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量评估方法 第2版石油学会加拿大1号专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PetroleumSocietyoftheCanadianInstituteofMining著;MetallurgyandPetroleum著;王永祥,张君峰,毕海滨,段晓文译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2192082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油气储量评估方法》第一版内容的基础上做了更新和补充,全面详细的介绍了油气储量评估中的程序和方法,是从事油气储量评估工作科研人员的工具书。

第一部分 油气资源储量评估及分类的定义和指南 3

第1章 第一部分概述 3

第2章 资源量与储量的分类与定义 4

2.1引言 4

2.2资源量定义 4

2.3储量定义 5

2.4储量分类 6

2.4.1根据可采性进行储量分类 6

2.4.2根据开发和生产状态进行储量分类 6

2.5报告储量的确定性级别 7

第3章 应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定义的一般准则 8

3.1引言 8

3.2储量评估中的不确定性 8

3.3确定法和概率法 8

3.4储量评估值合并 9

3.5储量分类的一般要求 10

3.5.1钻井要求 10

3.5.2测试要求 10

3.5.3经济要求 10

3.5.4监管因素 10

3.6储量评估及分类方法 10

3.6.1容积法 10

3.6.2物质平衡法 11

3.6.3产量递减法 11

3.6.4与未来钻井和实施提高采收率项目相关的储量 11

3.7储量评估值的检验 12

第二部分 原地资源量的确定 17

第4章 第二部分概述 17

4.1引言 17

4.2原地资源量评估 17

4.2.1容积法 17

4.2.2物质平衡法 21

4.3评估原地资源量的程序 21

4.4数据来源和可靠性 22

4.5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4

4.6原地资源量评估的用途 24

4.7评估人员的背景和经验 25

第5章 油气原地资源量评估 26

5.1油气藏面积和体积 26

5.1.1引言 26

5.1.2数据采集 26

5.1.3数据分析 28

5.1.4成图 29

5.1.5容积法评估的完善 33

5.2厚度 34

5.2.1引言 34

5.2.2净产层的确定 34

5.2.3数据采集方案 37

5.2.4数据解释 38

5.2.5影响数据品质的因素 40

5.3渗透率 42

5.3.1引言 42

5.3.2从岩心测得的渗透率 43

5.3.3相对渗透率的测量 44

5.4孔隙度 44

5.4.1引言 44

5.4.2数据的来源和采集 45

5.4.3数据分析 48

5.4.4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52

5.5油气饱和度 54

5.5.1引言 54

5.5.2岩心分析确定饱和度 54

5.5.3根据测井曲线确定饱和度 59

5.5.4油气饱和度的流动测试程序 59

5.5.5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61

5.6测试与取样 63

5.6.1引言 63

5.6.2中途测试 63

5.6.3生产测试 65

5.6.4取样 66

5.7储层温度 69

5.7.1引言 69

5.7.2数据来源 69

5.7.3数据分析 70

5.7.4按区域分析数据 72

5.7.5数据质量 73

5.8储层压力 74

5.8.1引言 74

5.8.2数据来源 75

5.8.3数据分析 75

5.9天然气地层体积系数 81

5.9.1引言 81

5.9.2理想气体定律 81

5.9.3天然气偏差系数 82

5.9.4酸气 85

5.9.5天然气地层体积系数的推导 86

5.10原油地层体积系数 87

5.10.1引言 87

5.10.2数据来源 88

5.10.3数据采集 88

5.10.4数据分析 88

5.10.5数据修正 89

5.10.6小结 92

5.11数据与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93

5.11.1引言 93

5.11.2岩心渗透率 93

5.11.3岩心孔隙度 93

5.11.4岩心饱和度 94

5.11.5根据岩心分析得到的有效储集层段和净产层 95

5.11.6测井孔隙度 95

5.11.7测井含水饱和度 95

5.11.8通过测井曲线确定有效储集层段和净产层 96

5.11.9中途测试 96

5.11.10生产测试 96

5.11.11储层流体样品 96

5.11.12储层温度 97

5.11.13储层压力 97

5.11.14天然气偏差系数 97

5.11.15 地层体积系数 97

5.11.16物质平衡 97

5.11.17相互关系 98

5.12应用地质统计学进行不确定性评价 98

5.12.1重要概念说明:Stanford V油藏 99

5.12.2构造模拟 102

5.12.3序贯随机模拟 109

5.12.4模拟模型的“拟合程度” 110

5.12.5底界模拟 112

5.12.6总体积不确定性 113

5.12.7岩石物理属性模拟 114

5.12.8相模拟 114

5.12.9合并地震数据 119

5.12.10边缘相模拟 122

5.12.11孔隙度模拟 124

5.12.12渗透率场模拟 125

5.12.13开采特征的不确定性 128

5.12.14工作流程和下步研究 130

第6章 油气原地量评估的概率分析 133

6.1引言 133

6.2 Warren法的理论依据 134

6.3应用 136

6.4典型情况:常规天然气 137

6.4.1数字的背后 139

6.4.2油气藏参数值 140

6.4.3观察 144

6.4.4小结 147

第7章 物质平衡法 149

7.1引言 149

7.2基本假设 150

7.3各项说明 150

7.4通用物质平衡方程 152

7.5物质平衡方程的特殊情况 152

7.5.1未饱和油藏 152

7.5.2饱和油藏 153

7.5.3气藏 153

7.5.4天然气物质平衡计算 154

7.5.5线性回归 160

7.5.6天然气非线性物质平衡曲线 160

7.6物质平衡法的局限性 163

7.7补充计算 164

7.7.1气顶和水层 164

7.7.2水侵入测量值 164

7.7.3水侵解析模型 164

7.8多未知数物质平衡情况 166

7.9计算机求解 167

第三部分 采收率评估及可采量的预测 171

第8章 第三部分概述 171

8.1引言 171

8.2衰竭式开发策略的目标 171

8.3储量和产量预测方法 172

第9章 油藏天然能量衰竭机理 174

9.1引言 174

9.1.1流体膨胀 174

9.1.2溶解气驱 174

9.1.3水驱 175

9.1.4气顶驱 175

9.1.5压实驱 176

9.1.6混合驱 176

9.2原油可采储量预测 176

9.2.1溶解气驱 178

9.2.2水驱 179

9.2.3气顶驱 182

9.2.4混合驱 182

9.3采收率影响因素 183

9.3.1产量 183

9.3.2原油品质 184

9.3.3油藏特征 184

9.3.4油藏几何形状 184

9.3.5经济极限影响 184

第10章 天然气藏衰竭机理 188

10.1引言 188

10.2天然气特性 188

10.3根据相图确定油气藏类型 189

10.4天然气采收率 191

10.5天然气储量 192

10.5.1非伴生气储量的确定 192

10.5.2溶解气储量的确定 195

10.5.3伴生气储量的确定 195

10.6管道天然气储量 195

10.7相关产物的储量 196

10.7.1天然气液 196

10.7.2硫 196

10.8天然气产能预测 196

10.9井距 197

10.10凝析气藏循环注干气 197

10.11天然气的二次开采 198

10.1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 198

第11章 水驱提高采收率 200

11.1引言 200

11.2驱替过程 200

11.2.1流度比 200

11.2.2界面张力 201

11.2.3分流曲线含水率 201

11.3注水类型 202

11.3.1垂向注水方案 202

11.3.2平面注水方案 203

11.4分析方法及其使用时机 204

11.4.1油藏发现阶段 204

11.4.2已界定油藏:早期开发阶段 204

11.4.3注水开始后 204

11.4.4注水见效后 205

11.4.5老油田注水 205

11.5容积分析(容积法) 205

11.5.1方法概述 205

11.5.2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206

11.5.3结果的可靠性 210

11.6递减动态分析法(递减法) 210

11.6.1方法概述 210

11.6.2影响因素分析 210

11.6.3结果的可靠性 211

11.7与类似油藏类比(类比法) 211

11.7.1方法概述 211

11.7.2方法步骤和影响因素分析 212

11.7.3结果的可靠性 212

11.8解析动态预测(动态预测法) 212

11.8.1方法概述 212

11.8.2结果的可靠性 214

11.9数值模拟法 214

11.9.1方法概述 214

11.9.2参数和影响因素分析 215

11.9.3结果的可靠性 215

11.10其他类似水驱的驱油方法 216

11.10.1天然裂缝性油藏 216

11.10.2聚合物驱 217

11.10.3胶束驱 217

11.11水驱分析方法的统计调查 217

11.11.1数据库概述 217

11.11.2结果讨论 218

第12章 烃类混相驱提高采收率 220

12.1引言 220

12.2烃类混相驱的类型 221

12.2.1垂向混相驱 221

12.2.2平面混相驱 221

12.3实现混相的方法 221

12.3.1一次接触混相过程 221

12.3.2多次接触混相过程 222

12.3.3蒸发多次接触混相 222

12.4确定混相能力的实验方法 223

12.4.1压力组分图 223

12.4.2多次接触三元相图 223

12.4.3细管试验 223

12.4.4升泡仪 223

12.5筛选和可行性研究 224

12.5.1容积法 224

12.5.2突破比方法 227

12.5.3地质模型 228

12.5.4模拟研究 228

12.5.5不确定性预测 228

12.5.6混相剂和驱替气段塞大小的确定 229

12.5.7混相驱的现场动态 229

12.6烃类混相驱增加储量的分类 230

12.6.1可能储量 230

12.6.2概算储量 230

12.6.3证实储量 230

第13章 非混相注气提高采收率 233

13.1引言 233

13.2气驱类型 233

13.3动态预测 234

13.3.1外部注气方式 235

13.3.2分散注气方式 235

第14章 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 237

14.1引言 237

14.2蒸汽吞吐 237

14.2.1方法改进 238

14.2.2现场实例 238

14.2.3开采机理 238

14.2.4设计要素 239

14.3蒸汽驱 239

14.3.1方法改进 240

14.3.2设计要素 240

14.4导致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方法失败的原因 241

14.5预测模型 242

14.5.1 Marx-Langenheim模型 243

14.5.2 Myhill-Stegeimeier模型 244

14.5.3 Vogel模型 245

14.5.4 Butler模型 246

14.6火烧油层 246

14.6.1开采机理 247

14.6.2方法改进 247

14.6.3设计要素 248

14.6.4无效原因 248

14.7电磁加热法 249

第15章CO2驱提高采收率 252

15.1引言 252

15.2方法回顾 252

15.3开采机理 253

15.4设计要素 253

15.4.1相态 253

15.4.2驱替效率 254

15.4.3体积波及系数 254

15.4.4段塞尺寸 254

15.5储量评估 255

15.6现场应用 256

第16章 水平井和天然裂缝性油气藏的储量评估 258

16.1引言 258

16.2储量确定技术 260

16.2.1溶解气驱一次采油动态预测 260

16.2.2水或气锥进/脊进情况下的生产动态预测 261

16.2.3储量动态中窜流的重要性 262

16.2.4注水情况下水平井的动态预测 263

16.2.5类比法和关系式法 263

16.2.6容积法 264

16.2.7采收率 265

16.2.8非均质性的作用 266

16.3储量确定 266

16.3.1储量参数确定 266

16.3.2关键要素 266

16.3.3储量确定的步骤 267

16.4天然裂缝性油气藏 268

16.4.1地质因素 268

16.4.2工程因素 271

16.4.3采收率和储量 273

16.4.4回顾与展望 275

第17章 数值模拟 279

17.1引言 279

17.2油藏模拟软件的类型 279

17.3数学公式 280

17.4油藏模拟剖析 280

17.5数据收集 281

17.5.1油藏几何形状 281

17.5.2岩石性质和流体性质 281

17.5.3生产数据和油井数据 282

17.6 模型网格设计 282

17.7油藏模型初始化 283

17.8模型敏感性分析 284

17.9历史拟合 284

17.10油藏动态预测 285

17.11油藏模拟的使用和误用 285

17.12小结 286

第18章 递减曲线法 288

18.1引言 288

18.2生产数据的来源和精度 288

18.3递减曲线法 289

18.3.1指数递减 290

18.3.2双曲线递减 291

18.3.3调和递减 294

18.3.4无量纲解和典型曲线拟合 295

18.4时间相关双指数递减法 296

18.4.1时间相关双指数方程 297

18.4.2递减指数的确定 297

18.4.3使用电子表格进行递减分析 297

18.4.4储量登记 298

18.4.5油田实例 298

第19章 采收率统计 303

19.1引言 303

19.2数据来源及可靠性 303

19.3常规原油 304

19.3.1天然能量或一次采油驱动机理 304

19.3.2原油采收率分布 306

19.3.3平均采收率 306

19.3.4油藏规模 307

19.3.5流体类型:轻质油、中质油和重质油 308

19.3.6岩性: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308

19.3.7地质时代 309

19.3.8地质区带 312

19.3.9采收率与常用油藏参数 314

19.4常规天然气 316

19.5采收率统计的应用 316

第四部分 价格、经济和市场 321

第20章 第四部分概述 321

第21章 现金流分析 322

21.1引言 322

21.2矿业权 322

21.3现金的主要来源和用途 323

21.4矿区使用费和矿产税 325

21.5所得税 326

21.6财务报表 328

21.7财务和经济分析 329

第22章 储量评估的不确定性及风险 331

22.1引言 331

22.2概念 331

22.2.1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定义 331

22.2.2不确定性描述 331

22.2.3不确定性的种类 333

22.2.4不确定性的起因 334

22.2.5储量类别的概率水平 336

22.2.6不确定性的用途 337

22.3不确定性对储量评估的影响 338

22.3.1参数的组合 339

22.3.2储量估算合并 339

22.3.3使用回归法进行储量评估 341

22.4不确定性评估 342

22.4.1需要估算的参数 342

22.4.2经验分类 343

22.4.3主观估算的量化 343

22.4.4定量评估 345

22.5分析方法 345

22.5.1随机评估 345

22.5.2决策树 346

22.5.3概率模拟 346

22.6未开发地区的评估 347

第23章 法规环境 352

23.1引言 352

23.2资源评价 353

23.3矿产所有权 353

23.4经济发展政策 354

23.5保护控制措施 355

23.5.1油田开发与开采保护 355

23.5.2消费者需求保护 355

23.6开发、作业和环境法规 355

23.7国内供应保证 356

23.8 财政政策 357

23.9商业法规 357

23.10国际政策 358

第24章 原油市场 360

24.1引言 360

24.2运输网络 362

24.3主要市场 365

24.4北美定价 368

24.5价格风险管理 369

24.5.1期货 370

24.5.2期权 370

24.5.3掉期 370

24.6展望与挑战 371

第25章 天然气市场 373

25.1引言 373

25.2需求与供应 373

25.3运输 374

25.4运输成本 376

25.5价格与销售安排 377

25.6展望 378

第26章 储量价值评估的用途 379

26.1引言 379

26.2储量体积估算和产量预测的用户 379

26.2.1生产商 379

26.2.2管输公司 379

26.2.3政府 380

26.2.4天然气营销商 380

26.2.5其他用户 380

26.3来自储量估算的开发价值 380

26.3.1盈利能力指标 381

26.3.2增量经济分析 384

26.3.3加速项目 384

26.4储量价值评估结果的使用 385

26.4.1评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价值 385

26.4.2出售资源资产 386

26.4.3评估未勘探土地和勘探井的价值 388

26.4.4放贷与借款 388

26.4.5审计评估 389

26.4.6证券申报 390

26.4.7会计要求 390

26.4.8计算发现成本和接替成本 391

26.4.9估算原油当量桶数 392

26.4.10评估净回值计算 395

附录A SPE/WPC/AAPG石油资源分类与定义 397

单位 401

专业术语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