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中国之债的源流 24
第一节 私债早于公债,外债早于内债 24
第二节 清代以前各代并无外债 31
第三节 清中期外债的痛苦脱胎 42
图表目录 68
图表1-1 清政府镇压国内人民起义的军事借款 68
图表1-2 洋务企业举借外债简况(1883—1894年) 75
第一节 清后期外债概况 89
第二章 清后期的外债 89
图表2-1 几笔借款的利息率情况示例 98
图表2-3 中国政府债务收支表(1894—1912年) 107
图表2-2 外债用途分类表(1853—1911年) 107
第二节 甲午战前的中国外债分析 109
第三节 甲午战后的中国外债分析 122
图表2-4 清政府为偿付甲午战争赔款的借债表 124
图表2-5 各省摊筹庚子赔款数额表 135
图表2-6 清末各省洋款支出与岁入数目比较表 136
图表2-7 八省厘金偿还外债数额表 163
图表2-8 清政府以盐税收入作抵押的外债与赔款(1895—1911年) 164
图表2-9 海关历年偿付庚子赔款量(1902—1938年) 165
第四节 清后期的实业外债 170
图表2-10 清代矿业外债 184
图表2-11 清代电讯借款 186
图表2-12 清末各省举借外债表(1900—1911年) 188
第五节 清末地方外债的勃兴 188
第六节 清末外债与国计民生 193
图表2-13 各省摊解七项外债加征赋税情形一览表 195
图表2-14 甲午至庚子后清政府对各省、关摊解额统计 198
图表2-15 各省筹措庚子赔款加征捐税情形一览表 201
图表2-16 各省田赋加派示例表 203
图表2-17 晚清金银比价变动趋势一览表 207
图表2-18 光绪三十年补还镑亏各地分担额表 209
图表2-19 银、钱比价的指数(1840—1900年) 210
图表2-20 中国汇率、银价、物价及金银流动指数表(1895—1926年) 211
图表2-21 清末直隶景县历年物价指数表 212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外债 215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215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与外债 226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与举债 233
图表3-1 北洋时期军费及债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 236
图表3-2 北洋政府年度借款情况(1912—1928年) 237
图表3-3 北洋政府时期外债分类情况 238
第四节 北洋政府外债的特征分析 245
图表3-4 北洋政府举借的短期外债(1924年2月—1925年12月) 246
图表3-5 北洋时期借新还旧额及占外债流入的百分比 248
图表3-6 直系短期外债表 259
图表3-7 北洋政府时期有担保和无担保外债情况 261
图表3-8 北洋时期的地方外债 270
第五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实业外债 273
第六节 北洋外债与国权民负 282
图表3-9 1920年以后各地军阀实行田赋预征情况 291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294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外债 294
第二节 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外债 302
图表4-1 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1929—1937年) 305
第三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外债 328
图表4-2 战时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1937—1945年) 330
图表4-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借款一览表 348
图表4-4 苏美英在援华抗日中的贷款量及其比重 353
图表4-5 易货借款截至1947年底清偿 354
第四节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的外债 365
图表4-7 美援一览表(1941—1948年) 374
第五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实业外债 377
图表4-9 1936年春中国铁路股票在欧洲市场上行市 387
图表4-8 1935年底中国铁路债票在欧洲市场上行市 387
图表4-10 各时期的铁路与外债 394
第六节 国民政府外债与农民负担 407
图表4-11 国民政府战时赤字财政与货币增发额 410
图表4-12 国民政府各类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1946—1948年) 413
结语 417
图表5-1 中国的债务负担(1894—1930年) 419
主要参考资料 427
后记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