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理论篇 3
1 导论 3
1.1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3
1.2 公共财政的历史演变 10
1.3 公共财政的内涵 18
1.4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21
2 公共财政职能 26
2.1 财政职能的内涵 26
2.2 资源配置职能 27
2.3 收入分配职能 30
2.4 经济稳定职能 32
2.5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35
2.6 公共选择理论 37
公共支出篇 49
3 公共支出 49
3.1 公共支出原则 49
3.2 公共支出分类 52
3.3 公共支出规模 57
3.4 公共支出效益 64
4 购买性支出 75
4.1 文教科学卫生等支出 75
4.2 行政管理支出 81
4.3 国防支出 85
4.4 投资性支出 93
4.5 政府采购制度 101
5.1 社会保障支出 111
5 转移性支出 111
5.2 财政补贴 130
5.3 税式支出 139
公共收入篇 151
6 公共收入 151
6.1 公共收入的分类 151
6.2 公共收入的构成 155
6.3 公共收入的规模 158
7.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164
7 税收原理 164
7.2 税收的职能 168
7.3 税收原则 174
7.4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182
8 税收制度 189
8.1 税收制度概述 189
8.2 商品课税 198
8.3 所得课税 214
8.4 财产课税和其他课税 232
9 国际税收 250
9.1 国际税收概述 250
9.2 税收管辖权 253
9.3 国际重复课税及其减除 255
9.4 国际税收协定 259
10 非税收入 263
10.1 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 263
10.2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管理 275
10.3 政府收费收入 286
11 公债 294
11.1 公债概述 294
11.2 公债制度 300
11.3 国外公债 308
财政管理篇 317
12 公共预算 317
12.1 公共预算概述 317
12.2 公共预算的决定程序 323
12.3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 328
13 财政体制 342
13.1 财政体制概述 342
13.2 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350
13.3 中国的财政体制沿革 355
14 财政政策 367
14.1 财政政策概述 367
1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81
14.3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