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总序 1
译者前言 1
前言 1
第1章 早期的萌芽 1
1 知觉与思维的割裂 2
2 对感觉的不信任 5
3 柏拉图区分出两种理智 8
4 亚里士多德的“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的探索 11
第2章 视知觉的理解力(1) 17
1 知觉作为认识 17
2 对知觉的限定 19
3 探索远处的东西 22
4 各种不同的感觉 23
5 视觉是选择性的 25
6 在注视中解决某个问题 31
7 对深度的识别 34
8 形状作为概念 35
9 知觉要占用时间 38
10 机器是如何识别形状的 40
11 把不完全的变为完全的 43
第3章 视知觉的理解力(2) 47
1 背景的省略 48
2 亮度与形状本身 51
3 三种态度 55
4 背景的保持 59
5 形状的抽象 61
6 由变形呈示的抽象 66
7 持久性和变化性 68
第4章 当“两个”与“两个”并放在一起时 70
1 关系取决于结构 70
2 配对之后对双方的影响 78
3 知觉识别 85
4 知觉中的比较 86
5 什么东西看上去相似 91
6 大脑与计算机 94
第5章 现在中包含着过去 104
1 作用于记忆的力 106
2 对知觉对象的补足 109
3 直视物体的内部 113
4 “中断部分”的可见性 115
5 认出某种事物 117
第6章 思维的意象 126
1 心理意象是个什么样子 128
2 没有意象能思维吗? 130
3 特殊(个别)意象与一般(普遍)意象 134
4 视觉形象的闪现和暗示 141
5 意象可以抽象到何种程度? 144
第7章 概念获得形状 152
1 抽象的手势 153
2 以一幅画为例 155
3 以线条画进行的试验 157
4 在可见活动中的思维 170
第8章 画、符号与记号 178
1 意象的三种功能 179
2 意象与功能的一致 185
3 商标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190
4 经验与概念的相互作用 196
5 抽象的两种尺度 200
第9章 这并非抽象 202
1 一种极为有害的二分(Dichotomy) 203
2 抽象的基础是概括吗? 207
3 概括在先 217
4 抽样与抽象 224
第10章 抽象是什么? 230
1 典型与容器 232
2 静态概念与动态概念 237
3 作为“要点”(或具有生发性的点)的概念 242
4 论概括 247
1 抽象行为同直接经验的脱离 250
第11章 从感性经验出发 250
2 原理的提取 254
3 在违背事物之本性的时候 258
4 对“分类”的爱好 266
5 与经验直接沟通 269
第12章 以纯形状进行的思维 278
1 数反映生命 279
2 对“量”的亲身感受 283
3 作为视觉形状的数 285
4 无意义的形状难以识认 291
5 勿须证明的几何题 297
第13章 语言应有的位置 301
1 人能用语言思维吗? 303
2 语词作为意象 305
3 语言指向知觉对象(感觉、印象等) 309
4 直觉的认识和推理的认识 311
5 语词能为意象做些什么? 317
6 逻辑链条(介词之类)的意象 320
7 对语言的过高估计 323
8 直线性呈现的作用 329
9 语言概念同意象性概念的对立 336
第14章 艺术与思维 341
1 儿童绘画中的思维 342
2 个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349
3 认识性的操作 353
4 视觉艺术中的抽象式样 359
第15章 理论模型 367
1 宇宙论中涉及的种种形状 368
2 把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 375
3 模型的局限性 377
4 “图—底”关系和对这一关系的超越 380
5 无限与球体 384
6 想象的扩大 390
第16章 视觉思维在教育中的作用 395
1 艺术的目的是什么? 396
2 绘画作为一种陈述 398
3 标准意象与艺术 401
4 观看和理解 405
5 教学中怎样使用例证 408
6 说明图的使用 413
7 集中于功能 420
8 教育的责任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