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节 研究动因 2
第二节 前人研究回顾 9
第三节 本书立意、研究思路和框架 13
第一章 邓以蛰人格性情及美学观的养成 18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18
一 传统文化的熏陶 18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1
第二节 徘徊于审美与启蒙、传统与现代之间 25
一 审美与启蒙的冲突 26
二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28
小结:邓以蛰人格性情的基本元素 34
第二章 邓以蛰的艺术史观——邓以蛰美学思想体系 36
第一节 “体—形—意—理” 42
一 艺术之“体” 46
二 艺术之“形” 50
三 艺术之“意” 54
四 艺术之“理” 59
第二节 “生动—神—意境—气韵” 65
一 “生动” 66
二 “神” 71
三 “意境” 74
四 “气韵生动” 83
小结 83
第三章 “六法”论——邓以蛰的艺术方法理论 86
第一节 关于“随类赋彩、应物象形、骨法用笔” 89
一 随类赋彩 91
二 应物象形 93
三 骨法用笔 95
第二节 关于“传摹移写、经营位置” 105
一 传摹移写 105
二 经营位置 109
小结 113
第四章 书法意境论——邓以蛰的艺术至境理论(一) 117
第一节 书体的演进规律与书法意境美的内部构成 122
一 书法意境与书体的演变 122
二 书法意境的构成—“形”与“意” 130
第二节 书法意境美的创造 132
一 书法意境美对笔画的要求 134
二 书法意境美对结体的要求 139
三 书法艺术的意境美对章法的要求 142
小结 149
第五章 “气韵生动”论——邓以蛰的艺术至境理论(二) 152
第一节 “气韵生动”的含义及其哲学基础 153
一 “气韵生动”的含义 153
二 “气韵生动”的哲学基础 166
第二节 “气韵生动”的创造 175
一 创造“气韵生动”的方法 175
二 创造“气韵生动”的主观条件 190
小结 196
结语 198
参考文献 214
致谢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