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译者序 1
第一章 学修佛法的基础 3
第一节 敬礼赞颂及著述誓言 4
第二节 阿底峡尊者 7
第三节 殊胜的教诲 13
第四节 弟子听闻佛法的规律 21
第五节 上师说法的规律 29
第六节 完结的规律 32
第七节 弟子亲近善知识的规律 33
第八节 修持的规律 57
第九节 暇满的人身 76
第十节 以三士道次第引导弟子学修的缘故 86
第二章 下士共道的修心次第 98
第一节 念死无常 99
第二节 三恶趣的痛苦 116
第三节 皈依三宝的规律 133
第四节 思惟总共业果的道理 169
第五节 思惟分别业果的道理 202
第六节 思惟应该行持和应该防止的道理 206
第七节 轻现世及重后世之利益 221
第三章 中士共道的修心次第 224
第一节 发起解脱之心 225
第二节 思惟苦谛 228
第三节 思惟集谛 254
第四节 说明死亡以及受生的情况(包括中阴身) 263
第五节 思惟十二缘起 272
第六节 观察出离心是否真正生起 281
第七节 排除修出离心时所产生的错误观念 282
第八节 趋入解脱道的方法 285
第四章 上士道的修心次第 305
第一节 说明入大乘佛门唯独是发菩提心 308
第二节 修持菩提心的次第 316
第三节 学修菩萨行 361
第四节 学修六度四摄 380
第五节 六度 380
第六节 布施波罗蜜多 381
第七节 持戒波罗蜜多 404
第八节 忍辱波罗蜜多 410
第九节 精进波罗蜜多 435
第十节 禅定波罗蜜多 458
第十一节 般若波罗蜜多 460
第十二节 四摄 474
第五章 上士道次第中,为学修菩萨行,如何学修禅定的性相——奢摩他之规律 482
第一节 特别要学修后二波罗蜜多 483
第二节 修持奢摩他的资粮 496
第三节 说明(身体)通过哪种姿势修持 498
第四节 心住所缘之前应当怎样修持 500
第五节 说明正式所缘 501
第六节 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511
第七节 说明修持之时所规定的时间的标准 516
第八节 心住所缘后应当怎样修持 517
第九节 远离沉掉时应该怎样修持 525
第十节 引生住心的次第 528
第十一节 说明奢摩他是否成就的界限 533
第十二节 说明依止奢摩他后进入正道的道理 541
第十三节 说明趋入粗静相道首先必须获得正奢摩他 545
第十四节 依止奢摩他后离欲之道理 546
第六章 上士道次第中,为学修菩萨行,如何学修智慧的性相——毗钵舍那之规律 552
第一节 依止毗钵舍那的正因资粮 557
第二节 认识了不了义的经典 558
第三节 如何产生了解释龙树菩萨思想之理 561
第四节 抉择空性正见 563
第五节 认识应破义范围太广 569
第六节 说明认识中观的特征 571
第七节 说明观察以正理能否堪忍思择而为破除仍不能破 593
第八节 说明以正量成不成立而为破除仍不能破 599
第九节 说明观察是否以四句(四边或四者)生而为破除仍不能破 619
第十节 说明有事无事等四句(四边)而为破除者不能成为损害 622
第十一节 认识应破义范围过小 627
第十二节 认识自宗应破之理 634
第十三节 破除他宗 655
第十四节 建立自宗 675
第十五节 抉择人无我 700
第十六节 破除我与蕴二者自性是一 713
第十七节 破除我与蕴二者自性是异 720
第十八节 由破自性一或异也能破其他一切 723
第十九节 依破(破除自性)而能现补特伽罗犹如幻术 725
第二十节 抉择法无我 739
第二十一节 熏修此等正见而净除业障之理 750
第二十二节 毗钵舍那的差别 757
第二十三节 破除他宗 763
第二十四节 成立自宗(包括必须双修止观的原因) 774
第二十五节 消除争议 781
第二十六节 略说修习的要点 788
第二十七节 修持成就毗钵舍那的标准 792
第二十八节 止观双运的道理 796
第二十九节 菩提道次第大纲 800
第三十节 特别要修习金刚乘法(密宗)的规律(包括结尾) 804
《菩提道次第广论》综述 811
后记 819
附录 宗喀巴大师生平简历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