 41
2.4 东海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42
图2.4.1 长江大通站年平均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6
表2.4.1 每航次对应时间长江大通站的月平均含沙量 47
图2.4.2 长江大通站年平均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7
图2.4.3 长江大通站多年平均含沙量的年内变化 47
图2.4.4 春季悬浮物浓度(mg·dm-3)平面分布图 48
图2.4.5 夏季悬浮物浓度(mg·dm-3)平面分布图 49
图2.4.6 冬季悬浮物浓度(mg·dm-3)平面分布图 50
2.5 长江河口悬浮体粒度特征的空间分布 52
图2.5.1 研究区取样站位图 53
表2.5.1 1998年11月长江口悬浮体粒度特征统计 55
图2.5.2 1998年11月长江口悬浮体平均粒径(φ)的平面分布 57
图2.5.3 1998年11月长江口悬浮体粒度分布曲线的空间分布 58
图2.5.4 泥沙运动方式判别(据Sternberg et al.,1985) 60
表2.5.2 长江河口底质沉积物再悬浮通量估计 61
2.6 海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悬浮物输运、沉积及其季节变化 63
图2.6.1 渤、黄、东海模拟流场(10m层) 67
图2.6.2 渤、黄、东海模拟的M2分潮同潮图 68
图2.6.3 不同粒径悬浮物(mg·dm-3)在渤、黄、东海的扩散 69
表2.6.1 通过不同断面悬浮物的季节输送量 70
图2.6.4 总悬浮物在渤、黄、东海扩散的季节变化 71
图2.6.5 渤、黄、东海表层底质分布图 72
参考文献 73
第3章 长江口、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海洋水文环境的季节变化 81
3.1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水文特征分析 83
图3.1.1 夏季调查站位分布图 84
图3.1.2 2001年7月温盐水平分布(10m层、底层叠绘流速) 85
图3.1.3 2001年7月温盐断面分布(28°N~32°N) 87
图3.1.4 2001年7月106,204,304三站流速随时间变化 89
图3.1.5 2000年8月温盐水平分布 90
图3.1.6 2000年8月温盐断面分布 91
图3.1.7 1998年7月温盐水平分布 93
图3.1.8 1998年7月温盐断面分布 94
图3.1.9 1987年6月温盐断面分布 95
图3.1.10 夏季多年平均的温盐平面分布图 96
图3.1.11 夏季多年平均的温盐断面分布及统计图 97
3.2 长江口邻近海域冬季水文特征分析 98
图3.2.1 冬季调查站位分布图 100
图3.2.2 2002年1月温盐水平分布(30m层和底层叠绘流速) 101
图3.2.3 2002年1月温盐断面分布 102
图3.2.4 2002年1月106,204,304三站平均流速图 103
图3.2.5 2001年2月温盐水平分布 104
图3.2.6 2001年2月温盐断面分布 105
图3.2.7 2002年1月,2001年2月温盐沿123°E断面分布对比 106
图3.2.8 1997年2月温盐断面分布 107
图3.2.9 冬季(12~翌年2月)多年平均温盐平面分布 108
图3.2.10 冬季(12~翌年2月)多年平均温盐断面分布及资料统计 109
表3.2.1 冬季航次观测期间平均风速、风向 110
3.3 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水团的气候学分析 111
图3.3.1 冬季型(2月)水团配置 112
图3.3.2 夏季型(8月)水团配置 115
表3.3.1 水团温、盐特征值 116
图3.3.3 江浙沿岸水湿、盐特性季节性变化 119
图3.3.4 台湾暖流表层水温(a)、盐(b)特性的季节变化 120
3.4 舟山渔场与邻近海域海洋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122
图3.4.1 东海区10a(1987~1997)渔业资源的分布 123
图3.4.2 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的时间序列(a)及最大熵谱分布(b) 124
图3.4.3 长江口邻近海域底层中心渔场位置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126
图3.4.4 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与夏季(7~8月平均)长江径流量变化的时间序列 127
图3.4.5 高盐锋区概位与带鱼冬汛渔场和夏季鲐、鲹渔场的分布 128
表3.4.1 东海区带鱼渔获量与前期冬季和当年不同季节黑潮流量的相关关系 129
图3.4.6a 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与海表温度(SSTA)的相关分布 131
图3.4.6b 1979年黄、东海区各变性水团(底层)分布及中心渔场图 131
图3.4.7 东海区渔获量与沿31°N断面夏、秋季盐度的相关分布 132
图3.4.8 渔获量分别与夏季长江口区(a)、秋季黑潮区(b)盐度变化的关系 132
图3.4.9 东海邻近海区营养盐夏季表层(a)和冬季表、底层(b)的平面分布 134
图3.4.10 1999年5月长江口海域表层营养盐和叶绿素a分布 135
参考文献 137
第4章 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 141
4.1 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分布及其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143
图4.1.1 2000年11月、2001年5月航次调查站位图 144
图4.1.2 2001年7月、2002年1月航次调查站位图 144
图4.1.3 2000年11月浮游植物平面分布(×104个·m-3) 146
图4.1.4 2001年5月浮游植物平面分布(×104个·m-3) 146
图4.1.5 2001年7月浮游植物平面分布(×104个·m-3) 147
图4.1.6 2002年1月浮游植物平面分布(×104个·m-3) 147
4.2 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的现场研究 151
图4.2.1 现场培养实验站位图 152
表4.2.1 现场加富实验的各元素加入浓度 153
图4.2.2 浮游植物在各站培养实验中的叶绿素a浓度变化曲线 154
图4.2.3 浮游植物在各站培养实验中营养盐变化曲线 155
表4.2.2 各站的潜在营养限制指数 157
4.3 长江口混合水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158
表4.3.1 不同培养瓶中的光强 160
图4.3.3 长江口水与人工海水混合震荡前后硝酸盐与磷酸盐浓度的变化 161
图4.3.2 中肋骨条藻在光强实验中的生长曲线 161
图4.3.1 中肋骨条藻在长江口浑浊水中的生长曲线 161
图4.3.4 长江口水与胶州湾海水混合震荡前后硝酸盐与磷酸盐浓度的变化 162
图4.3.5 光强培养实验中肋骨条藻的指数生长拟合曲线 164
图4.3.6 培养环境光强与藻的相对生长速率常数的关系 165
4.4 不同的磷限制条件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磷酸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165
图4.4.1 不同磷浓度下中肋骨条藻生长曲线 167
图4.4.3 不同磷浓度下藻液中DOC的变化曲线 169
图4.4.2 不同磷浓度下培养液中pH变化曲线 169
图4.4.4 各培养液中氮浓度的变化曲线 170
图4.4.5 各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变化曲线 170
表4.4.1 不同磷浓度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内氮、磷比的变化 171
4.5 室内培养研究硝酸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172
图4.5.1 硝酸盐浓度不同情况下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曲线 174
图4.5.2 硝酸盐浓度不同情况下中肋骨条藻的指数生长曲线 175
表4.5.1 硝酸盐添加量不同时中肋骨条藻的相对生长速率常数 176
图4.5.3 NO3-浓度不同情况下培养液pH变化曲线 177
图4.5.4 DOC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5章 黄河口泥沙通量机理与变化 183
5.1 黄河下游泥沙输移特征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 185
图5.1.1 入海泥沙通量比率R与场次洪水最大流量Qmax的关系 188
图5.1.2 入海泥沙通量比率与悬移质中小于0.05mm粗泥沙(a)和小于0.025mm细泥沙(b)的百分比的关系 188
图5.1.3 144次洪水过程中入海泥沙通量比率R与次洪水最大含沙量Cmax(a)和来沙系数(b)的关系 189
图5.1.4 黄河入海泥沙通量比率、下游来水量和来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193
图5.1.5 黄河下游流量变化与河道萎缩 194
5.2 流域人类活动与降水变化对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的影响 195
图5.2.2 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199
图5.2.1 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花园口以上流域年降水量、全流域人类净用水量(a)和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面积(b)的时间变化 199
图5.2.3 人类活动对三角洲造陆的影响 200
表5.2.1 造陆速率(Rd)与年降水量(P)、梯田与林草面积(Atfg)、淤地坝造地面积(Ac)以及人类净引水量(Qw,div)之间的相关矩阵 202
表5.2.2 回归方程的各项统计参数 202
图5.2.4 黄河三角洲造陆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202
5.3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Ⅰ.模式理论与进展 204
表5.3.1 4类海岸演化模拟模型特征对比表 209
5.4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Ⅱ.模型构建与实证 213
图5.4.1 计算网格配置图 217
表5.4.1 渤海模式垂向分层 220
图5.4.2 渤海三维潮流模式的水平网格 220
表5.4.2 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偏差统计 221
图5.4.3 模拟计算所获得的渤海M2(a)和M1(b)同潮图 221
图5.4.4 海流过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222
图5.4.6 由实测水深计算获得的渤海海底冲变化 225
图5.4.5 模拟获得的渤海海域沉积物输运方向 225
参考文献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