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莆田盐场东珠所得了红旗 1
1953年照片:莆田盐场平整卤埕情况 上图:历史上遗留的压实卤埕石滚 下图:人工平整,机械压实 3
1954年照片:莆田盐场提升海水以供晒盐情况 上图:传统的提水方法是踩踏木制水车 下图:初步改进的提水方法是使用风车 4
1955年照片:莆田盐场的盐民们在扒盐 5
1956年积肥老模范龚吓廉 6
一个热爱农村的人——记复员军人林珠 8
兄弟情 10
新起点 12
1957年粮站好主任解世阳 14
农村的宝贝——记回乡初中毕业生林如诚 16
一家人——记驻渚林工作组沈捷春同志 18
一场骗局——记蔡珍哥装神弄鬼真相 20
贫农辩论家黄阿? 22
1958年木兰陂夜战 24
拖拉机来了 26
驯风 27
兄弟巧手赛鲁班 28
漏泄天机的“神仙”——记前沁气象预报站 30
培养共产主义的花朵——记东进托儿所主任王九秋 31
1959年三十六老争跃进 32
出色的老社员宋亮 33
秧苗娘亲陈龙通 35
陈文海日插秧苗六万丛 36
养猪八姐妹 38
女拖拉机手黄玉琴 40
1960年一块炭与一炉火 41
好管家方阿藻 42
仿造能手 操作健将——记插秧机手陈金全 43
灵川公社两书记 45
陈凤龙深入食堂抓生活 48
1961年郑阿炎多做多分 51
何凤售肥全队第一 52
打猎散记 54
别具一格的《西厢》结尾 56
丹心为集体,爱国热情高——记生产队女队长李九? 58
热爱集体的翁金春 61
勤俭的婆媳 63
1962年大挖沟泥肥 66
给李乌狗记上积肥第一功 68
养猪红姑娘——记省劳模、九华农场饲养员朱金莺 70
“不老牛”的养育人——访养牛模范郑九宝 73
曾侯文善走群众路线 76
克勤克俭 丰衣足食——记理家能手钟亚诲 79
好社长黄锦松 81
“莆田名桃属江口 江口名桃属狮球”——桃子熟时访问石狮大队狮球村 83
做好本份工作 85
糖·蔗·黄连 87
1963年衣食之比 89
踩苗取道随想 92
“我”的位置 93
水镜 94
水库好 97
我的理想——建设新农村——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高中毕业生唐玉章谈话录 99
盐场散记 104
敌我无亲 108
1964年“赠宝” 113
试验迷——刘清华 115
多想想丰收是怎样得来的 117
真是人民的知心人——记莆田实行“县长接待群众日”二三事 119
他不愧是贫农的好后代——记回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唐玉章 121
镇海堤新貌 129
1965年陆财育种 132
干革命非学“毛著”不可——泉州市财贸系统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参观记 138
不怕失败 才能胜利 142
1966年不怕苦不怕难的铁汉——记莆田华亭公社后塘大队党支书徐玉森 143
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记仙游文化服务队几件事 146
1967年照片:文化大革命中的武斗硝烟 148
1968年在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的指引下晋江专区和泉州市革委会光荣诞生 149
1969年照片:农民手拿《毛主席语录》表决心 155
1970年照片:红小兵在讲学“毛著”体会 156
1971年照片: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一起改天换地 157
1972年照片:农村新事物——五七农民政治学校 158
1973年照片:“文革”中招收的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后 159
1974年照片:批林批孔的一个场景 160
1975年照片:田间劳动也竖起毛主席语录牌 161
1976年照片:人们扭起秧歌,欢庆“四人帮”倒台 162
1977年比 163
帮 165
坚持党员的标准 167
1978年看花引来心花开——赏菊随想 169
附录:喜读《看花引来心花开》 172
安能无“家” 173
《春草闯堂》闯出来了 176
调查研究出硕果 178
1979年这个“钩”挂得好 180
“我是煤,我要燃烧” 182
“铁饭碗”可非议 186
天湖煤海 188
“伯乐”与“千里马” 190
登山随想 193
1980年两超模范 195
评话剧《我们煤矿的年青人》 198
“孺子牛”精神的颂歌 201
寸草报得三春晖 203
说“面子” 204
以情感人 206
面生好办事 207
1981年“铁饭碗”与“躺着吃” 208
光明的象征 210
亲爱之界 212
赛龙舟的启示 214
昂首向上 留心脚下 216
信为贵 218
“荃不察”还爱不爱? 220
聚宝街谈宝 222
“做得说不得”吗? 223
溜街 224
“药”效谈 226
无声胜有声 228
1982年画像 229
话元宵 231
让家花开得更美 233
幸运之花为谁开? 235
“老实人吃亏”析 237
张弛有度 事半功倍 240
“下不为例”面面观 242
神奇的吸引力 244
谈送礼 246
“和尚挑水”的断想 247
疑信乱弹 248
将心比心 250
赛跑·目标 251
从失败和挫折中奋起 253
海女上山 255
大“专”小“专”都是专 259
1983年多看自己做的戏 261
从梅兰芳说起 263
从韩愈的牢骚说起 265
反“左”尾议 267
恃智者昌 269
漫话郑和行香碑 271
还能再输吗? 273
翻谈伯乐 275
筛 276
从陈鹤书画谈起 277
“个个骂”“个个爱”小议 279
话说文凭 281
怪事不怪 283
附录:楼主为何要跳楼!?——也谈怪事不怪 284
祸福话杂文 286
称职与职称 288
积累广厚 薄发精华 289
汤烫的风波 291
谈“高攀” 292
捕捉百分之一 293
争和推——电影《不该发生的故事》观后 295
也说“秒” 297
1984年“湮导”一比 298
话说“相师” 300
必须冲破“包围圈” 301
识时务者为俊杰 303
以钓代药 304
“终南捷径”与“逆反心理” 305
说早 307
落花与流水 308
话说“全其志” 309
心有灵犀富路通 310
具体·求实 311
“烹调文化”赞 312
认真·成就·方向——从弘一法师想到的 313
甲子塔灯照侨心 315
造得深水聚蛟龙 317
河里的沙与对外开放 318
乐善好施可别树怨 319
唱一唱出“寺”之歌 320
1985年岂能一错定终身 321
钱老·老钱·钱 323
省委书记的稿件没被采用 324
假如我是一条小鱼 325
此风可休矣! 328
人才从何来?——有感于地区人才交流会 329
多多借助“外脑” 330
凤雏之才不足取 332
附录:莫冷了“凤雏”的心 333
烹饪文化进百源 335
引进一点“西妒” 336
太平病 337
说“钱” 338
归侨戏剧家许书纪 339
从“千人观月”想起的 341
大桥往返话人才 342
第八个喜讯——记晋江县一中英语教师杨秀招 343
火·斧·锯 345
土地·梯子·果实 346
1986年集邮与卧人张嘉滨 348
贬的语言也要美 355
“娜拉”一个一个在出走 356
寻路 358
愿者上钩及其他 359
丹青沟通两岸情——记台胞喜爱的画家陈毓和先生 361
理想,也与老年人结缘——记女归侨、安海苗苗幼儿园园长杨莺 363
赞“男内助” 365
再造乾坤 367
美道生财 368
隔海兄弟的画赛 369
来拿与送去 371
出“洋相” 373
杨吉章与盆景 374
番婆 376
追寻李耕的画风——记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画家李朴 380
老华侨如是说 382
“人口钟”钟声以外 384
爱的力量 385
“御前清客”的随想 387
说“尖” 389
话说“靠文凭” 391
只有官路一条吗? 392
1987年佛老神仙皆入世 394
泉州艺苑一枝花 395
职业道德·上帝·为人民 396
想到木兰溪 398
侨报·侨心 400
两个溪东一家亲 402
卡壳·润滑·擦拭 403
“外心”一猜 404
无价之价最高 405
农民企业家陈力 406
更可贵的奉献 410
红·黄·黑 411
万宝海 412
“就凭一个最高分……” 413
休矣哉,如此学问! 414
赞“激流勇转” 415
“先天下之春而春”——记花鸟国画新秀卓文水 416
官工无界限,好! 418
说“定心” 419
1988年“唯你是问”怎么样? 420
“一七八”一起发——“安星”开业三周年庆祝会小记 422
侨乡的春天 424
结婚“第一乐” 425
南丰之路越走越宽 426
醉己之激情 醉人之力作——记蒋金读先生与十八学士画 429
可喜的“步鑫生现象” 431
乐道而不安贫 433
杰出与卑鄙 435
“财神”,从抢到迎 437
喝稀饭也要喝到老 439
我的座次观 440
“接生婆”与“掘墓人” 442
在钞票面前应人人平等 444
话说“用人圈” 446
“淡水就在脚下!” 448
权·亲·才 450
“番乞丐”的光荣感 451
1989年祖国的温暖宜宣扬 452
画家的清高与赚钱 453
“伸手要官”之我见 455
辛坦传趣 457
反思侨乡文化的东南风——浅说《欢乐英雄》《阴阳界》的认识价值 461
农民画家和企业家——记仙游县农民文化专业户李清达 464
厕所难题何时“解出” 466
建设未来“夏威夷”——华侨施老先生的预见 468
归侨老教育家林铁坦 469
“个体户雷锋”赞 471
站在“曝光”榜前 472
劝君莫效宋老弟 474
1990年还是生在中国好 475
心之花——记颜乾成家族教育基金会会长颜乾成先生 477
凝聚力也是国力 479
劝君莫钓“侨家鱼” 481
真真假假话广告 483
成功之道在于“信”——记香港药业企业家陈飞先生 484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486
奉献来自对“根”的眷恋——记侨亲蔡友玉、洪淑佩伉俪 488
从石狮说到人才 490
他手中的“阜利通”——评宋志坚的《不伦不类集》 492
光彩 495
洪窟侨亲乐办公益 497
李霞画风 后继有人——记李霞嫡孙李再樵先生 499
重视人才的人——记泉州双阳华侨农场场长林华景 501
吾貌虽瘦 全村必肥 503
人皆有情 天下太平 505
谜热 507
教子有方美名扬——记侨亲庄佑铭伉俪 509
但愿子孙代代贤 511
林翔云的两个梦 513
此乡多宝玉 慎莫厌清贫——寄语侨乡干部 517
算命先生的命 519
传授“金钥匙”的人——记惠安一中特级教师张耀辉 521
继承前辈遗志 弘扬中华文化——记新加坡社团活动新秀蔡锦淞 523
“亚运楼”上紫帽砖 525
“像焦裕禄的孩子” 526
以美以哲育才智——记教坛画家、侨属方纪龙先生 528
报国之忠 莫如荐贤 530
1991年“六四”·“六五”·年产值超亿元 532
海上丝绸之路的友谊情 534
上帝·部长·靶子 537
侨心——通向国外市场之桥 539
小巷良医来自阿里山——记台籍疯伤骨科医生张金德 540
我爱祖国,祖国定会爱我!——记老归侨宋元模先生的赤子之心 543
三次“好运气”——记福建省十佳农民企业家陈庆元 545
店不在大 有信则名 547
更高一层的真诚 549
魔片奇光——华侨大学两项色心激光科研成果诞生记 551
选好主事者 553
点头·停脚·没想到 555
天生自然 合力创业 557
来自“五娘”故乡的挑战 559
中心起落话“中心” 561
1992年泉州人的“铁路梦” 562
漏掉一代 565
生死谈 567
“有志者”能不惜光阴 569
恨不抗日死 571
继承先夫遗志 捐助家乡教育——访金淑琼女士 573
铝锅与高级宾馆 575
1993年深山也有外来妹 577
茶艺与茶乡扶贫 579
罗湖桥头 581
说说“唯利是图” 583
附录:也说“唯利是图” 585
踩三轮的师傅 588
人·魔鬼·两个假设 590
冠顶缀珠玑 别有文章境——记冠顶联作家朱文风先生 592
1994年梧塘观“围城” 594
“禁炮”与“禁吃” 596
精明强干的侨乡能人——记莆田县“两联”领导蔡金水先生 598
家贫子读书·马谡·陈三 601
山区与侨乡接轨 大田县经济腾飞 603
1995年饿教 606
从忍字说开去 608
不为洋人吹喇叭 610
贡献不囿于家乡 612
泉州侨亲捐助新疆和田打井 614
共产党员摊档 616
人心弯弯曲曲水 618
1996年扫除地主心态 620
1997年时弊的灭亡 621
1998年求平常 623
1999年福清学舞记 625
医德与“医院规定” 628
全国名剧团名演员来莆献演盛况的回忆 630
2000年“欠债还债”一说 637
也谈“谢老遗言” 639
石室岩寺里的三块奖牌 641
入编,不全“入骗” 643
假记者·代记者·算命记者 645
《莆田报》杂忆 647
2001年愚导无知孽海深 654
怀念5·28“吃盐饭” 656
杂文:只打死老虎吗? 659
计划经济时期的莆田广告 661
2002年“迟到”一解 666
80年代小小说良心 671
骗 673
照镜 675
1958年天方夜谭面向亩产十万斤 679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亩产万斤稻访问记 680
各乡在县扩干会上自报1958年秋粮亩产指标表 682
欢腾的一天——记哆后社庆祝(早稻亩产7651.75斤)丰收大会 684
目击巨星上天——记埭里社晚稻亩产26009斤 686
喜庆埭星社花生大卫星上天——记花生亩产12000多斤 689
东埔社花生亩产一万九千斤 691
霞林黄麻亩产突破三万两千斤大关 693
莆田县委扩大会决定:苦战百天产铁万吨 694
看看!那一乡建炉最快 比比!那一乡产铁最多 696
五十万大军投入炼铁战斗 697
木柴炼铁成功(附短评) 699
干牛粪、杂木和煤球炼铁成功 700
泥炭土掺木炭炼铁成功 701
牛粪配合木炭木柴炼出铁 703
泥炭土炼出好铁 705
八十二斤木炭炼出一百斤铁 707
钢兵上阵 708
独脚钢兵 710
智勇双全的陈盛材 711
炼铁七少年 713
幼儿炼铁 714
李老汉烧炭 715
祁老汉献棺板 716
十三老争雄 717
宗教界炼铁记 720
莆田县六万余师生为钢铁而战 722
激战在炉房——记黄石钢铁厂第二战役的一天 724
群众潜力究竟有多大?——黄石钢铁厂散记 726
全省钢铁现场会议在我县召开 728
莆田县人民打响炼铁第三战役 730
苦战四昼夜 实现万吨县 732
莆田县日产生铁突破四千吨 734
附:省、地委贺电 736
莆田第三战役钢铁生产评比表 737
城厢群英聚会 决要大战第四战役 738
第四战役铁仗告捷(附庆功报道) 739
炼铁合算不合算——清算“亏本论” 740
饭好菜也好 生产加油干——忠门西埔大队食堂办得出色 742
洋埕食堂向“十化”迈进 744
黄石公社全面实行供给制 746
五十年(1952—2002)发表文章的媒体和书籍 749
后记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