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溶液 1
第1节 分散系 1
一、分子、离子分散系 2
二、粗分散系 2
三、胶体分散系 2
第2节 溶液的浓度 3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
二、浓度的有关计算 6
第3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8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8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9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9
四、溶液的渗透压 10
第2章 胶体溶液及表面现象 17
第1节 溶胶 17
一、溶胶的性质 18
二、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20
第2节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21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21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形成和特征 21
三、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22
第3节 凝胶 23
一、凝胶的形成 23
二、凝胶的主要性质 23
第4节 物质的表面现象 24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25
二、表面吸附 26
三、表面活性物质 27
第3章 原子结构 31
第1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31
一、电子云的概念 31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33
三、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35
四、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 37
第2节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41
一、元素周期性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41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43
第4章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47
第1节 共价键理论 47
一、现代价键理论 48
二、杂化轨道理论 50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54
四、键参数 56
第2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57
一、分子的极性 57
二、分子间作用力 58
三、氢键 60
第5章 化学反应速率 65
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65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65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66
第2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70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0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1
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2
第6章 化学平衡 76
第1节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76
一、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76
二、化学平衡 77
第2节 化学平衡常数 78
一、化学平衡常数及意义 78
二、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注意事项 78
三、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80
第3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83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83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86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87
第7章 酸碱平衡 91
第1节 电解质溶液 91
一、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92
二、弱电解质溶液解离平衡 93
第2节 酸碱质子理论 95
一、酸碱质子理论简介 95
二、酸碱反应 96
三、酸碱的强度 97
第3节 溶液的酸碱性 98
一、水的解离平衡 98
二、溶液的酸度 99
三、酸碱指示剂 100
第4节 缓冲溶液 101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101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102
三、缓冲溶液的配制 103
四、血液中的缓冲对 105
第8章 沉淀-溶解平衡 109
第1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109
一、沉淀-溶解平衡及意义 110
二、溶度积常数 111
三、溶度积与溶解度 111
四、溶度积规则 112
第2节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13
一、沉淀的生成 113
二、沉淀的溶解 114
三、分步沉淀 116
四、沉淀的转化 117
第9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120
第1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20
一、氧化值 120
二、氧化还原电对的共轭关系 121
第2节 电极电势 122
一、原电池 122
二、电极电势的产生 125
三、电极电势的测定 126
四、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127
第3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129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29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130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130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 135
第1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35
一、配合物的组成及命名 135
二、配合物的类型 138
第2节 配位平衡 140
一、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140
二、配位离解平衡的应用 142
三、讨论难溶盐生成或其溶解的可能性 142
第11章 非金属元素选述 146
第1节 卤素及其化合物 146
一、卤素的通性 146
二、卤素单质 147
三、卤化氢、氢卤酸和卤化物 148
四、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149
五、拟卤素 150
第2节 氧、硫、硒及其化合物 151
一、氧族元素的通性 151
二、氧及其化合物 152
三、硫及其化合物 153
四、硒及其化合物简介 157
第3节 氮、磷、砷及其化合物 157
一、氮族元素的通性 157
二、氮及其化合物 158
三、磷及其化合物 161
四、砷及其化合物 162
第4节 碳、硅、硼及其化合物 163
一、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的通性 163
二、碳及其化合物 164
三、硼及其化合物 166
第12章 金属元素选述 169
第1节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169
一、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 169
二、重要的化合物 171
第2节 铝、锡和铅 174
一、铝 174
二、锡 175
三、铅 176
第3节 过渡金属元素 178
一、过渡金属元素通性 178
二、铬及其化合物 180
三、锰及其化合物 182
四、铁系元素及其化合物 183
五、铜、锌、汞及其重要化合物 185
第13章 生物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194
第1节 生物元素 194
一、生物元素的分类 195
二、最适营养浓度定律 197
三、生物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 198
四、生物元素的生理功能 199
第2节 矿物药 200
一、矿物药的分类 201
二、矿物药作用的化学基础 203
三、矿物药的特点 204
第3节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 204
一、生物无机化学与现代医学 205
二、化学模拟生物过程 207
实验指导 212
一、实验室规则 212
二、实验室安全知识 212
三、化学药品的处理 213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214
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216
实验三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218
实验四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20
实验五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缓冲作用 223
实验六 乙酸银溶度积的测定 225
实验七 氧化还原反应 226
实验八 配位化合物 228
实验九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29
实验十 金属元素性质 231
附表 236
附表一 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236
附表二 一些质子酸的解离常数(298.15K) 236
附表三 常用酸碱指示剂 237
附表四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 238
附表五 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98.15K) 238
附表六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稳(298.15K) 240
附表七 一些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242
《无机化学》教学基本要求 247
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