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制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文玉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10052743
  • 页数:5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五代十国时期的贡举制度、选官制度、考课制度、职官制度、殿阁制度、起居制度、史馆制度、俸禄制度、军事制度、司法制度及诸司礼钱等。

第一章 贡举制度 1

一、常举与制举科目 1

序言 1

二、知举官员的变化 8

附表: 10

表1:五代时期知贡举官员姓名及本官一览表 10

三、解试与省试 16

四、复试与放榜 27

五、诸国贡举 33

六、贡举制度的流弊与影响 38

表2:五代时期历年及第人数表 46

第二章 选官制度 48

一、五品以上官员的选授 48

二、待选、减选与殿选 51

三、六品以下官员的铨选 64

四、科目选 72

五、辟署、试摄官与奏荐官 73

六、荫补与流外铨 78

七、五代时期的官阙问题 87

八、诸国选官制度 90

九、选官制度的变化及特点 92

第三章 考课制度 99

一、考限与考簿 99

二、考课标准与等级 105

三、考牒与出给时间 110

四、存在的弊病与特点 113

一、枢密院与枢密使 117

第四章 职官制度 117

1.枢密院机构及其性质 117

2.枢密使的权力与地位 122

3.枢密使之权与皇权的关系 127

4.其他诸国之枢密使 131

5.简短结语 134

二、中央财政诸使 137

1.建昌宫与国计使 138

2.租庸使与内勾使 139

3.三司与三司使 143

4.延资库与延资库使 146

5.十国的财政职官 147

三、御史台的职能及其变化 149

1.机构及人员的变化 150

2.职能的发展与变化 156

3.御史台的作用及局限性 162

四、诸使、诸职杂考 166

1.中门使、内门使与小门使 167

2.牢城与牢城诸使 173

3.军巡院与军巡使 180

4.东、西上閤门使 190

5.马步院与子城司 194

1.官告院的设置及职能 197

五、官告院与绫纸钱 197

2.告身与告身印 200

3.绫纸钱的收取及其变化 203

六、封爵与叙封制度 210

1.封爵制度的变化 211

2.食邑与食实封 218

3.叙封制度的变化 225

4.简短结语 237

第五章 殿阁制度 239

一、五代时期殿阁的构成及变化 240

1.弘文馆、史馆与集贤院 240

2.金銮殿学士的设置 245

3.端明殿学士的创置 246

二、殿阁职官的设置及职能 248

1.三馆职官及其职能 248

2.金銮殿学士的职能 255

3.端明殿学士的职能 256

三、三馆的地理位置 262

五代时期三馆位置示意图 268

附图: 268

四、南方诸国之殿阁制度 270

1.南唐之殿阁制度 270

2.前、后蜀之殿阁制度 273

3.其他诸国之情况 275

五、小结 276

第六章 起居制度 280

一、“起居”一词的含义及制度的缘起 280

二、内殿起居制度及其变化 282

三、外官起居与巡幸起居 290

四、外命妇及其他种类的起居 295

五、内殿起居礼仪及其他 298

六、小结 302

第七章 史馆制度 307

一、馆藏图书典籍的搜集与整理 307

二、史官与史馆内部制度 317

三、宰相监修国史制度 322

表3:五代时期宰相任监修国史年表 324

四、诸国修史制度 333

五、五代十国时期的修史成就 335

表4:五代十国时期实录修撰一览表 335

表5:五代十国时期官私撰史籍一览表 338

六、余论 342

一、朝官的俸禄及其演变 344

第八章 俸禄制度 344

二、地方官的俸禄及其变化 350

表6:后唐同光三年诸道使府僚佐俸禄表 351

表7:后唐同光三年地方官员俸禄表 352

表8:后周广顺元年防御、团练、刺史俸禄表 355

表9:后周显德五年地方官员俸禄表 357

三、除陌、折估与俸户 360

四、罚俸制度 364

五、余论 368

一、后梁禁军制度 372

第九章 军事制度 372

1.六军 372

2.侍卫亲军之源起 379

3.侍卫亲军的构成 382

二、后唐禁军制度 390

1.后唐禁军之来源 390

2.六军系统 391

3.侍卫亲军的构成 394

4.后唐明宗对侍卫亲军的整顿 404

1.后晋禁军兵制 407

三、后晋、后汉禁军制度 407

2.后汉禁军兵制 413

1.侍卫亲军的构成 416

四、后周禁军制度 416

2.殿前司的确立 418

表10:五代禁军军号一览表 423

1.地方兵制 424

五、五代时期地方兵制与禁军军官职级 424

2.禁军军官的职级 430

3.禁军的编制 447

六、吴、南唐兵制 450

1.六军 451

2.侍卫诸军 457

3.州郡军与乡兵 464

4.禁军编制与军官职级 466

表11:吴、南唐军号一览表 469

1.前蜀禁军兵制 470

七、前、后蜀兵制 470

2.后蜀禁军兵制 478

表12:前、后蜀禁军军号一览表 486

3.禁军军官的职级 486

1.吴越兵制 488

八、其他诸国兵制 488

2.马楚兵制 494

3.南汉兵制 498

4.闽国兵制 499

5.北汉、荆南兵制 503

表13:吴越、楚、南汉、闽、北汉、荆南等国军号一览表 505

第十章 立法成就与司法制度的变化 506

一、立法成就及其特点 506

1.法书的整理与编纂 506

表14:五代十国时期法书编纂一览表 510

2.五代时期立法的特点 511

1.司法制度的变化情况 514

二、司法制度的变化及特点 514

2.司法制度的特点 520

1.关于五代时期刑法残酷说的看法 522

三、有关刑名的几个问题 522

2.五代时期新出现的刑名分析 526

3.简短结语 531

第十一章 助礼钱与诸司礼钱 533

一、助礼钱及其渊源 533

二、诸司礼钱之名目 536

三、诸司礼钱之用途 543

四、诸司礼钱之影响 547

参考及引用书目 552

后记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