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1
第一章 寻求盟友 1
一 越飞斡旋孙中山—吴佩孚结盟的失败 2
二 孙中山与列宁的通信往来 10
三 张太雷与共产国际二三事 17
四 共产国际与中东铁路 22
第二章 加入国民党 29
一 马林为什么坚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30
二 维经斯基与马林的分歧 38
三 鲍罗廷与孙中山 44
四 成立“国际联络委员会”的风波 48
第三章 二七惨案 57
一 鲍罗廷与国民党改组时期的汪精卫 58
二 瞿秋白和陈独秀的早期合作 60
三 张作霖三次谋求与苏俄的合作 65
四 陈独秀为什么向右转 69
第四章 中共三大 73
一 毛泽东进入三大中央局与马林的关系 74
二 张国焘中共三大落选的原因 79
三 孙中山为什么发火要“开除”陈独秀国民党党籍 85
四 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的背景 93
五 陈独秀对胡适的三次争取 97
第五章 国民党“一大” 105
一 蒋介石的莫斯科之行 106
二 孙中山北上与日本人的圈套 115
三 瞿秋白与鲍罗廷 118
第六章 三二○事件 121
一 苏联人看三二○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122
二 三二○事件与陈延年的“错误” 126
三 三二○事件与汪精卫的离职 132
第七章 北伐 137
一 冯玉祥与大革命 138
二 陈独秀反对北伐与维经斯基的关系 143
三 远东局内部撤换维经斯基的斗争 149
四 共产国际对陈独秀的最初意见 155
五 大革命时期的李大钊 158
六 斯大林对加拉罕的三次警告 165
第八章 蒋介石四一二叛变 169
一 维经斯基与“迎汪抑蒋” 170
二 共产国际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暴动 175
三 蒋介石叛变与退还斯大林照片 180
四 北伐与东进的争论 185
五 大革命时期蔡和森二三事 190
第九章 中共五大 197
一 瞿秋白与陈独秀矛盾的形成与激化 198
二 罗易泄密事件 203
三 中共五大前后罗易与陈独秀的分歧 210
四 谭平山与鲍罗廷、罗易 214
五 共产国际与大革命后期的汪精卫 220
第十章 大革命失败前后 228
一 许克祥与马日事变 230
二 马日事变与谭平山 235
三 鲍罗廷为什么声言要逮捕李维汉 239
四 大革命后期的任弼时与陈独秀的矛盾 244
五 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鲍罗廷 248
六 共产国际撤消陈独秀职务的最后步骤 252
七 苏联1930年三次学术讨论会对陈独秀的批判 259
第十一章 大革命与共产国际领袖 265
一 斯大林、托洛茨基关于中国大革命的争论 266
二 布哈林与中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命运 272
三 拉狄克与中国大革命 278
四 陈独秀与斯大林的矛盾 284
五 陈独秀与季诺维也夫的矛盾 289
六 陈独秀为什么信仰列宁 294
第十二章 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经济援助 297
一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经费支持 298
二 苏联、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贷款援助 309
三 苏联对冯玉祥国民军的军事援助 317
主要参考文献 323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