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常鹏翱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0068596
  • 页数:4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基础上,从理论与时间的视角,揭示出物权程序的内涵意义,并对其建构提出对策,对效应进行分析。

目录 1

导论 1

一、分析对象 1

二、分析思路 17

第一部分 物权程序的建构 29

第一章 形式主义法律传统中的物权程序 29

第一节 引言 29

第二节 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规则表达与实践 35

一、罗马法的形式主义规则 35

二、日耳曼法的形式主义规则 39

三、德国法的形式主义规则 42

第三节 解读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物权程序的意义和生成 49

一、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建构:形式的意义 50

二、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嬗变:从形式到程序 58

第二章 物权程序建构的正当性标准(一):工具价值 69

第一节 工具价值与物权程序建构的内在逻辑 70

一、工具价值与程序的关联 70

二、工具价值与物权程序建构的内在逻辑 73

第二节 作为工具价值的真实观念 81

一、客观真实观念与物权程序的对应性:以法国法为考察对象 82

二、客观真实观念和法律真实观念的对比 86

三、对法律真实观念的提倡 92

第三章 物权程序建构的正当性标准(二):过程价值 103

第一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意义:以绝对工具主义为分析对象 104

一、绝对工具主义观念下的物权程序 104

二、对绝对工具主义的诘问之一:程序是完全丧失独立性的工具? 108

三、对绝对工具主义的诘问之二:程序没有独立价值? 112

第二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基本要求 117

一、程序同一 119

二、程序参与 123

三、程序理性 131

第三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地位 141

一、程序本位主义观念下的物权程序 141

二、物权程序工具价值和过程价值的协调 147

第四章 物权程序的基本建构 151

第一节 启动程序 152

一、启动机制 153

二、申请 154

三、小结 168

第二节 审查程序 168

一、引言 168

二、审查方式的检讨和确定 170

三、小结 188

一、办理登记 190

第三节 决定程序 190

二、暂缓登记 192

三、拒绝登记 193

第二部分 物权程序的效应 197

第五章 物权程序的正效应(一):登记的推定力 197

第一节 引言 197

第二节 如何证明权利 198

一、问题的提出 200

二、立法范畴中的权利证明 203

三、司法范畴中的权利证明 205

第三节 登记推定力的制度内涵 206

一、登记推定力的特征 207

二、登记推定力的类型 209

三、登记推定力的反驳 210

第六章 物权程序的正效应(二):权利的顺位 212

第一节 顺位的意义 213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的选择 213

二、顺位的意义 216

第二节 顺位的原则 220

一、登记决定原则 220

二、顺位移动原则 225

第三节 顺位的形态 229

一、形态组合之一:法定顺位和意定顺位 229

二、形态组合之二:正常顺位和异化顺位 237

第四节 顺位的变动 240

一、顺位变动的形态 241

二、顺位交换 242

第七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一):登记错误及其处理机制概述 246

一、登记错误的判断 247

第一节 登记错误的基本原理 247

二、登记错误的形态 250

第二节 登记错误的处理机制 252

一、问题一的解决方案 252

二、问题二的解决方案 253

三、小结 256

第八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二):登记的公信力 258

第一节 登记公信力的类型化分析 258

一、绝对公信力 259

二、典型公信力 260

三、相对公信力 265

第二节 登记公信力的合理性分析 266

一、对相对公信力的评析 267

二、我国实行登记公信力的基础 273

三、小结 276

二、登记公信力的构成 277

第三节 登记公信力的制度构造 277

一、引言 277

三、登记公信力的排除 283

四、登记公信力的后果 287

第九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三):更正登记与异议登记 292

第一节 更正登记 292

一、更正登记的界定 293

二、更正请求权 295

三、更正登记的程序 302

第二节 异议登记 304

一、异议登记的比较法考察 305

二、我国确立异议登记的必要性 310

三、异议登记的制度构造 315

第十章 物权程序的关联效应:预告登记 321

一、预告登记的界定 323

第一节 异域经验的考察与分析 323

二、预告登记的效力 332

第二节 本土规则的考察和分析 337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制度 338

二、我国的预售合同登记制度 339

三、上海市的预告登记制度 341

第三节 预告登记的制度构造 342

一、预告登记的定位 343

二、预告登记的产生和消灭 346

结语 348

附录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法的一般规则 352

附录二 《德国土地登记法》 379

主要参考文献 420

后记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