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萧乾 1
中华儿女 1
开国大典阅兵式(一) 杨成武 1
开国大典阅兵式(二) 杨成武 5
毛主席宽厚待人 张国基 9
我的代号“九○二” 费路路 10
章太炎及其先生与学生 章长炳 12
向警予慰勉宋庆龄 何先培 14
先君覃振革命生涯片断 覃钰 15
揭开高君宇死亡之谜 宋诚 17
宋教仁和畅观楼 周世贤 19
人物春秋 21
谢觉哉与先父何叔衡的友谊 何实山 何实嗣 21
徐悲鸿先生二三事 章长炳 23
何思源的“反人质”斗争 万永光 25
竺可桢先生二三事 宛敏渭 27
报坛英杰邵飘萍 陆兵 29
张大千与杨宛君 陶洛诵 31
天桥保三扬眉记 王恩涛 32
为有黄花晚节香 章长炳 34
义妓小凤仙 章长炳 36
沈北山弹劾权监 颜仪民 38
回忆张星烺 尹敬坊 40
忆名医汪逢春 李克非 41
《新民报》与邓季惺 甘玲 43
耆年忆旧 45
忆鲁迅在北大的一次演讲 丁岚生 45
白石老人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齐良迟口述 卢杰整理 47
叶剑英的一次讲话 丁岚生 49
梅兰芳邀请齐白石观剧 齐佛来 51
在讲台上的孙伏园先生 何大钧 53
张继先生一席谈 黄心一 55
母丧记略 齐良迟口述 卢杰整理 57
张大千怎样逃出沦陷后的北平 陶洛诵 59
20世纪40年代北京的美术教学 李仲耘 61
复旦大学被炸记 苑茵 62
忆春秋剧社 王惕予 63
于非闇先生二三事 宋春青 65
北京的八旗官学 常瀛生 67
我对育婴堂工作的回忆 张畹清 69
史海拾贝 71
北大的一次追悼会 丁岚生 71
康有为的两副对联 傅耕野 73
长江三督首先拥戴徐世昌为总统 金梁 74
张作霖生活琐记 温守善 75
闲话国歌 颜仪民 77
北平和平解放中的一段插曲 刘欣 79
袁世凯的一封亲笔信 赵荣魁 81
清末太监知多少 林克光 82
咸丰至死不悟 金默玉 84
南张北溥 葛喦 85
吴可读直言上书 傅耕野 86
崔玉贵出宫记 颜仪民 87
袁世凯称帝趣谈 李克非 88
艺林奇葩 90
回忆吾师李苦禅 魏隐儒 90
张大千在青海 贾永琢 92
白石老人与“刻刀张” 张凤鸣 94
指画大师与傅桐生 孙菊生 96
“虎痴”张善孖 贾永琢 96
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湖社画会 溥雪斋 98
侯喜瑞先生的舞台艺术 高真 100
缅怀业师钱宝森 邹慧兰 102
《霸王别姬》四项羽 李克非 103
多产作家陈慎言 成善卿 105
李可染先生一席谈 章长炳 106
张大干、毕加索互相赠画 葛喦 107
社会一隅 108
打油诗人张醉丐 傅耕野 108
风筝哈与梨园界 范节庵 110
北京的早期文学团体——笑社 成善卿 112
北京戏园的变迁 李克非 113
略谈北京的教会学校 牛满川 115
北京的水会 沈信夫 118
张伯驹谈京剧乐师 李克非 119
浅谈同仁堂的丸散膏丹 沈鸿娴 122
工商史话 122
鹤年堂药店的一段旧闻 安冠英 124
六必居轶闻 王建川 126
王麻子刀剪店 白凤鸣 128
瑞蚨祥两渡危机 王建川 129
德宝斋、英古斋、永誉斋 范节庵 131
旧京商店的字号与匾额 靳麟 132
旧京四城书肆业 宗时 134
寻踪探迹 136
纪晓岚故居遗址考 纪清漪 136
房山石经考古 丁岚生 138
北京动物园的沧桑 140
张润普稿 张颖昭整理 140
八旗军军需工业的痕迹 常瀛生 142
光绪之死 颜仪民 144
古仪沧桑 李志安 145
燕墩之谜 沈信夫 147
古今纵谈 149
藏书家人伦哲如 魏隐儒 149
清末民初几位名票友 徐凌霄 151
漫话钟鼓楼 常人春 152
郑振铎与古籍《秋夜月》 李克非 154
八旗军的钱粮生活 常瀛生 155
浅谈北京地名变更 陈器 157
北京的赌场——兴国公社 王荣三 159
袁克文题字的墨盒 宋春青 161
黄山谷草书帖 李克非 162
牵牛花 李仲耘 164
往事如烟 165
西太后生活之一斑 溥雪斋 165
清朝宗室王公概况 溥雪斋 167
权监小德张 溥雪斋 170
张学良先生义演救震灾 孙焕彩 171
汉务司——华侨学校的瘟神 陈燕贻 173
缅怀陈半丁先生 崔普权 175
我的婚礼 苑茵 176
胡适先生“辟谣” 范慧兰 178
夏氏兄弟不畏恐吓 钮骠 181
杨翠喜与振贝子 徐凌霄 182
钦差大臣下涿州 颜仪民 183
燕京风情 186
启明茶社 王恩涛 186
散记白云观 金振古 188
漫谈清人的“名帖” 赵荣魁 189
二月二龙抬头 金振古 191
七王坟 耿清永 192
后记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