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吕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2027390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别对劳工损害的定义、法律制度、赔偿现状等进行了论述。

总序 1

导论 1

目录 1

内容摘要 4

第一章 劳工损害之定性分析 14

一、劳工 14

(一)“劳工”的语源及称谓 14

(二)“劳工”定义的立法例及学说 15

(三)关于“劳工”概念外延的两点说明 25

二、损害 29

(一)关于“损害”定义的学说 29

(二)关于损害的两种分类 33

(一)“劳工损害”之术语 36

三、劳工损害 36

(二)劳工损害之认定 37

(三)相关说明:关于损害与损失和赔偿与补偿 56

第二章 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历史流变 59

一、早期劳工损害的法律调整 60

(一)工业化时代前之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60

(二)工业化时代早期:劳工损害的“自己责任原则” 60

二、侵权行为法的历史演进:从过错责任主义到无过错责任主义——归责方式的客观化 62

(一)侵权行为法调整的第一阶段:以过错责任主义为核心 62

(二)侵权行为法调整的第二阶段:过错责任主义的扩大 65

(三)侵权行为法调整的第三阶段:雇主无过错责任的确立 66

(四)小结 79

(一)责任保险介入的历史背景 80

三、责任保险的介入——损失承担社会化的表征之一 80

(二)雇主责任保险的历史沿革及其作用 81

(三)雇主责任保险对雇主侵权责任冲击的辨证思考 85

(四)雇主责任保险作为损害填补机制的不足 86

四、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的诞生及其发展——损失承担社会化的表征之二 88

(一)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条件 88

(二)工伤保险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过程 92

(三)一分为二:对工伤保险作用的评判 97

五、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以综合的社会保障计划取代民事侵权责任 98

第三章 劳工损害赔偿各法律制度法理分析 101

一、劳工损害侵权赔偿之法理分析 101

(一)劳工损害侵权赔偿哲学基石之演变 102

(二)无过错责任与结果责任之甄别 114

(三)雇主无过错责任主义之理念:基于对弱者(劳动者)的保护 116

(四)雇主无过错归责原理之理论依据 120

二、工伤保险之法理分析 124

(一)社会连带:社会保险建构的法哲学基础 124

(二)现代国家干预论:社会保险建构的政治前提 129

(三)生存权保障:社会保险达成之主要目的 133

三、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之价值取向 137

(一)从矫正正义到分配正义: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演进取向之一 137

(二)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劳工损害赔偿 143

法律制度演进取向之二 143

(三)小结 148

(一)法律的经济分析:一种研究范式 150

一、引言: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经济分析之目的 150

第四章 劳工损害赔偿各法律制度经济分析 150

(二)法经济学分析的路径依赖及目的 152

二、法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观点 153

(一)成本收益分析、效用最大化与法律制度的激励作用 153

(二)效率——法律追求的重要价值 155

三、劳工损害侵权赔偿的经济分析 158

(一)过错责任主义下雇主赔偿责任的经济分析 158

(二)无过错责任主义下雇主赔偿责任的经济分析 163

(三)小结 169

四、工伤保险制度的经济分析 170

(一)工伤保险建构的经济理由 170

(二)工伤保险实效的经济性评价 173

二、劳工损害赔偿私法上之请求权:基于雇主责任(Employer Liability)而生 179

(一)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 179

第五章劳工损害复合赔偿体系之形成 179

一、引言 179

(二)契约不履行之损害赔偿请求权 192

(三)雇主侵权责任与契约不履行责任之竞合 197

三、劳工损害赔偿公法上之请求权:基于补偿义务(Worker Compensation)而生 208

(一)请求权之法律基础 208

(二)请求权之性质:基于义务而非基于责任的请求权 210

四、劳工损害复合赔偿体系之形成 213

(一)引言 213

(二)雇主责任(Employer Liability)与雇员赔偿(Worker Compensation)之关系:以欧洲为观察视角 214

(三)劳工损害复合赔偿体系之形成及展望 216

一、引言 218

第六章 劳工损害复合赔偿体系之态样 218

二、劳工损害赔偿各法律制度的机能 219

(一)劳工损害侵权赔偿的机能 219

(二)工伤保险的机能 228

(三)劳工损害赔偿之目的功能与多种损害填补机制之协力合作——代小结 233

三、劳工损害复合赔偿体系态样之比较研究 234

(一)选择(election)模式 235

(二)免除(relieving the tortfeasor)模式 237

(三)相加(cumulation)模式 240

(四)补充(supplementation)模式 241

四、小结 242

(一)现行立法 244

一、我国劳工损害赔偿适用法律的现状 244

第七章 我国劳工损害赔偿现状及其展望——结论与建议 244

(二)理论主张 253

(三)司法实务 257

二、我国现行立法下之对策 261

(一)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 262

(二)已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 264

三、关于我国未来立法之建议 265

(一)问题的提出 265

(二)“补充”模式之合理性分析 266

(三)结语 268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