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地区教育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口地区教育志编篡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4812119
  • 页数:460 页
图书介绍:

篇目 1

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章 机构 4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7

一、沿革 47

附 地级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图 49

二、职责 50

第二节 业务、附设机构 54

一、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54

二、工农教育教学研究室 54

四、教育生产公司 55

三、教学仪器供应站 55

五、函授站 56

六、电化教学馆 56

七、招待所和劳动服务公司 57

八、中共周口地区教委纪检组 57

九、教育工会 58

十、教育志编纂办公室(临时) 58

附 地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示意图 59

第二章 儒学 书院 社学 私塾 61

一、儒学 61

二、书院 62

三、社学 63

四、私塾 64

附 清代科举制度简介 64

一、幼儿园 67

第一节 状况 67

第三章 幼儿教育 67

二、学前班 68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70

第三节 教学 70

第四节 管理 71

一、组织管理 71

二、后勤管理 71

第五节 幼儿园选介 72

一、地直机关幼儿园和地区实验幼儿园 72

二、育苗幼儿园 73

三、陈贾幼儿园 73

四、地区运输公司幼儿园 74

第四章 小学教育 75

第一节 状况 75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78

第三节 教学 80

第四节 招生 考试 毕业 81

第五节 普及小学教育 83

第六节 管理 85

一、组织管理 85

二、教学管理 86

三、学生管理 87

四、后勤管理 88

第七节 小学选介 88

一、扶沟城关红旗小学 88

二、周口市六一路小学 89

三、沈丘县槐店镇回民小学 89

四、淮阳县实验小学 90

第五章 中学教育 93

第一节 状况 93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98

第三节 教学 99

第四节 招生 考试 毕业 101

第五节 管理 103

一、组织管理 103

二、教学管理 104

三、学生、学籍管理 105

四、后勤管理 106

第六节 效益 107

第七节 中学选介 108

一、河南省淮阳中学 108

二、周口市第三中学 110

三、扶沟县高级中学 110

五、项城县高级中学 111

六、郸城县高级中学 111

四、商水县高级中学 111

七、太康县第一中学 112

八、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112

九、西华县高级中学 112

十、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113

十一、淮阳县朱集高级中学 113

十二、黄泛区农场高级中学 114

十三、沈丘县骥才中学 114

第六章 师范教育 115

第一节 初等师范教育 117

第二节 中等师范教育 118

第三节 高等师范教育 119

第四节 学校介绍 119

一、淮阳师范学校 119

二、沈丘师范学校 123

三、西华师范学校 124

四、周口师范专科学校 125

一、河南省周口农业学校 127

第七章 普通中等技术教育 127

二、河南省周口水利学校 129

三、周口地区卫生学校 130

第八章 职业教育 133

第一节 农职业教育 133

一、状况 133

二、学制 课程 135

三、招生 毕业 135

四、教学 135

五、管理 135

六、效益 136

一、工业职业教育 137

二、交通职业教育 137

第二节 工交职业教育 137

第三节 卫生职业教育 138

一、状况 138

二、学制 课程 138

三、招生 毕业 138

四、管理 138

第四节 其它职业教育 139

一、周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39

二、周口地区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39

第九章 成人教育 141

第一节 状况 141

第二节 教学 148

第三节 招生 毕业 151

第四节 管理 154

第五节 效益 157

一、周口地区教育学院 158

第六节 学校选介 158

二、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周口地区分校 159

三、十所县市教师进修学校 160

四、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周口地县分校 160

五、西华、郸城两所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162

六、周口公安干部学校 163

七、周口地区财经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63

八、河南食品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64

九、农行周口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64

十、地区交通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64

十一、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周口地区分校 165

十二、太康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65

十三、河南省五二育才学校 166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 167

第一节 教育内容 167

第二节 政治活动 170

第十一章 体育卫生 177

第一节 体育 177

一、状况 177

二、设施 178

三、竞赛成绩 178

四、学校介绍 179

第二节 卫生 180

第十二章 教师 183

第一节 教师队伍 183

第二节 政治地位 184

第三节 经济待遇 185

第四节 师资培训 186

第五节 职称评聘 188

三、学田 191

二、契税附加 191

四、学捐 191

第一节 来源 191

1949年前 191

第十三章 教育经费 191

一、丁地附加 191

1949年后 192

一、财政拨款 192

二、集资捐资 192

三、勤工俭学 192

四、学杂费 192

五、教育费附加 192

第二节 使用 193

一、预算内资金的使用 194

二、预算外资金的使用 196

第三节 管理 196

第一节 状况 207

第十四章 勤工俭学 207

第二节 项目 210

一、工业 210

二、农林业 211

三、服务业 212

四、其它 212

第三节 效益 214

一、政治效益 214

二、经济效益 215

第四节 支出 217

第五节 管理 218

第六节 勤工俭学单位选介 220

一、周口师专教学用品厂 220

三、淮阳中学校办工厂 221

二、淮阳四中生物标本厂 221

四、项城县实验中学塑料制品厂 222

五、扶沟县高中校办工厂 222

六、淮阳一中校办工厂 222

七、周口市三中服务业 222

第十五章 集资办学 225

附1 河南省教育委员会立碑学校 228

附2 捐资5000元以上受行署赠匾表彰的个人 230

第十六章 教学设备 231

第一节 校舍校具 231

第二节 图书仪器 232

第十七章 教育改革 239

一、教育思想改革 239

二、教育结构改革 239

四、招生制度改革 240

三、教育体制改革 240

五、教学内容改革 241

六、教学方法改革 241

七、“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 241

八、“珠、脑、口三算结合”实验 242

九、电化教学 243

第十八章 人物 245

第一节 传略 245

老子 245

孔子 245

刘更寿 245

王拱璧 246

张邃清 246

李道祥 247

刘岩 247

萧士栋 248

叶桐轩 248

赵瑞林 248

刘瑞章 249

卫小池 249

侯春山 250

第二节 简介 250

高镇五 250

张又铭 250

薛朴若 251

李松斋 251

路剑平 251

涂永堂 252

秦维聪 252

张震麟 252

侯惠普 252

王廉隅 253

任荣林 253

赵精华 253

侯景芝 253

周瑞林 253

刘海清 253

赵金林 254

姜培儒 254

秦运祥 254

王锦义 254

董汉民 254

武平申 254

屠长情 255

刘国昌 255

陈善梅 256

聂凤举 256

张学显 256

张挽民 256

刘新臣 256

陈大喜 256

李建民 256

王希琴 257

马秀荣 257

穆秀敏 257

谭美荣 257

平宗诚 257

朱化东 257

陆凯生 257

左相臣 257

鲍连喜 257

苏翠凤 257

黄雨顺 258

刘国昌 258

孙孝清 258

朱慎吾 258

刘占民 258

李桂民 258

夏纪武 258

金月亮 258

凌其祥 258

路民选 258

褚敬尧 258

南安洲 258

于华 259

刘国忠 259

解道海 259

杨子良 259

邱永春 259

肖天伟 259

张书魁 259

张永勋 259

第三节 名表 260

一、1950~1990年地级教育行政机构历任主要领导 260

二、1990年各县市场教育行政机构主要领导 262

三、1990年全区乡镇教育办公室主任 263

四、各类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265

五、副教授、高级讲师 267

六、中学高级教师 272

七、周口籍在外地工作的教育名人 290

八、清代进士 292

傅天佑 295

宋永建 295

杜振周 295

张秉贤 295

第十九章 教育世家 295

邵天相 296

智方成 296

党新典 296

赵国文 296

于金河 296

杨品清 297

李文华 297

陈赞尧 297

郭育亭 297

蔡治业 297

智育庚 298

张清源 298

袁希贤 298

王书勋 298

李茂亭 298

李炳朗 299

王茂亭 299

智登盈 299

赵玉祥 299

孔祥兆 300

杜子哲 300

王珍玉 300

屈西岭 300

宋维让 301

理贯一 301

张蕴庵 301

何佩文 301

李正取 302

凌孟涵 302

魏义昌 302

张明君 302

刘国庆 302

肖锡九 302

史裕亭 303

刘志远 303

刘廷俊 303

崔庭兰 303

白伟刚 304

张秋甫 304

肖成名 304

于金堂 304

屈清河 304

马金瀛 305

王玉璞 305

孙立中 305

张俊峰 305

王升洲 305

薛显廷 306

张修亭 306

赵子林 306

杨锡祜 306

王成业 306

朱明典 306

李永魁 307

张玉修 307

王同林 307

赵华国 307

刘宝山 307

李庆三 307

顾一东 308

石鸿曾 308

王兰田 308

张景禹 308

巴起让 308

于金钊 309

第二十章 桃李之家 311

宋云芝 311

张清文 311

陈茂荣 311

李万成 312

刘学忠 312

刘魁廷 312

纪万荣 312

李孟梅 312

曹自靖 312

孔繁伦 313

杨学智 313

王天河 313

李学斌 313

王文明 313

王健 313

赵静庵 314

王友信 314

李宾章 314

申国显 314

高天朗 314

高汉广 314

李国喜 315

李子民 315

张锦喜 315

王常灵 315

王子成 315

王泽敏 315

姚尽贤 316

牛连章 316

宋德洪 316

荆大玺 316

卫庆禄 316

谷启堂 316

谢士金 317

王殿举 317

王希蓝 317

张继良 317

季绍贤 317

李兆俊 317

代耀亭 318

李仅 318

苑本仁 318

古正德 318

沈志强 318

郭树志 319

刘世鸿 319

孙伯川 319

赵国珍 319

李克端 319

孙方全 319

万世坤 320

杨培志 320

于克明 320

赵国卿 320

刘鹤翔 320

巴志明 321

杨法启 321

孙定国 321

彭天真 321

于效荣 321

高同武 321

崔德功 322

孙景俊 322

吕靖宇 322

王廉隅 322

魏克箴 322

魏安吉 322

白孝连 323

赵祚生 323

耿立文 323

樊守荣 323

王广勤 323

朱洪猷 324

任希贤 324

张自善 324

第二十一章 县市教育概要 325

周口市 325

扶沟县 327

西华县 329

商水县 331

太康县 334

鹿邑县 336

郸城县 339

淮阳县 341

沈丘县 344

项城县 346

综录 349

一、校名表(1990年) 349

普通高中 349

周口市 351

初中 351

扶沟县 352

西华县 353

商水县 355

太康县 356

鹿邑县 359

郸城县 361

淮阳县 362

沈丘县 364

项城县 366

泛区农场 368

五二农场 368

小学 368

周口市 368

扶沟县 369

西华县 375

商水县 381

太康县 390

鹿邑县 399

郸城县 407

淮阳县 415

沈丘县 422

项城县 430

泛区农场 437

五二农场 438

幼儿园 438

二、周口地区教育在全省的位置(1990年) 440

普通高中 440

初中 441

小学 441

幼儿园 442

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生巩固率、毕业率 443

职业学校 443

小学毕业生升学情况 444

每万人中各类学校学生数 445

文盲状况 445

中小学、幼儿园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 446

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比率 447

接受师范毕业生分配“到位”情况 448

中小学、农职业学校生均校舍面积 448

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 449

勤工俭学 450

每万人拥有小学以上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 450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状况 451

三、关于出版《周口地区教育志》的报告 452

四、关于对地区教委出版周口地区教育志报告的批复 453

五、县、市、场教育志及部分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校志编纂人员名单 453

修志始末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