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沉积早期的生物化学成烃作用 1
第一节 钙化与非钙化普生颗石藻的形成及生烃作用 1
第二节 普生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与近海颗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的生烃特征 14
第三节 盘星藻细胞死亡过程的生化降解作用及产烃特征 27
第四节 水解和细菌降解作用对小球藻产烃的影响 32
第五节 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盐藻生烃模拟实验 40
第二章 成岩作用早期微生物对有机质成烃转化的作用 50
第一节 生化产烃模拟方法原理 50
第二节 半咸水有利产甲烷条件下的生化产烃模拟 52
第三节 半咸水较有利产甲烷条件下的生化产烃模拟 61
第四节 咸水不利产甲烷条件下的生化产烃模拟 67
第五节 影响生化生烃作用的主要因素及生化生烃阶段的划分 70
第三章 颗石藻、沟鞭藻及葡萄藻的成烃机理模拟 72
第一节 颗石藻的生烃热模拟及成烃机理 72
第二节 沟鞭藻的生烃模拟实验研究 83
第三节 不同生长时间葡萄藻的烃类特征及生烃热模拟实验 90
第四章 藻类、高等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生烃热模拟实验与成烃机理 99
第一节 微囊藻、马尾藻及松叶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及生烃特征 99
第二节 甲壳类浮游动物及原生动物梨形四膜虫的烃类特征 104
第三节 环境和矿物因素对生物母质成烃过程的作用 106
第四节 碳酸盐矿物对蓝藻成烃演化的作用 112
第五章 不同沉积环境未熟—低熟油的成烃机理模拟及生烃模式 119
第一节 热模拟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119
第二节 淡水富藻淤泥的生烃热模拟 120
第三节 半咸水富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及生烃模式 130
第四节 半咸—咸水环境富藻未熟烃源岩的生烃热模拟 142
第五节 微咸—半咸水环境富藻低熟烃源岩的生、排烃模拟 150
第六节 不同沉积环境藻类有机质的早期、多期连续生烃机制 159
第六章 有机质富集层的成因、地化特征及判识标志 161
第一节 地质构造背景与生物发育特征 161
第二节 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层的形成 165
第三节 富集层的有机质类型、丰度及分级评价 167
第四节 有机质富集层的判识标志 171
第一节 未熟—低熟油的产状及分布 183
第七章 不同沉积环境未熟—低熟油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判识标志 183
第二节 低熟油的物理性质 188
第三节 低熟油的化学组成及判识标志 190
第八章 膏盐环境低熟油的成因机制——以罗家—垦西地区为例 203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03
第二节 有机质的类型、丰度及富集层评价 204
第三节 油源研究 206
第四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生烃机制 212
第九章 半咸—咸水及微咸—半咸水环境低熟油的成因机制——以牛庄洼陷为例 217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17
第二节 有机质类型、丰度及富集层评价 219
第三节 低熟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特征 223
第四节 低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233
第五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低熟油成因机制 244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52
第十章 半咸水环境低熟油的成因机制——以孤南洼陷为例 252
第二节 有机质的类型、丰度及富集层的评价 253
第三节 油源研究 256
第四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269
第十一章 阳信洼陷火成岩地区低熟油的成因 272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72
第二节 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有机质富集层的评价 274
第三节 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277
第四节 低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油源 284
第五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低熟油成因 289
第十二章 胜海—埕岛、潍北地区多种类型低熟油的特征及成因 293
第一节 胜海—埕岛地区半咸水、微咸—半咸水低熟油的特征及成因 293
第二节 潍北凹陷微咸水环境低熟油的特征及成因 304
第三节 低熟油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规律 311
参考文献 314
图版及图版说明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