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英国对香港地区的侵占与统治 5
香港自古属于中国 5
英国凯觎香港已久 6
非法占领香港 6
“香港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 7
港督专权——最不民主的制度 8
对华人实行种族歧视 9
强占九龙半岛 11
加紧对香港的全面控制 13
第二章 香港问题和中英关系的历史变化 15
战后英国重返香港 15
新的变化 16
50年代——关系时趋紧张 17
60年代前期——有所缓和 19
从中英建交到《中英联合声明》 20
“文革”风波 20
来者不善 22
第三章 末代港督如何书写大英帝国殖民史的“最后一章” 23
彭定康其人 23
末代港督的“职责” 24
彭记政改方案 25
彭督挑战中方 27
打“民意牌” 收效甚微 28
把香港问题国际化 29
中方立场毫不妥协 30
设置障碍,阻挠会谈 30
彭氏方案与英国即定政策 31
英国政策突变的缘由 33
第四章 大英帝国的扩张历程 36
第一大英帝国时期:从早期殖民到美国独立战争 36
英国殖民扩张的世纪: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40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英帝国 42
帝国瓦解的原因 45
第五章 大英帝国的瓦解 45
殖民地纷纷独立 49
第六章 英国不光彩地撤出印度 53
英国皇冠上的“宝石” 53
确立集权统治体制 54
争取自治和独立的斗争 54
以武力镇压为基本对策 55
宪政改革紧紧跟上 56
“分而治之”贯彻始终 57
“分而撤出”印度 60
印巴分治的后果 62
第七章 英国被迫从缅甸撤退 64
三次侵缅战争 64
争取解放浪潮不断 64
“我们要恢复缅甸人的缅甸” 65
从合作到对抗 66
以拖待变 67
鼓动少数民族分治 68
独立的附加条件 69
被迫撤退 71
第八章 英国撤离巴勒斯坦留下祸根 73
夺取“中东大门的钥匙” 73
软磨硬顶,不让10 万名犹太难民入巴勒斯坦 74
左右周旋,“莫里森-格雷迪计划”出笼 76
伦敦会谈与犹太人的反英斗争 77
大势已去,留下绵长祸根 78
无可奈何,节外又生枝 79
第九章 英国赋予埃及何种独立 81
附有“四点保留”的独立 81
埃及王室——英国统治的支柱 82
占领军——英国统治的基石 85
可耻的撤军 87
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 90
第十章 英国分裂苏丹的拙劣伎俩 90
分裂苏丹的战略方针 91
制造南北隔绝 92
扩大南北差异 94
激化南北矛盾 95
分裂苏丹政策的恶果 97
第十一章 英国从伊拉克撤退中的控制手段 99
伊拉克的重要地理位置 99
英国的殖民统治 99
“委任统治”的实质 100
委任统治被迫结束 101
变直接统治为间接统治 101
确立英国最高官员的统治地位 103
条约形成的统治 103
如此宪法 104
人民丧失主权 105
双重统治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延续 105
英国在伊拉克统治的最终垮台 106
第十二章 血雨腥风中撤离马来亚 108
有退有进,有守有攻 108
马来亚的重要地位 108
狡猾的统治手段 109
怀柔与欺骗 111
“全权大使”的秘密使命 112
抛出“新宪制改革方案” 113
从白皮书到蓝皮书 114
殖民战争的开始 115
把马来亚变成兵营 116
宪制改革与马来亚的自治与独立 117
第十三章 国际化:塞浦路斯苦难的根源 119
永远霸占塞岛 119
乞灵于国际化 121
苏黎世-伦敦协定 124
后患无穷 125
第十四章 血溅肯尼亚山 128
茅茅战士的血迹 128
鹊巢鸠占 128
水深火热中的非洲人保留地 131
血腥镇压 132
第十五章 利用内部矛盾拖延撤出尼日利亚 137
英帝国的最大的殖民地 137
英国政府的分治政策 139
制造分裂事端,拒绝自治要求 142
决定撤出,捞取实利 144
第十六章 炮制“中非联邦”阻挡独立潮流 147
把“联邦计划”当灵丹妙药 147
炮制“中非联邦” 150
紧急制造中产阶级 152
独立流潮冲垮了“中非联邦” 154
多种族的历史成因 156
“加勒比花园” 156
第十七章 英国延宕圭亚那独立进程 156
宪政的历史背景 157
政改初试,炮舰旋至 159
制造种族矛盾,弱化独立运动 160
“欲立民主,必先破民主” 162
改变选举制度,进行直接干预 163
第十八章 英国危地马拉的伯利兹之争 165
“森林之乡” 165
争议的历史背景 165
外交上争取支持 167
出资行骗 168
再行炮舰政策 169
政改离间危、伯关系 170
实施“国际化”策略 172
并非结束语 173
后记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