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8
第一篇 土地资源 51
第一章 区域概况 5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51
第二节 建制沿革 51
第三节 现行区划 52
第四节 气候 53
第二章 土地自然状况 55
第一节 地形地貌 55
第二节 水文 58
第三节 植被 61
第四节 土壤 62
第三章 土地适宜性 64
第一节 耕地适宜性 64
第二节 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 65
第四章 土地与人口 66
第一节 耕地与人口 66
第二节 人口密度 66
第二篇 土地利用开发 68
第一章 农业用地 68
第一节 耕地 68
第二节 园地 69
第三节 林地 69
第六节 未利用土地 70
第四节 牧草地 70
第五节 水域 70
第二章 建设用地 71
第一节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71
第二节 交通用地 71
第三节 乡(镇)、村办企业建设用地 72
第四节 村镇规划与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73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 75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75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84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86
第四节 国土规划 93
第五节 农业区划规划 95
第一节 原始农业土地开发时期 96
第四章 土地开发复垦 96
第二节 传统农业土地开发时期 97
第三节 现代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98
第三篇 土地制度与土地赋税 103
第一章 土地制度演变 103
第一节 明清时期土地制度 103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103
第三节 土地改革时期 104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时期 105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时期 105
第二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06
第一节 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06
第二节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07
第三章 土地赋税 125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田赋 12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赋税 126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税 126
第四节 土地管理规费 131
第四篇 土地管理 136
第一章 土地调查 136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36
第二节 城镇地籍调查 148
第三节 土壤普查 150
第四节 “四低”“四荒”调查 152
第一节 土地申报 154
第二章 地籍管理 154
第二节 土地发证 156
第三节 土地统计 166
第四节 土地定级估价 166
第五节 清产核资 171
第六节 地籍档案 173
第三章 建设用地管理 174
第一节 建设用地概况 174
第二节 建设用地审批程序 176
第三节 审批权限 177
第四节 计划、目标管理 187
第五节 国家建设用地的审查、服务 187
第六节 征(拨)用地事务 195
第七节 征用土地安置补偿标准 197
第八节 无地少地农民安置 199
第四章 土地法制管理 20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02
第二节 执法监察 205
第三节 信访 215
第四节 “三无乡镇”和“土地卫士”活动 216
第五节 法制宣传 220
第五章 土地管理机构 22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26
第二节 队伍状况 227
第五篇 人物 荣誉 233
第一章 人物 233
第一节 人物传 233
第二节 人物简介 237
第三节 人物名录 239
第二章 荣誉 249
第一节 科技成果 249
第二节 先进单位 251
第六篇 县(市)概况 256
沁阳市 256
孟县 258
修武县 262
武陟县 266
博爱县 271
温县 274
济源市 277
附录 280
编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