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生态与健康纺织品基础 1
第一节 历史回顾——生态与健康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1
一、生态与健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二、纺织服装工业现状与生态健康纺织品 1
三、生态与健康的理念和内涵 3
第二节 自然生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5
一、臭氧层、臭氧层空洞与紫外线污染 5
二、电磁波及其污染 14
三、南方涛动指数与厄尔尼诺 15
四、温室效应 21
一、健康纺织品理念 25
第三节 生态健康纺织品的加工与生态问题 25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壁垒 28
三、生态健康功能性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32
第二章 生态纺织标准与应用 39
第一节 概述 39
一、生态纺织及生态纺织学的概念 39
二、研究生态纺织的意义 41
三、生态纺织的研究范围 43
四、与生态纺织有关的主要法规 45
第二节 纺织品消费生态理念 45
一、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对纺织品的分类 45
二、生态纺织品标准 50
三、纺织品上有害物质的检测 55
第三节 纺织品生产的生态加工技术 56
一、纺织纤维原料的生态问题 57
二、纺织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63
三、纺织品染整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63
四、服装生产过程的生态问题 67
五、纺织品生产的生态标准(ISO 14000环境管理标准) 68
第四节 废弃纺织品的生态处理 69
一、废弃纺织品的污染与回收 69
二、废弃纺织品的生态处理 70
第五节 生态纺织展望 70
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走生态工业的道路 70
二、纺织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71
参考文献 72
一、紫外线的危害与防护 73
第一节 紫外线与人体健康 73
第三章 抗紫外线技术与产品开发 73
二、紫外线的分类和人体作用特性 74
第二节 纺织纤维及制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76
一、纤维种类与结构的影响 77
二、色泽的影响 77
三、织物结构的影响 78
四、其他影响因素 79
第三节 抗紫外线技术的理论基础 80
一、紫外线防护原理 80
二、紫外线屏蔽剂 81
三、紫外线吸收剂 81
第四节 性能评价与测试 83
一、国内外抗紫外线产品的评价标准 83
二、抗紫外线性能的评价指标 85
三、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方法 88
第五节 抗紫外线辐射的方法 91
一、纺丝法 91
二、涂层法 92
三、浸轧法 93
第六节 紫外线防护纤维的制备 93
一、共混纺丝法制备抗紫外线纤维 94
二、改性树脂法制备抗紫外线纤维 95
三、抗紫外线聚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96
四、抗紫外线丙纶的制备及性能 98
五、抗紫外线腈纶的制备及性能 100
六、棉织物的紫外线防护处理 101
参考文献 103
第四章 远红外技术与产品开发 105
第一节 远红外线及其特性 105
一、远红外线 105
二、远红外线的基本特性 106
第二节 远红外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107
一、人体皮肤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 107
二、远红外物质对人体的保温作用 107
三、远红外物质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109
第三节 远红外性能测试技术 110
一、远红外辐射(发射)性能 111
二、远红外纤维及织物保温性能的测试 111
三、远红外纤维及织物保健性能评价 113
一、远红外物质 114
第四节 远红外纤维及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114
二、远红外纺织品的制造方法 116
三、远红外羊毛纤维 119
四、远红外涤纶 124
五、远红外丙纶 128
六、远红外腈纶、锦纶 129
七、远红外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132
参考文献 133
第五章 抗电磁波技术与产品开发 135
第一节 电磁波与电磁场 135
一、电磁波的种类 135
二、电磁辐射场区分类及其特点 137
三、电磁波屏蔽材料 138
一、Schelkunoff理论——电磁波反射、透射和吸收 139
第二节 电磁屏蔽原理 139
二、电磁波吸收材料 140
第三节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44
一、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效应 144
二、电磁波对生物体的影响因素 148
第四节 纺织品防电磁波辐射的测试与标准 150
一、防电磁波辐射的途径 150
二、测试指标 150
三、测试标准 151
第五节 防电磁波辐射纺织品的开发 153
一、防电磁波纺织品的基本要求 153
二、电磁波防护纺织品的分类 153
四、电磁波屏蔽织物加工技术概况 154
三、电磁波屏蔽织物产品的发展历史 154
一、不锈钢纤维的加工方法和特性 155
第六节 金属纤维抗电磁波产品的开发 155
二、不锈钢纱线和织物加工 156
三、不锈钢屏蔽织物的性能 158
第七节 织物的金属化处理 158
一、化学镀层(无电金属镀层) 158
二、真空镀膜 161
三、金属涂层 163
四、织物金属化处理技术展望 164
参考文献 164
第一节 细菌与病毒 167
一、微生物及其特性 167
第六章 抗菌、抗病毒技术与产品开发 167
二、细菌和病毒 168
第二节 抗菌及抗病毒整理技术 170
一、抗菌、抗病毒织物整理 170
二、纳米抗菌剂及杀菌机理 172
三、抗菌整理技术的成功实例 173
第三节 纺织品抗菌与抗病毒性能的评价方法 177
一、抗菌纤维制品评价的实验方法 177
二、抗菌效力评价实验方法的优缺点 180
三、抗菌评价方法的选择 183
第四节 有机抗菌剂与应用 183
一、季铵盐 184
二、有机硅季铵盐类 184
三、胍类 185
四、有机抗菌剂的选择及其毒性问题 187
第五节 无机抗菌整理剂及整理技术 188
一、与纤维配位的金属化合物 188
二、铜化合物抗菌整理剂 188
三、金属氧化物抗菌整理剂 189
四、新型无机抗菌剂 192
第六节 抗病毒整理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 194
一、环保型生物防护服装 194
二、纳米抗病毒、抗菌产品的开发 197
参考文献 203
第一节 药物保健服饰 204
一、理疗功能纺织品 204
第七章 药物保健纺织品 204
二、维生素纺织品 205
三、生物保健服饰 206
第二节 药物保健家用纺织品 207
一、防螨抗菌类家用纺织品 208
二、药物保健类家用纺织品 208
第三节 芳香型纺织品 212
一、芳香的价值 213
二、芳香整理的现状 214
三、芳香整理与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214
四、测定微囊香精及其制品保香期的方法 218
五、香味整理效果评价 219
六、芳香整理用聚氨酯微胶囊的研制 219
一、芦荟的化学成分和特性 222
第四节 芦荟药物保健纺织品 222
二、芦荟健康纺织产品的开发 226
第五节 药物防护纺织品 226
一、抗病毒中药口罩 226
二、医用纺织品 227
三、医用纺织品和药用织物 229
四、用后整理技术开发药物织物 231
参考文献 232
第八章 防污与自清洁整理技术及产品开发 233
第一节 拒水、拒油的基本原理 233
一、纺织品污染物的种类和组成 233
二、防污与易去污的基本原理 235
一、拒水性能测试及标准 242
第二节 拒水、拒油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42
二、拒油性能测试及标准 243
三、静滴接触角测试方法 244
第三节 有机氟材料的防污设计与应用 246
一、有机氟及防污整理的发展 246
二、有机氟织物整理剂的特征 247
三、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合成 249
四、含氟防水剂、防油剂 251
第四节 纳米防污技术与应用 252
一、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防污整理 252
二、纳米超双疏毛织物的开发 258
三、纳米防污整理的发展前景 263
第五节 易去污纺织产品开发现状 264
一、亲水易去污整理加工的机理 265
二、易去污整理工艺选择 266
三、防油、防污(自清洁)功能产品的发展趋势 267
参考文献 268
第九章 空气负离子健康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270
第一节 空气负离子的作用 270
一、空气负离子的保健作用 270
二、自然界空气负离子的产生与分布 272
第二节 空气负离子测试与空气负离子材料 273
一、电气石产生负离子的机理 274
二、负离子材料与特性 276
第三节 负离子化学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277
一、负离子纤维及其纺织品 277
二、负离子纤维的生产方法与生产工艺 277
四、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纤维 279
三、负离子粘胶纤维 279
五、负离子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280
第四节 涂层与复合加工负离子健康纺织品 281
一、负离子纺织品的加工方法 281
二、环保非织造复合材料—负离子布 282
第五节 负离子材料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283
一、负离子家用纺织品 283
二、负离子在空调环境材料中的应用 285
第六节 国内外负离子纺织品的开发与展望 288
一、国外负离子纺织品的应用现状 288
二、国内负离子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 289
三、负离子纺织产品的发展趋势 290
参考文献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