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淡水鱼类养殖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富光;黄家富,林天生著;张素容,李周陵编辑
  • 出 版 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860263848
  • 页数:15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鲤科鱼类-草鲢鱼&刘富光 1

一、概述 1

二、形态与分布 1

三、生殖生物学 4

(一)卵巢组织的分期 4

(二)卵子的发生、结构与性质 5

(三)精巢组织的分期 6

(四)精子的发生与结构 6

(五)性腺的成熟过程 7

(六)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成熟与产卵的影响 8

(七)性腺的季节周期变化 9

四、选择育种 10

(一)鱼类的性状变异 10

(二)选择效应 10

(三)选择方法 11

五、养殖场地的选择 12

(一)位置 12

(二)面积 12

(三)水质 12

(四)水深 13

六、养殖池设施 13

(一)水路 13

(二)水门 13

(三)堤防(池壁) 13

(四)池底 13

七、水质管理 13

(一)水温 13

(二)溶氧 14

(三)浊度、浮游生物与水色 14

(四)酸硷值 15

(五)二氧化碳 15

(六)氨 16

(七)硫化氢 16

(八)总硷度与总硬度 16

八、养成 16

(一)池塘条件 16

(二)传统混养 16

(三)单养池混养 17

(四)渔牧综合经营 18

九、种苗生产 19

(一)鲤鱼、鲫鱼繁殖 19

(二)草、鲢鱼传统人工繁殖 19

(三)自动化种苗生产模式 19

(四)鱼苗培育 23

十、疾病与对策 23

十一、草、鲢鱼繁养殖研究发展历程 24

(一)传统养殖期(1950年以前) 24

(二)奠定基础期(1951至1958年) 24

(三)技术突破期(1959至1965年) 24

(四)养殖发展期(1966至1980年) 24

(五)养殖瓶颈期(1981年迄今) 24

十二、展望 25

第二章 吴郭鱼&刘富光、陈荣华、张湧泉 27

一、前言 27

二、养殖技术 28

(一)养殖品系及其形态 28

(二)鱼苗繁殖 32

(三)成鱼养殖 34

(四)经营成本分析 38

三、选种、育种与保种 39

(一)选种与品种鉴定 39

(二)杂交育种 41

(三)保种原则 43

四、展望 44

第三章 鳗鱼&白志年、刘富光 47

一、生物学特征 47

(一)分类、形态 47

(二)生活史 48

二、养殖史 48

三、养殖现况 48

四、养殖设施 51

(一)养殖池 51

(二)水路 52

(三)饲料台 53

五、池塘的整备工作 53

(一)清除底泥 53

(二)消毒 53

(三)晒池 54

六、鳗线养殖 54

七、鳗鱼养成 56

(一)饲料投与 56

(二)水质管理 57

(三)品质管理 57

八、成本分析 58

(一)鳗苗费 58

(二)饲料费 58

(三)人事费 59

(四)电力费 59

(五)租池费 59

(六)其他成本 59

九、展望 59

第四章 鲶鱼、塘虱鱼&董聪彦、刘富光 61

一、生物学特征 61

(一)分类、形态 61

(二)地理分布 62

(三)生活史、自然生态 62

二、养殖史 62

三、养殖现况 62

四、养殖环境 63

(一)养殖池构造 63

(二)水质管理 64

(三)放养前后的管理工作 66

五、种苗生产 67

(一)天然种苗 67

(二)人工种苗 67

六、成鱼饲养管理 71

(一)粗放式混养 71

(二)集约式混养 72

七、经济分析 76

八、疾病与对策 78

(一)寄生虫性疾病 78

(二)细菌性疾病 78

(三)其他疾病 79

九、展望 79

第五章 香鱼&黄家富、刘富光 81

一、生物学特征 81

(一)分类 81

(二)形态 82

(三)生活史、自然生态 82

二、养殖史 83

三、养殖现况 84

四、养殖环境 85

(一)水源 85

(二)水量 85

(三)水温、水质 85

(四)地形 85

五、种苗生产 85

(一)种鱼来源 85

(二)产卵 87

(三)孵化 88

(四)胚胎发育 89

(五)仔鱼发育 89

(六)室内种苗培育 91

(七)室外式大量生产技术 94

六、饲养与管理 94

(一)养殖设施及设备 94

(二)养殖管理 96

(三)出货 98

七、疾病与对策 100

(一)细菌性疾病 100

(二)寄生虫性疾病 101

(三)其他疾病 102

八、展望 103

第六章 虹鳟&黄家富、刘富光 105

一、生物学特征 105

(一)分类 105

(二)形态 106

(三)生活史、自然生态 106

二、养殖史 107

三、养殖现况 107

四、养殖环境 108

(一)养殖设施及设备 108

(二)水质管理 110

五、种苗生产 112

(一)种鱼选育 112

(二)人工繁殖 113

(三)胚胎发育 115

(四)鱼苗培育 115

(五)染色体操作的育种技术 118

六、养成与管理 119

(一)养成池设备 119

(二)放养量 119

(三)饲养管理 121

(四)给饵管理 121

(五)出货 122

七、饲料与营养 123

(一)饲料特点 123

(二)营养需求 123

八、疾病与对策 127

(一)细菌性疾病 127

(二)寄生虫性疾病 128

(三)病毒性疾病 128

(四)其他疾病 130

九、展望 131

第七章 鲟鱼&林天生、刘富光 133

一、生物学特征 133

(一)分类、形态 133

(二)地理分布 133

(三)生活史、自然生态 135

二、养殖史 135

三、种苗生产 136

(一)种鱼来源 136

(二)种鱼选别 136

(三)催熟 136

(四)采卵 137

(五)人工授精与受精卵的脱黏 138

(六)孵化 138

(七)幼苗培育 140

(八)受精卵与仔、稚鱼的采捕及运送 142

四、成鱼养殖 144

(一)止水式养殖 144

(二)流水式集约养殖 145

五、疾病与对策 146

(一)细菌性疾病 146

(二)寄生虫性疾病 148

(三)病毒性疾病 148

(四)其他疾病 149

六、利用价值 149

七、展望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