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563514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

上篇基础篇 1

第一章 推拿学概述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推拿发展简况 2

第三节 推拿学的基本内容 5

第四节 推拿的基本对象 5

一、治疗性推拿适宜群体 5

二、预防性推拿适宜群体 6

三、推拿禁忌对象 6

四、推拿意外的预防及处理 7

第五节 推拿辅助要素 10

一、推拿介质 10

二、推拿与其他疗法的配合 11

三、推拿工具 12

第二章 推拿功法 13

第一节 推拿练功要领 13

一、推拿练功的基本内容 13

二、推拿练功的特点 14

三、推拿练功的要求 14

四、推拿练功的注意事项 15

第二节 身体素质训练 16

一、徒手练习 16

二、器械练习 17

三、推拿专业练功的训练 21

一、易筋经练功的注意事项 22

第三节 易筋经 22

二、易筋经的练习方法 23

第四节 少林内功 29

一、基本裆势动作图解 30

二、常用功式动作 33

第五节 医疗练功 41

一、医疗练功对机体的作用 41

二、医疗练功方法选择的原则 41

三、医疗练功功法简介 41

第三章 推拿手法 57

第一节 基本手法 57

一、按压类手法 57

二、摩擦类手法 63

三、捏拿类手法 71

四、搓揉类手法 73

五、?压类手法 76

六、振动类手法 78

七、叩击类手法 80

八、活动关节类手法 83

第二节 复合手法 90

一、推摩法 90

二、扳拿法 91

三、抹揉法 91

四、捻拨法 91

六、捏脊法 92

五、振托法 92

七、插法 93

八、背法 93

九、踩?法 94

十、脊椎复位法 95

第三节 成套手法 96

一、头面部手法 96

二、颈项部手法 97

三、肩部手法 97

四、上肢部手法 98

五、胸部手法 99

六、腹部手法 100

七、腰背部手法 101

八、下肢部手法 102

第四节 手法运用要素 103

一、着力点应用 103

二、运力要领 104

三、推拿疗时 104

四、推拿八法 105

第四章 推拿的作用 107

第一节 补泻作用 107

一、补虚泻实是推拿运用的基本法则 107

二、决定推拿补泻作用的因素 107

二、整复作用 108

一、温通作用 108

第二节 止痛作用 108

三、补泻作用的相对性 108

第三节 推拿的神经反射作用 109

一、推拿的神经体液调节 109

二、推拿的心理治疗效应 109

三、推拿治疗内脏疾病的解剖学原理 109

第四节 推拿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110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10

二、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10

三、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110

四、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11

五、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12

九、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13

十、推拿手法的热效应研究 113

六、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13

八、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113

七、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影响 113

第五章 推拿诊法 114

第一节 望诊、闻诊、问诊 114

一、望诊 114

附:量法 115

二、闻诊 118

三、问诊 119

二、敏感诊治区摸诊 120

三、损伤局部摸诊 120

一、经穴摸诊 120

第二节 推拿摸诊 120

四、足反射区摸诊 121

五、摸诊的常用手法 121

第三节 推拿常用的特殊检查 122

一、常用伤科检查 122

二、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128

第六章 推拿穴区 131

第一节 十四经穴 131

一、头面部 131

二、项背部 133

三、胸腹部 134

四、腰骶部 136

五、上肢部 137

六、下肢部 139

第二节 推拿特定穴 141

一、头颈部 141

二、胸腹部 142

三、腰背部 143

四、上肢部 143

五、下肢部 148

第三节 敏感诊治区 148

一、敏感诊治区的概念 148

二、敏感诊治区的分布 149

四、敏感诊治区与内脏疾病的关系 150

三、敏感诊治区与神经及经络腧穴的关系 150

中篇治疗篇 151

第七章 伤科病症 151

第一节 肩部软组织损伤 151

第二节 肘部软组织损伤 156

第三节 腕部软组织损伤 159

第四节 髋部软组织损伤 162

第五节 膝部软组织损伤 165

第六节 踝部软组织损伤 172

第七节 颈椎病 177

附:落枕 181

第八节 背部软组织损伤 183

第九节 腰部软组织损伤 185

第十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95

第十一节 胸胁屏伤 200

第八章 内科病症 203

第一节 感冒 203

附:头痛 204

第二节 失眠 206

第三节 胸痹(心痛) 207

第四节 风眩 208

第五节 肺咳 210

附:肺胀 211

第六节 呃逆病 213

第七节 胃脘痛 214

第八节 胃缓 215

第九节 伤食 216

第十节 久泄 217

第十一节 气腹痛 218

第十二节 肠郁 219

第十三节 脾约 220

第十四节 胆胀、胆石 221

第十五节 癃闭 223

第九章 儿科病症 225

第一节 发热 225

第二节 咳嗽 226

第三节 腹泻 227

第四节 疳积 229

第五节 呕吐 230

附:小儿保健推拿 230

第六节 便秘 231

第七节 夜啼 232

第八节 遗尿 233

第九节 腹痛 234

第十节 小儿肌性斜颈 235

第十一节 小儿麻痹后遗症 236

第十二节 小儿脑瘫 237

第十章 其他病症 239

第一节 痛经 239

第二节 闭经 240

第三节 绝经前后诸症 241

第四节 近视(目倦) 243

第五节 伤风鼻塞(鼻窒) 245

第六节 喉痹 246

第七节 ?痹 247

第八节 阳痿 248

第十一章 康复病症 250

第一节 偏瘫 250

第二节 脊髓损伤 252

第三节 骨及关节手术后遗关节功能障碍 253

第四节 肌萎缩 255

第五节 糖尿病 256

第六节 截肢术后 258

第七节 烧伤 259

第一节 全身保健按摩 261

第十二章 保健按摩 261

下篇预防保健篇 261

第二节 减肥按摩术 265

第三节 美容保健按摩 271

第四节 儿童保健按摩 271

第五节 常见病自我推拿法 273

第十三章 健体按摩 275

第一节 踩?按摩 275

第二节 足部按摩 277

第三节 运动按摩 287

第十四章 常用海外保健按摩 290

第一节 泰式按摩 290

第二节 日式保健按摩 295

第三节 港式保健按摩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