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内容 1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方法 2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3
四、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现代医学、药学的关系 3
第二节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及生理机能调节 4
一、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 4
二、生理机能的调节 4
第三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术语 6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常用术语 6
二、人体的解剖面 6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8
第一节 细胞 8
一、细胞核与细胞质 8
二、细胞膜 8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组织 9
一、上皮组织 9
二、结缔组织 11
三、肌组织 13
四、神经组织 14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9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 19
一、被动转运 19
二、主动转运 20
三、入胞和出胞 21
第二节 细胞膜的信号转导 22
一、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22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23
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23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23
一、刺激与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 23
二、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25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26
第四节 骨骼肌的收缩 30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30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与兴奋-收缩偶联 32
三、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和影响因素 35
第四章 运动系统 38
第一节 骨与骨连接 38
一、骨 38
二、骨连接 39
三、人体骨骼的组成及主要特征 40
第二节 肌 47
第五章 神经系统 49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49
一、脊髓与脑 49
二、脊神经与脑神经 61
第二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65
一、神经元 65
二、突触 66
三、递质与受体 69
四、反射活动的规律 70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71
一、感觉传入通路 71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机能 75
三、痛觉 76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77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77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79
三、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80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83
一、内脏运动神经 83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 89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 91
一、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91
二、学习与记忆 91
三、觉醒与睡眠 94
四、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 96
第六章 感觉器官 99
第一节 概述 99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99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99
第二节 视觉器官——眼 100
一、眼的结构 100
二、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03
三、眼的感光换能作用 106
四、视觉信息的传入通路 108
五、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108
第三节 位听器官 110
一、耳的结构 110
二、听觉生理 112
三、平衡觉功能 113
第四节 其他感觉器官 114
一、嗅觉 114
二、味觉 115
三、皮肤感觉 115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117
二、激素的分类和信息传递方式 117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18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119
五、激素分泌的调节 119
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 120
一、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 121
二、垂体的结构 121
三、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联系 122
四、腺垂体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122
五、神经垂体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124
第三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 124
一、甲状腺 124
二、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126
三、胰岛 127
四、肾上腺 128
五、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131
第八章 血液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一、体液和内环境 133
二、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133
三、血量 135
四、血液的生理功能 135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136
一、红细胞 136
二、白细胞 137
三、血小板 138
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38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140
一、生理止血 140
二、血液凝固 141
三、纤维蛋白溶解 143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144
一、ABO血型 144
二、Rh血型 145
三、输血原则 146
第九章 循环系统 148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48
一、心 148
二、血管 152
三、淋巴系统 153
第二节 心脏生理 155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55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57
三、心动周期及心率 161
四、心脏的泵血功能 162
五、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164
六、心音与心电图 165
第三节 血管生理 167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167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68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170
四、微循环 172
五、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173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75
一、神经调节 175
二、体液调节 179
第十章 呼吸系统 18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84
一、呼吸道 184
二、肺 186
三、胸膜、胸膜腔和纵隔 187
第二节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188
一、呼吸运动 188
二、肺内压和胸内压 190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191
四、人工呼吸 193
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194
一、气体交换 194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96
第四节 呼吸的调节 199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199
二、呼吸的调节 200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 203
第一节 概述 203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03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10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212
一、口腔内的消化 212
二、胃内的消化 213
三、小肠内的消化 217
四、大肠内的消化 221
第三节 食物的吸收 222
一、吸收的部位 222
二、吸收的途径和方式 223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223
第十二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227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27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227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29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232
四、基础代谢 233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234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234
二、体热平衡 236
三、体温的调节 238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 241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42
一、肾 242
二、输尿管 245
三、膀胱 245
四、尿道 246
第二节 尿的生成 246
一、尿的理化性质 246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47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250
四、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252
第三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254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257
一、肾血流量的调节 257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机能调节 258
第五节 排尿活动及其调节 261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261
二、排尿反射 262
第十四章 免疫系统 264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 264
一、免疫器官 264
二、免疫细胞 266
第二节 机体的免疫功能 268
一、天然免疫 268
二、适应性免疫 269
第三节 免疫预防 270
一、主动免疫 270
二、被动免疫 271
第四节 免疫耐受及变态反应 271
一、变态反应 271
二、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272
三、免疫缺陷 273
第十五章 生殖系统 275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275
一、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75
二、睾丸的功能 277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278
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78
二、卵巢的功能 280
三、月经周期 281
第三节 妊娠与分娩 283
一、受精 283
二、着床 283
三、妊娠的维持 283
四、分娩 284
五、授乳 284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286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 286
实验二 骨骼肌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的观察 289
实验三 脊髓背根和腹根的机能 291
实验四 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及瞳孔对光反射 293
实验五 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297
实验六 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 298
实验七 蟾蜍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 300
实验八 人体心音听诊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302
实验九 家兔呼吸运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 305
实验十 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 306
参考文献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