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八卦与天地模型 1
一 卜、占、卦、贞的由来 1
二 蓍、策、爻、筮之本义 6
三 太极、阴阳与四象 9
四 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 11
五 乾、兑、离、震 14
六 巽、坎、艮、坤 18
七 八卦次序与天地的起源 20
八 八卦方位与地球的运动 22
九 “八卦”的失真 24
十 “五行”的渊源 26
第二章 伏羲方阵与元素周期表 29
一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 29
二 三千年悬案 33
三 古今元素名称的对照 35
四 伏羲方阵 40
五 西方对元素周期的认识 42
六 两张元素周期表 44
七 伏羲方阵中的元素周期率 47
八 伏羲元素周期表的原子量 49
九 上古元素周期图 52
十 伏羲元素周期表的实用性 56
第三章 易图的来历与还原 58
一 太极图的来历 58
二 易与太阳风 62
三 质子与电子 64
四 中子与中微子 68
五 龙马与河图 71
六 黑白点图的价值 75
七 乾龙与泰虎 77
八 麻衣道者与“先天图” 79
九 复原伏羲四图的实验 81
十 五行图 84
第四章 易经与古化学遗存 87
一 《易经》的构成 87
二 乾与氢H 89
三 需与碳C 93
四 泰氧O与履氟F 94
五 革氩Ar与革命 97
六 明夷与铬Cr 98
七 噬嗑与铜Cu 100
八 坎锡Sn与蒙锑Sb 102
九 晋金Au与坤钋Po 103
十 精神化石的修复 104
第五章 周易源流及其影响 106
一 伏羲其人 106
二 唐朝以前的《周易》 110
三 宋朝之后的《周易》 113
四 《连山易》与《归藏易》 115
五 《周易》是基础化学 117
六 《参同契》中的《易》魂 120
七 《周易》是现代化学的总根 124
八 “预测学”的奥妙 126
九 两种科学体系的对照 129
十 东方的《圣经》 131
第六章 易学与中医科学 133
一 中医的起源 133
二 重读医《易》 134
三 《黄帝内经》“五行观”批判 136
四 新“五脏”说 137
五 人体新“五行”的运动 139
六 两利解剖法及其医学体系 141
七 人体贵于天体 143
八 内丹术的兴起 144
九 精神意识对人体物质器官的反作用 145
十 “爱”使人类精神永恒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