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霍松林 1
绪论 1
第一章 《诗经》作品的原生形态与文学特质 1
第一节 《诗经》作品的来源与民间采诗说 1
一、《诗》的三大来源 2
二、民间采诗说:《诗经》文学阐释的理论意义 5
三、采诗及风诗出于民间说辨疑 7
第二节 《诗》入乐的文本功能与意义 22
一、情绪化的艺术文本及其功能 23
二、入乐之《诗》的本义 38
第三节 《诗经》作品的文学特质 52
一、抒情与言志 52
二、情感的形象化 63
第二章 先秦《诗经》文学阐释的寻绎 71
第一节 《诗经》早期的文学阐释 71
第二节 孔子与其本体性的《诗》论 83
一、“民性”、“情”、“志”:《诗》的艺术本质 85
二、“兴”、“观”、“群”、“怨”:《诗》的 95
审美功能 95
三、文本与情感:孔子具体说《诗》的基本层面 101
四、从诗到经:孔子与孟、荀对《诗》的不同定位 105
第三节 宋玉对《诗经》作品的化用与阐释 113
一、对《诗经》中情景、形象和诗句的化用 116
二、以郑卫风诗为背景原型 119
三、对《国风》郑卫之诗的艺术评判 122
第四节 秦汉之际《国风》与《小雅》的并列标举 125
第三章 汉代经学背景下的《诗经》文学阐释 136
第一节 汉代《诗经》学发展概况 136
第二节 《诗经》经学系统中的文学阐释 145
一、《诗大序》对《诗经》作品缘情生成的描述 145
二、《毛传》《郑笺》中的情感体悟与评点 149
三、独标“兴”体:《诗经》艺术精髓的揭示 159
第三节 《焦氏易林》与文学创作中的《诗经》阐释 170
一、《焦氏易林》为齐诗说质疑 170
二、《焦氏易林》对《诗经》作品的审美 175
重写 175
三、汉代文学创作中的《诗经》阐释 188
第四节 “本义”问题与风俗观《诗》 190
一、“本义”问题:《诗经》文学阐释的重要基点 190
二、风俗观《诗》:《诗经》文学还原的独特视角 197
第四章 魏晋六朝《诗经》文学阐释的空前活跃 208
第一节 魏晋六朝的思想学术与《诗经》研究 208
第二节 《诗经》的经学解构与文学定位 215
第三节 魏晋风流与谢氏家族的品《诗》 220
第四节 刘勰对《诗经》艺术的系统评论 231
一、对《诗经》文学性质的认识 232
二、对《诗经》艺术表现形式的总结 234
三、对《诗经》与后世文体关系的揭示 247
第五节 钟嵘、萧纲:《国风》范型地位的凸现 250
一、《诗品》中的《诗经》阐释 250
二、萧纲的《诗》评与《国风》专著 259
第六节 魏晋六朝文学创作中的《诗经》阐释 266
一、补《诗》仿《诗》所呈现的文学观念 267
二、深情的感悟与缘情的解读 276
三、对《诗》中兴象情境的审美开拓 285
第五章 隋唐《诗经》经学与文学的融通 290
第一节 隋唐科举制度与《诗经》的接受研究 290
第二节 《毛诗正义》与《诗经》的文学阐释 302
一、《诗经》句法章法的集中总结 303
二、重视《诗经》文本的阐释义例 316
三、《诗经》作品的鉴赏 328
四、《毛诗指说》论“文体”与孔疏的关系 340
第三节 隋唐文学活动中的《诗经》阐释 344
一、隋唐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诗经》观 344
二、李白、杜甫创作中的《诗经》接受与阐释 362
结语:“从经学到文学”说的反思 375
主要参考文献 382
后记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