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1章 财政理论与财政支出概述 1
1.1 财政概述 1
1.1.1 财政和公共财政的概念 1
1.1.2 财政的类型 2
1.1.3 公共产品 3
1.1.4 公共财政特点 5
1.2 公共财政的客观必然性 13
1.2.1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13
1.2.2 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客观必然性 14
1.3 公共支出概述 16
1.3.1 公共支出分类 16
1.3.2 公共支出规模 19
第2章 政府收入总述 25
2.1 政府收入分类和结构 25
2.1.1 政府收入分类 25
2.1.2 政府收入结构 27
2.2 政府收入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29
2.2.1 政府收入规模 29
2.2.3 增加政府收入的主要途径 30
2.2.2 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30
3.1 税收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37
3.1.1 税收的基本概念 37
第3章 税收概论 37
3.1.2 税收的基本形式特征 38
3.2 税收原则 39
3.2.1 效率原则 39
3.2.2 公平原则 40
3.2.3 财政原则 41
3.3.1 税收负担 43
3.2.4 法治原则 43
3.3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43
3.3.2 税负转嫁 45
第4章 税收制度 50
4.1 税收分类与税制模式选择 50
4.1.1 税收分类 50
4.1.2 税制模式选择 53
4.2 税收制度的设计 57
4.2.1 征税对象 57
4.2.2 纳税人 58
4.2.3 税率 59
4.2.4 纳税环节 60
4.2.5 纳税期限 61
4.2.6 减税免税 61
4.2.7 违章处理 62
4.3 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演变 63
第5章 税种分析 72
5.1 商品课税 72
5.1.1 商品课税概述 72
5.1.2 增值税 74
5.1.3 消费税 76
5.1.4 营业税 77
5.2 所得课税 78
5.2.1 所得税概念 78
5.2.2 个人所得税 80
5.2.3 企业所得税 82
5.2.4 社会保障税 83
5.3 财产课税 84
5.3.1 财产课税概述 84
5.3.3 特别财产税 85
5.3.2 一般财产税 85
5.3.4 财产转移税 86
5.4 资源税 87
5.5 生态税 88
5.5.1 生态税的征收依据 88
5.5.2 生态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89
5.5.3 生态税制的选择问题 90
5.6 印花税 91
5.7 中国现行税制体系 92
5.7.1 现行税法体系 92
5.7.2 税务管理机构 93
5.7.3 海关总署 95
5.7.4 地方财政系统 95
第6章 税收的征收管理 98
6.1 税务管理的原则 98
6.1.1 依法治税 98
6.1.2 统一领导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99
6.1.3 效率原则 100
6.1.4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102
6.2.2 税收业务管理 103
6.2.1 税收法制管理 103
6.2 税务管理的内容 103
6.2.3 税务行政管理 105
6.2.4 税务其他管理 105
6.3 纳税申报与税款征收方式 106
6.3.1 纳税申报 106
6.3.2 税款征收方式 107
7.1 国际税收概述 111
7.1.1 国际税收的形成 111
第7章 国际税收 111
7.1.2 税收管辖权 113
7.2 国际重复征税及消除办法 116
7.2.1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116
7.2.2 国际重复征税的消除方法 117
7.2.3 税收饶让 119
7.3 国际逃税避税及防止措施 120
7.3.1 国际逃税避税产生的原因 120
7.3.2 国际逃税避税的主要途径 121
7.3.3 国际逃税避税的防范措施 123
7.4.1 国际税收协定的形成 124
7.4 国际税收协定 124
7.4.2 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125
第8章 国有资产管理 128
8.1 国有资产收入形式 128
8.1.1 国有资产的概念 128
8.1.2 国有资产的分类 128
8.1.3 国有资产收入形式 129
8.1.4 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发展演变 131
8.2 国有资产管理 137
8.2.1 国有资产管理原则 137
8.2.2 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 139
8.2.3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140
8.2.4 生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141
8.2.5 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144
8.2.6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145
8.2.7 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 146
第9章 公债 150
9.1 公债及其种类 150
9.1.1 公债的含义 150
9.1.2 公债的种类 151
9.2.1 发行公债 153
9.2 公债运用的过程 153
9.2.2 公债流通 156
9.2.3 偿还公债 156
9.2.4 公债的使用 158
9.3 运用公债的原则、功能及效应 158
9.3.1 运用公债的原则 158
9.3.2 公债的基本功能 159
9.3.3 公债的效应 161
9.4 公债的负担与限度 164
9.4.1 公债的负担 164
9.4.2 公债的限度 166
第10章 政府预算 170
10.1 政府预算概述 170
10.1.1 政府预算的涵义 170
10.1.2 政府预算的组成 171
10.1.3 政府预算的原则和分类 171
10.1.4 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174
10.2 复式预算 175
10.2.1 复式预算概述 175
10.2.2 我国的复式预算 176
10.2.3 我国的复式预算 177
10.3.1 部门预算的概念 178
10.3 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 178
10.3.2 零基预算 180
10.4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182
10.4.1 建立国库收付制度的背景 182
10.4.2 国库管理制度的国际通行做法 182
10.4.3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主要内容 182
11.1 财政体制的内容和类型 187
11.1.1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187
第11章 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 187
11.1.2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188
11.2 我国近几年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190
11.2.1 财政政策类型 190
11.2.2 财政政策效应 191
11.2.3 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效应 192
11.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93
11.3.1 货币政策 193
1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95
参考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