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其成主编;程伟,李其忠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565754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上篇为中国哲学,讨论从先秦到清代的哲学;下篇为中医哲学,讨论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

导论 1

上篇 中国哲学 5

第一章 先秦哲学 5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神话传说 5

一、原始宗教 5

二、神话传说 6

第二节 《周易》 8

一、《周易》的构成与性质 8

二、《周易》古经 9

三、《周易》大传 12

第三节 阴阳五行 16

一、阴阳 16

二、五行 17

三、“和同”思想与阴阳五行 20

第四节 儒家 21

一、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21

二、孟子“人性善”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25

三、荀子以“礼”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28

第五节 道家 32

一、老子以“道”为本的哲学思想 33

二、庄子相对主义为特征的哲学思想 37

第六节 墨家与名家 42

一、墨家 42

二、名家 48

第七节 阴阳家与杂家 52

一、阴阳家 52

二、杂家 54

第八节 法家与兵家 57

一、法家 57

二、兵家 60

第二章 两汉哲学 63

第一节 黄老哲学与《淮南子》 64

一、汉初黄老之学 64

二、《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65

第二节 董仲舒的儒家经学哲学 66

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67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社会观 69

三、“三统论”的历史观 69

四、“性三品说”的人性论 70

第三节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71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斗争 71

二、谶纬之学的兴盛 73

三、神学经学的权威——《白虎通义》 74

第四节 王充的天道自然哲学 76

一、“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自然观 76

二、“学而知之”的认识论 78

第五节 早期道教 79

第六节 佛教的传入 8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 83

第一节 魏晋玄学 84

一、何晏、王弼的“贵无”论 84

二、阮籍、嵇康的“自然无为”论 88

三、裴頠、欧阳建的“崇有”论 90

四、郭象及其“独化论” 93

第二节 神仙哲学与道教改革 94

一、神仙哲学 94

二、道教改革与流变 96

第三节 佛教的传播 97

一、传播概况 97

二、高僧僧肇 98

第四节 范缜的“神灭论” 100

一、形神相即 101

二、形质神用 101

三、生命特质 102

第四章 隋唐五代哲学 103

第一节 佛教哲学 103

一、天台宗 104

二、唯识宗 104

三、华严宗 106

四、禅宗 108

第二节 道教哲学 111

一、成玄英“重玄之道” 111

二、司马承祯“主静修心” 114

第三节 儒家哲学 115

一、韩愈的哲学思想 115

二、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关系论 117

第五章 宋明哲学 121

第一节 周敦颐道学 121

一、“无极-太极-人极”的宇宙生成图式 122

二、“中正仁义”的人伦世界 123

第二节 邵雍象数学 124

一、先天象数之学 124

二、理数合一的数本论 128

第三节 张载气学 130

一、“太虚即气”的自然观 130

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 131

三、“闻见之知”和“德性所知” 131

第四节 程朱理学 132

一、程颢、程颐的理学建立 132

二、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135

第五节 陆王心学 139

一、陆九渊的心学 139

二、王阳明对心学的发展 141

第六章 清代哲学 145

第一节 黄宗羲“理气心性一元”的哲学 145

一、“气自有条理”的本体论 146

二、理气心性一元论 146

三、求实学风与批判专制 147

第二节 方以智“质测藏通几”哲学 148

一、“气-火”一元的宇宙观 149

二、不落“有”、“无”的生成论 149

三、推崇“一所统”的辩证法 150

四、“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认识论 151

第三节 王夫之“太虚一气”哲学 151

一、“气满太虚”的自然观 152

二、“天地日新”的发展观 152

三、“能必副所”的认识论 153

第四节 颜元“实学”哲学 154

一、体用一致,形性不二 155

二、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155

三、实学实行,经世致用 156

第五节 戴震“分理”哲学 157

一、注重“分理”的自然观 157

二、“剖析至微,而后得理”的认识论 158

下篇 中医哲学 160

第七章 道论 160

第一节 道 160

一、道的涵义 160

二、道与气、理、德 162

第二节 医道 164

一、中医学的本质 164

二、中医学的文化特征 167

三、中医学的思维特征 170

第三节 天道 172

一、天论 172

二、天地生成 174

三、宇宙结构 177

四、天象历律 182

第四节 人道 185

一、人性 185

二、人伦 188

第五节 天人之道 192

一、人与天地相参 193

二、人与天地合德 195

第八章 气-阴阳-五行论 198

第一节 气 198

一、气的涵义与特性 198

二、气化与气机 204

三、哲学之“气”与医学之“气”的关系 206

第二节 阴阳 208

一、阴阳的涵义 208

二、阴阳的属性 210

三、阴阳的关系 211

四、三阴三阳 215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6

第三节 五行 217

一、五行的涵义 218

二、五行的特征 219

三、五行的分类 221

四、五行生克制化 223

五、五行生克异常 225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28

第四节 气-阴阳-五行 230

一、“气-阴阳-五行”模型的特征 230

二、“气-阴阳-五行”模型的意义 232

三、“气-阴阳-五行”模型的不足 235

第九章 生命观 236

第一节 形神 236

一、形神的涵义 236

二、形与神的关系 241

第二节 藏象 247

一、藏象的涵义 247

二、藏与象的关系 252

第三节 标本 255

一、标本的涵义 255

二、标与本的关系 261

第四节 正邪 266

一、正邪的涵义 266

二、正与邪的关系 268

第五节 常变 272

一、常变的涵义 273

二、常与变的关系 275

第六节 生死 278

一、生死的涵义 278

二、生命 280

三、死亡 285

第十章 思维方法 289

第一节 象数思维 289

一、象数概说 290

二、中医学象数思维的运用 293

三、评价 304

第二节 整体思维 305

一、人与环境的统一 306

二、生命体的统一 308

三、辨证诊断的整体性 309

四、对证治疗的整体观 310

五、评价 311

第三节 变易思维 312

一、人体气机的运动变化 312

二、疾病的传变转化 314

三、治疗的应变而动 315

四、评价 316

第四节 中和思维 317

一、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 318

二、阴阳失调的发病机制 319

三、调和致中的治病原则 320

四、调和阴阳的养生学说 322

五、评价 323

第五节 直觉思维 323

一、医者意也 324

二、意解心知的四诊辨证 325

三、神妙心悟的处方用药 326

四、妙乎心手的运针调针 327

五、评价 328

第六节 虚静思维 329

一、恬惔归元的养性延年 330

二、清静安和的藏象情志 330

三、虚静为保的脉法心要 331

四、无营众物的上工针法 332

五、太虚一气的运气之本 333

六、评价 333

第七节 顺势思维 334

一、治疗中的顺势因时 335

二、养生中的顺势因时 340

三、顺势治疗与逆势治疗 341

四、评价 341

第八节 功用思维 342

一、从功用上把握人体藏象 342

二、从功用上认知病因病机 343

三、从功用上调节气血偏颇 343

四、评价 345

第十一章 中西医学哲学比较 346

第一节 哲学背景的异同 346

一、中西医学术差异的思想基础 347

二、古代早期的哲学对中西医学的影响 348

三、“中世纪”哲学对中西医学的影响 351

四、近代哲学对中西医学的影响 353

第二节 思维方式的异同 356

一、思维方式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356

二、西医学的还原论思维 358

三、中医学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361

四、医学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 363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异同 364

一、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 364

二、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 367

三、黑箱研究与白箱研究 370

第四节 人体认识的异同 373

一、功能研究与形态研究 373

二、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 377

三、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 379

第五节 疾病防治的异同 381

一、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 381

二、治病求本与特异治疗 384

三、中药与西药的异同 387

附录 391

一、中国哲学主要参考书目 391

二、医学哲学主要参考书目 391

三、六经诸子原著参考书目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