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邢贲思 1
中共中央党刊史概述 方克 1
目录 1
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刊 3
一、编写宗旨 3
(一)《新青年》编辑、出版、发行简况 3
《新青年》 李友滨 3
二、各个历史时期的党刊概况 7
(二)《新青年》可分为三个时期 11
(三)结束语 36
三、党刊先驱者的风范 37
《共产党》 王俊 40
(一)宣传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42
(二)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纲领和道路 44
(三)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 46
(四)宣传按照列宁的建党思想建立共产党 48
《向导》 周国全 52
(一)在黑暗的中国,点起一盏明灯 52
(二)提出反帝反军阀,倡导国民革命 65
(三)促进国共合作,推动国民联合 90
(四)反对新老右派,捍卫革命纲领 100
四、党刊史上的一条根本原则——党性原则 106
(五)发动群众,支援北伐战争 108
五、从党史和党刊史看党刊的作用 114
(六)宣传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对革命起了误导作用 122
六、办刊的经验教训 133
(七)结束语 137
《前锋》 魏学珠 145
(二)农民是国民革命的伟大势力 149
(一)国民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149
(三)劳动妇女是国民革命的前卫 151
(四)资产阶级必然成为帝国主义的对抗力 152
(五)旧中国教育的弊端 152
(六)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 153
《中国共产党党报》 顾明 156
(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秘密机关刊物 156
(二)反映了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遇到的问题 159
(三)结束语 166
《中央政治通讯》 田百春 168
(一)在北伐战争炮火中诞生的机要党刊 169
(二)两次复刊,三个阶段 171
(一)在白色恐怖中升起的一面旗帜 179
《布尔塞维克》 邵铁真 179
(二)宣传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任务 188
(三)批判社会上的政治流派和党内外的错误思想 220
(四)充满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专栏 239
(五)“左”倾错误影响,导向严重失误 243
(六)结束语 257
《红旗》 罗素英 260
(一)反蒋抗日的一面旗帜 260
(二)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实质,抨击军阀战争 266
(三)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宣传抗日救国 268
(四)大力宣传苏维埃运动,支持根据地建设 269
(五)对革命经验的总结 271
(六)对改组派、托陈取消派的批判 273
(七)大量宣传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274
《党的生活》 田百春 277
(一)为什么要办一个党内讨论刊物? 277
(二)紧密联系党的工作展开问题讨论 282
(三)受李立三“左”倾错误影响,强调“反右倾”斗争 289
《实话》 姚眉平 293
(一)创刊原因和办刊方针 293
(二)批判李立三“左”倾错误,宣扬王明“左” 296
倾冒险主义 296
(三)结束语 300
《党的建设》 田百春 301
(一)创刊背景和宣传重点 303
(二)集中批判“立三路线”和研究党的建设问题 307
(一)概况 314
《斗争》 宗寒 314
(二)秘密出版的上海版 317
(三)中央根据地的苏区版 334
(四)长征后的西北版 344
(五)结束语 351
《党的工作》 郑幼云 353
(一)《党的工作》出版的历史条件和任务 353
(二)宣传扩大红军,号召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 355
(三)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 357
(四)反对片面抗战,主张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361
(五)宣传党的抗日民族政策 362
(六)批判张国焘的错误 364
(七)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 365
《解放》 王广宇 368
(一)创刊的历史背景和高效率的编辑部 370
(二)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75
(三)为实现中共的全面抗战主张而斗争 390
(六)结束语 411
(四)宣传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 421
(五)一度受王明右倾思想影响 459
《共产党人》 任维忠 465
(一)《共产党人》在毛泽东亲切关怀下出版 465
(二)高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旗 472
(三)大力宣传毛泽东的建党路线 477
(四)宣传武装斗争的意义,总结我党建军经验 491
(五)宣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496
(六)结束语 503
(一)党刊初创和抗战初期的舆论导向 505
《群众》 郑新如 陈思明 505
(二)战略相持阶段,克服反共逆流,坚持抗战、团结、进步路线 534
(三)击退反共浪潮,坚持国统区的思想阵地 568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刊迁沪坚持斗争 636
(五)党刊在港战斗三载,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657
(六)革命前驱榜样 691
(七)结束语 716
附录: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直属部门和省市区党刊简介 赵含坤 717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以前 718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720
(三)土地革命时期 721
(四)抗日战争时期 721
(五)解放战争时期 723
后记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