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篇 荒漠化概论 3
第一章 荒漠化概念与全球荒漠化现状 3
第一节 荒漠化的概念 3
第二节 全球荒漠化概况 12
第二章 中国受荒漠化影响地区的生物气候类型及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 27
第一节 生物气候类型划分 27
第二节 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和分区概述 33
第三章 荒漠化与相关科学问题 42
第一节 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 42
第二节 荒漠化与全球变化 45
第三节 荒漠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育 52
第四章 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65
第一节 气候资源及其生产潜力 66
第二节 土地资源及农业发展前景 75
第三节 水资源及生态用水 89
第四节 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105
第五节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119
第五章 荒漠化地区风沙活动与旱灾 141
第一节 风沙流的形成与特性 141
第二节 干旱灾害 161
第六章 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历史分析 166
第一节 历代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状况及人口变化 166
第二节 干旱、半干旱区城镇的发展 186
第三节 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96
第二篇 荒漠化各论 209
第七章 荒漠化类型及风蚀荒漠化形成机制 209
第一节 荒漠化类型 209
第二节 风蚀荒漠化形成机理 214
第一节 全国沙漠、沙地、戈壁及沙化土地现状与分布特征 227
第八章 重点省(区、市)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227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231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240
第四节 西藏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243
第五节 甘肃省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245
第六节 青海省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248
第七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251
第八节 北京市、天津市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分布 253
第九章 沙尘暴的形成与传输途径 256
第一节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257
第二节 沙尘暴的发生途径 265
第三节 沙尘暴发生频率与荒漠化扩展的关系 269
第四节 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及沙物质的移动 272
第五节 大气气溶胶与沙尘暴 281
第一节 黄土的形成与沙漠(沙地)的关系 286
第十章 黄土与沙地-黄土边界带 286
第二节 黄土的分布规律 288
第三节 黄土的物理特性 291
第四节 沙地-黄土边界带 294
第十一章 水土流失 298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形成机理 298
第二节 水土流失分布及区域特征 319
第三节 危害及评价 326
第十二章 土壤盐渍化 346
第一节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原因 346
第二节 我国盐渍化土壤的分布 357
第三节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与防治 363
第十三章 北方草原退化及其植被演替 374
第一节 草原的地域分布和自然地理条件 374
第二节 草原的类型和景观生态格局与区域特征 387
第三节 草原退化机理的讨论 405
第四节 草原植被退化演替类型与诊断 411
第五节 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与重建 418
第十四章 中国荒漠区草地退化与生态重建 428
第一节 中国荒漠区草地资源 428
第二节 草地退化的评定 437
第三节 退化草地生态重建 449
第十五章 西藏高原荒漠化及其防治途径与对策 463
第一节 西藏高原荒漠化发生的区域 463
第二节 荒漠化土地的类型、分级与特征 466
第三节 荒漠化的面积、分布与区域发展态势 472
第四节 荒漠化的驱动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 486
第五节 荒漠化对环境与发展的危害和压力 515
第六节 高原荒漠化防治的途径与对策 520
第一节 干热河谷概况 531
第十六章 干热河谷的形成、分布和植被恢复 531
第二节 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产流特征 536
第三节 干热河谷现有人工林环境 539
第四节 干热河谷现有植被的群落结构 552
第五节 干热河谷地区两种代表性造林树种的生理生态特性 558
第六节 干热河谷现有人工林生长分析 566
第十七章 戈壁、龟裂土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574
第一节 戈壁的形成、分布和资源利用 574
第二节 干旱区龟裂土及其改造利用途径 600
第三篇 荒漠化防治机理与综合优化模式 613
第十八章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613
第一节 防治荒漠化的几个基本理论 613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原则 618
第十九章 植被防治荒漠化的原理与技术 623
第一节 沙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623
第二节 植被防治的营造技术 634
第三节 封育措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640
第四节 退耕还林(草)的理论与结构 646
第五节 大面积天然荒漠林的改造复壮 654
第二十章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662
第一节 水利工程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防治中的作用 662
第二节 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667
第二十一章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范式 700
第一节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态范式的理论及研究 700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态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708
第二十二章 绿洲防护林建设的原理与技术 717
第一节 建设绿洲完善防护体系的必要性 717
第二节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722
第三节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功能 724
第一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 742
第二十三章 干旱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742
第二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和类型 744
第三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效益 748
第二十四章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产业带建设的原理和前景 769
第一节 干旱、半干旱区产业带建设的原理 769
第二节 建设产业带的背景和优势条件 773
第三节 干旱、半干旱区产业带的设计 788
第二十五章 荒漠化评价 796
第一节 概述 796
第二节 荒漠化评价基准及指标体系 802
第三节 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评价方法 814
第四节 荒漠化评价实例研究——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 821
参考文献 839
附录Ⅰ 《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 889
附录Ⅱ 图表目录 909
附录Ⅲ 索引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