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1
一、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 1
二、经气的探讨 22
三、有关十二经脉病候中“是动、所生病”的探讨 32
四、十二经脉病候析解 42
五、腧穴的命名 64
六、略论毫针基本手法与平补平泻及平针法 72
七、针刺辅助手法的探讨 83
八、针刺补泻手法的探讨 94
九、针刺复式手法的组合与应用 106
十、有关“迎随补泻”手法的文献研究 116
十一、有关“捻转补泻”手法的文献研究 124
十二、有关“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文献研究 135
十三、“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临床效果的初步观察(37例136针次的资料分析) 146
十四、“烧山火”、“透天凉”两种针刺手法对体温和某些体液成分的影响 157
十五、经络“导气”针法(行气法)的感觉循行与多方位经穴肌电测绘之临床观察(31例120针次初步报告) 165
十六、切诊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 177
十七、论针灸的辨证论治程序及处方配穴原则 188
十八、针灸治疗面瘫的初步观察 202
十九、哮喘的针灸治疗 216
二十、痹病的针灸治疗 227
二十一、对麻风病的认识和治疗 245
二十二、针灸临床体会点滴 251
医案 265
类中风(4例) 265
耳鸣(1例) 271
耳聋(2例) 273
失眠(1例) 276
心悸(2例) 278
水肿(1例) 281
遗尿(2例) 282
癃闭(2例) 285
阳痿(2例) 287
脱肛(1例) 290
项强(1例) 290
面痛(1例) 291
咽痛(1例) 293
胃痛(5例) 294
行痹(1例) 297
风痹(1例) 299
众痹(2例) 300
痛痹(1例) 302
着痹(2例) 305
气痹(1例) 307
肩痹(4例) 310
瘿气(1例) 314
麻风(4例) 315
红丝疔(1例) 318
牛皮癣(1例) 319
流火(1例) 320
阴挺(1例) 321
痛经(1例) 322
妇女少腹痛(1例) 323
产后会阴痛(1例) 325
脑震荡后遗症(1例) 326
小脑桥脑萎缩症(1例)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