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部分 新遗迹学 1
1 动物—沉积物的关系 1
1.1 动物掘穴的原因 1
1.1.1 保护和隐藏 1
1.1.2 呼吸 1
1.1.3 悬浮捕食 1
1.1.4 摄食沉积物 2
1.1.5 摄食表面碎屑 2
1.1.6 园艺觅食 2
1.1.7 园艺觅食的反面 2
1.2 动物潜穴的方式 3
1.1.11 其它习性 3
1.1.10 繁殖和损伤 3
1.1.9 捕食 3
1.1.8 化学共栖 3
1.2.1 侵入 4
1.2.2 挤入 4
1.2.3 挖穴 8
1.2.4 回填 9
1.2.5 蹼状构造 9
1.2.6 生物扰动 9
1.3 基底 9
1.3.1 粒度 10
1.3.2 含水量 10
1.3.3 剪切强度 10
1.3.4 粘液和生物扰动作用 10
1.3.5 基底坚固性术语 11
1.4 管和壁 12
1.5 潜穴中流体的物理因素 13
1.6 动物—沉积物生态学 14
2 沉积物搅拌者 15
2.1 隙间较小动物群和微动物群 15
2.2 吸器端足类 16
2.3 软基底的侵入者 17
2.4 在基底中游过 18
3 蠕虫(绝大多数)的劳作 20
3.1 生活于软泥中的两种蠕虫 20
3.1.1 鳃曳类蠕虫 20
3.1.2 食肉多毛类蠕虫 21
3.2.1 射海葵目 22
3.2 海葵和其它腔肠动物 22
3.2.2 角海葵目 23
3.2.3 海笔 24
3.3 悬食者的U型潜穴 25
3.3.1 磷沙蚕类蠕虫 25
3.3.2 客栈胖主人 25
3.3.3 一种更普通的螠虫 27
3.3.4 U型潜穴的循环推理 28
3.3.5 辐射潜穴、U型和L型潜穴 30
3.4 食碎屑者的U型潜穴 31
3.4.1 潮坪虾 31
3.4.2 沙躅的生活 32
3.4.3 漏斗状U型潜穴 35
3.4.4 具足海参 35
3.4.5 某些肠鳃动物 36
3.4.7 有毒蠕虫 38
3.4.6 围绕土堆的坑环 38
3.5 食泥搬运者 39
3.5.1 胖海参搬运者 39
3.5.2 纤细的多毛类搬运者 40
3.5.3 栉头虫科——活动的管状蠕虫 41
3.5.4 逆向搬运活动 42
3.6 厚壁U型潜穴 44
3.7 修建烟囱的蠕虫 45
3.8 不完整的蠕虫——须腕动物门 47
4 一些著名的掘穴动物 49
4.1 双壳类动物 49
4.1.1 一种食泥动物 49
4.1.2 一种喷气驱动的食悬者 50
4.1.3 双壳类动物的平衡和逃逸 53
4.1.4 双壳类动物的化学共栖 54
4.2 同属的两个心形海胆 58
4.2.1 厌氧的心形海胆 59
4.2.2 喜氧的心形海胆 61
4.3 异尾类甲壳动物掘穴者 62
4.3.1 Callichirus major 64
4.3.2 食泥动物的箱式构造 65
4.3.3 螺旋状和树枝状结构 69
4.3.4 悬食园艺家的Y型潜穴 70
4.3.5 兼营园艺觅食的食泥动物 73
4.3.6 Thalassinidean潜穴系统的分类 74
4.4 口足类 74
4.5 另一些甲壳动物和一些鱼类 75
4.6 螺旋形陷阱 78
5.1.1 组合构造 81
5.1 共栖 81
5 生物扰动的群落生态学 81
5.1.2 距离因素 85
5.2 生物扰动对基底的改造 85
5.2.1 生物扰动的物理效应 87
5.2.2 均质化和异质化 90
5.2.3 生物扰动作用的化学效应 90
5.3 生物效应:孤生现象和群落演变 91
5.3.1 孤生关系 92
5.3.2 营养群的孤生现象 93
5.3.3 群落演变 93
5.3.4 群落替代 93
5.4 梯序 95
5.4.1 环境梯度 95
5.4.2 栖居地的垂直分割 96
5.4.3 影响生物垂直分布的若干原因 97
5.4.4 深海内生底栖动物的梯序结构 100
5.5 生物扰动作用的模式 100
5.5.1 描述性模式 101
5.5.2 数字模式 101
5.5.3 梯序模式 102
第二部分 古遗迹学 104
6 石化筛选作用 104
6.1 遗迹化石埋藏学 105
6.2 保存潜力 106
6.2.1 半浮雕保存 106
6.2.2 全浮雕保存 108
6.3 累积构造 110
6.4 主要生物扰动者与明星遗迹化石 112
7.1 对应于不同的习性,同一个体或物种可以产生不同的构造 113
7 遗迹学的若干原理 113
7.2 同一潜穴在不同的基底中可有不同的保存形式 114
7.3 活动方式相同的不同造迹动物可以建造相同的构造 115
7.4 多个建造者可以建造一个构造 116
7.5 成因生物的不可保存性 116
8 遗迹分类学及遗迹的划分 118
8.1 遗迹化石命名的发展 118
8.2 遗迹化石名称在《国际动物命名规范》中的地位 119
8.2.1 化石或非化石 119
8.2.2 双名法 120
8.3 遗迹分类基础 120
8.3.1 总体形态 121
8.3.2 潜穴边界的细节 121
8.3.5 行迹 127
8.3.4 充填物及充填构造 127
8.3.3 分枝 127
8.4 遗迹属和遗迹种 129
8.5 复合遗迹化石 131
8.6 若干存疑遗迹属 131
8.6.1 Ophiomorpha-Thalassinoides-Spongeliomorpha 131
8.6.2 Cruziana-Rusophycus-Isopodichnus 133
8.7 遗迹科 135
8.8 混乱和结论 136
9 遗迹化石的层积学、形态学及习性学 138
9.1 遗迹化石的保存分类 138
9.2 遗迹化石的习性分类 139
9.2.1 停息迹 139
9.2.2 爬行迹 139
9.2.3 牧食迹 139
9.2.4 觅食迹 140
9.2.5 居住迹 141
9.2.6 诱捕及园艺迹 141
9.2.7 捕食迹 144
9.2.8 平衡迹 145
9.2.9 逃逸迹 145
9.2.10 建筑迹 145
9.2.11 孵化迹 146
9.3 遗迹化石习性分类的评价 146
9.4 遗迹化石的功能分析 147
9.4.1 井状和U型潜穴 147
9.4.2 潜穴边界 148
9.4.3 真分枝 148
9.4.4 充填物的性质 148
9.4.5 蹼状构造 149
9.4.6 化学共栖关系 150
9.5 功能解释:结论 151
10 遗迹化石组合、分异度和遗迹相 153
10.1 遗迹化石组合术语 153
10.1.1 遗迹组合 153
10.1.2 遗迹群落 153
10.1.3 遗迹组 154
10.1.4 遗迹相 156
10.2 分异度和遗迹分异度 157
10.2.1 石化潜力 157
10.2.2 交叉切割的梯序 157
10.3 梯序和遗迹组构 160
10.3.1 遗迹组构模拟 160
10.3.2 梯序和氧气 162
10.4.1 生物扰动程度的判定 164
10.4 生物扰动量 164
10.4.2 定量评估 165
10.5 机会和平衡生态学 168
10.5.1 机会遗迹化石 168
10.5.2 顶极遗迹化石 170
10.6 遗迹社群 172
10.6.1 生态社群和功能群 172
10.6.2 遗迹学中的社群 173
10.6.3 遗迹社群实例 173
10.7 赛拉赫或原型遗迹相 175
10.7.1 盐度筛选 176
10.7.2 Scoyenia遗迹相 177
10.7.3 Glossifungites遗迹相 177
10.7.5 Skolithos遗迹相 178
10.7.4 Psilonichnus遗迹相 178
10.7.6 Cruziana遗迹相 180
10.7.7 Rusophycus遗迹相 180
10.7.8 Arenicolites遗迹相 180
10.7.9 Zoophycos遗迹相 181
10.7.10 Nereites遗迹相 182
10.7.11 Fuersichnus遗迹相 182
10.7.12 Mermia遗迹相 183
10.8 我们还需要原型遗迹相吗 183
11 岩心中的遗迹组构和遗迹化石 184
11.1 露头和岩心 184
11.1.1 岩心的优势 184
11.2.2 观察二维材料,思考三维构造 185
11.2.1 研究岩心遗迹化石的技术 185
11.2 岩心中的遗迹化石 185
11.1.2 岩心的劣势 185
11.2.3 遗迹化石的辨认 186
11.3 岩心中见到的一些遗迹化石 189
11.3.1 Planolites,Palaeophycus和Macaronichnus 189
11.3.2 Phyosiphon incertum 190
11.3.3 Thalassinoides和Ophiomorpha 192
11.3.4 Teichichnus,Zoophycos和Rhizocorallium 193
11.3.5 消失的遗迹属 193
11.4 遗迹组构和遗迹分异度 194
12 遗迹化石可解决的问题 198
12.1 确定重要因素 198
12.1.1 氧气 198
12.1.3 微咸水 201
12.1.2 盐度 201
12.1.4 淡水 202
12.2 与沉积作用的相互影响 203
12.2.1 缓慢和可预测的沉积作用 203
12.2.2 事件沉积作用 203
12.2.3 聚居窗 204
12.2.4 管状风暴岩 204
12.3 层序地层学中的遗迹学 206
12.3.1 界面 207
12.3.2 海平面变化 207
12.4 遗迹化石组合分析 208
12.5 利用遗迹组构进行遗迹化石分析 210
13 结论 212
词汇 214
参考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