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理论和理论的创新 1
导论 14
一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新境界 15
(一)“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鲜明特性 16
(二)“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科学体系 17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24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 25
(一)科学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质 25
(二)深切把握现实的人及其主观能动性真谛 28
(三)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 34
(一)坚持以人为本 36
三 共产主义历史逻辑的理论升华 36
(二)倡导人的全面发展 41
(三)建树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43
四 理论创新哲学根基的深入开发 45
(一)社会发展根本规律的深刻揭示 45
(二)与时俱进的发展逻辑 49
(三)当代哲学的系统创新 51
五 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理结构系统 53
(一)“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性质特征 54
(二)“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深层底蕴 55
(三)“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科学践履 57
第一篇 “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性质特征 61
第一章 “三个代表”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理论升华 61
一 当今时代特征与现实世界的发展趋势 62
(一)信息时代的世界潮流 63
(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大主题 66
(三)发展是硬道理与现实世界发展逻辑 72
二 一脉相承与历史性飞跃 7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80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84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87
三 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92
(一)对现实社会发展辩证逻辑的新概括 93
(二)对现实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新总结 97
(三)对为人民谋利益的群众史观的新发展 100
第二章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106
一 现实世界与现实的人交互作用的辩证法 107
(一)现实的人是现实世界的主宰 107
(二)现实世界是人认识改造的对象 114
(三)人类文化与现实世界的人化 118
二 社会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122
(一)万物之灵缘起于生产劳动 123
(二)劳动创造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130
(三)与时俱进与发展要求、前进方向、根本利益的辩证统一 133
三 社会发展根本规律的深刻把握 136
(一)世界是在矛盾运动中辩证发展的 136
(二)社会基本矛盾的现实运动 140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社会发展根本规律 143
第二篇 “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深层底蕴 151
第三章 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宇宙观及社会发展过程论 151
一 宇观世界的辩证发展 151
(一)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 152
(二)辩证法是宇观世界的普遍法则 157
(三)“三个代表”生动体现了辩证发展的宇宙观 161
二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65
(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66
(二)社会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168
(三)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74
三 “三个代表”对社会发展过程论的坚持与发展 178
(一)“发展要求”、“前进方向”、“根本利益”深刻展示了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 178
(二)“始终代表”科学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选择性的深层底蕴 183
(三)“三个代表”准确把握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 187
第四章 坚持发展辩证唯物的社会历史观及主体能动性原理 190
一 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190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 191
(二)人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历史的内在同一性 193
(三)“三个代表”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论证 196
二 人民创造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00
(一)社会历史发展固有的客观规律性 200
(二)历史主体创造历史贯穿着主观能动性 203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在主体实践中辩证统一 206
三 “三个代表”对主体能动性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208
(一)对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根本前提的科学认定 209
(二)对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可靠保障的具体展示 215
(三)对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现实条件的深入发掘 217
一 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本质 221
第五章 坚持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观及共产党先进性原理 221
(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22
(二)社会实践的能动性与导向性的辩证关系 224
(三)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229
二 先进政党对群众实践的先导性 234
(一)现实社会中群众与政党的辩证关系 234
(二)先进的历史主体与先进政党自觉的历史使命感 237
(三)先导性是先进政党历史作用的集中体现 240
三 “三个代表”在实践基础上对政党先进性原理的新发展 241
(一)检验政党先进性标准的新概括 242
(二)加强先进政党建设的新途径 245
(三)永葆党的先进性认知的新境界 247
第六章 升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论 250
一 人类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发展 251
(一)人类社会充满着矛盾 251
(二)社会矛盾问题的精髓 253
(三)社会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变化 255
二 社会矛盾、基本矛盾与根本矛盾运动 257
(一)现实社会的矛盾系统 257
(二)社会基本矛盾认识的深化 260
(三)社会根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265
(四)生产与需要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切把握 268
三 “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论的现实运用 275
(一)深掘了生产力发展、文化前进、根本利益实现的理论根基 276
(二)提供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哲理根据 279
(三)开创了抓主要矛盾促“第一要务”的新境界 285
第七章 升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 289
一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90
(一)生产力是人们发展生产满足需要的现实能力 290
(二)社会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293
(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96
二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 303
(一)生产力发展的外在要求 303
(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308
(三)生产力发展的外在要求与内在要求的现实统一 316
三 “三个代表”发掘了以人为本促现代化建设的新意蕴 320
(一)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第一生产力论 321
(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在于人 327
(三)以人为本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30
第八章 升华马克思主义文化导向论 336
一 文化是人类人化世界的行为模式、思想积淀与社会财富 336
(一)人类人化世界的行为模式 337
(二)人类人化世界的思想积淀 339
(三)人类人化世界的社会财富 340
(一)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347
二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347
(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智力支持 353
(三)坚持以先进文化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56
三 先进文化导向意识与三大文明建设的实践逻辑 360
(一)先进文化导向与三大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 361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364
(三)“三个代表”从人类社会发展灵魂的高度发展了文化导向论 368
(四)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弘扬民族精神 372
第九章 升华群众史观的根本利益论 381
一 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与社会历史的发展 381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 382
(二)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383
(三)社会历史发展与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内在统一 386
二 历史创造与社会运动的内在动力 389
(一)历史创造的主体活动本质 389
(二)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 392
(三)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主体力量 397
三 “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群众史观本质与共产党根本宗旨哲理 401
(一)群众史观内在本质的深刻揭示 403
(二)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历史观根基 408
(三)群众史观与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内在统一 412
第十章 “三个代表”哲学基础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421
第三篇 “三个代表”哲学基础的科学践履 421
一 “三个代表”哲学基础形成的伟大实践土壤 422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理论 422
(二)解放思想的高标准定位 426
(三)从南方谈话到“三个代表” 428
二 理论创新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之源 432
(一)“三个代表”哲学基础揭示了现代化本质 433
(二)形成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巨大合力 438
(三)切实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443
三 “三个代表”哲学基础在新世纪的全面拓展 448
(一)以更全面解放思想为现代化开道 450
(二)总揽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新境界 454
(三)弘扬因势利导世界潮流的时代精神 459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的唯物史观本质与共产党人优化“三观”践履 465
一 共产党人“三观”在“三个代表”实践中科学统一 465
(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理基础 466
(二)当今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467
(三)坚持“三个代表”与“优化”三观科学统一于现代化建设实践 470
二 按“三个代表”践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472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 472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历史辩证法 474
(三)践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所在 476
三 按“三个代表”践履保持先进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477
(一)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的人生观 478
(二)共产党人必须建树先进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481
(三)践履保持先进人生观的现实要求 484
四 按“三个代表”践履执政为民的最高价值观 487
(一)价值主体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487
(二)执政为民是新时期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最高原则 489
(三)践履执政为民最高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491
附录: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 494
主要参考文献 507
后记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