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玄佛儒三学趋—与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的建构 3
概述 文化视野与审美进路 3
第一节 从谶纬神学走向玄学 5
第二节 从伦理名教走向哲学、宗教 11
第三节 从清谈率性走向伦理、审美 25
第一章 玄学美学本体论范畴 43
第一节 道:作为哲学审美 43
第二节 气:氤氲万物与自生独化 47
第三节 无:玄学本体理则 53
第四节 有:玄学本体论的另一解读 61
第五节 自然:一种审美的精神本体 68
第六节 性:自然人生的人文理解 73
第七节 化:玄学本体的时空维度 83
第八节 意:人文心理的意义之无 89
第二章 佛玄、佛学美学范畴 97
第一节 禅:大慧之“美” 99
第二节 般若:格义·佛玄·中观 112
第三节 相:佛学美学意蕴种种 160
第四节 涅槃:圣智之美 171
第三章 儒玄、儒学美学范畴 188
第一节 性情:人格之本 189
第二节 心性:天地至理的主体实现 197
第四章 艺术美学范畴 214
第一节 气:从人格到艺术审美 214
第二节 韵:艺术特质的深度概括 219
第三节 律:艺术生命的节奏 225
第二编 诗性、思性兼伦理性与唐代美学范畴的建构 235
概述 唐代美学范畴:总体形态、思想本源、创新思路 235
第一节 唐代美学范畴的总体形态 241
第二节 唐代美学范畴的思想本源 243
第三节 唐代美学范畴的创新思路 250
第一章 本元与人道——审美本体论范畴 254
第一节 元:世界本源的环深 255
第二节 道:伦理本体的彪炳 259
第二章 心性与情感——审美主体论范畴 265
第一节 心:刹那生命的真宰 266
第二节 性:此在生命的疏瀹 274
第三节 情:完整生命的圆该 281
第四节 仁义:伦理生命的激扬 285
第五节 圣:此在超越的准的 291
第六节 灵:天人合一的枢纽 296
第七节 不平则鸣:创作动机的讴吟 304
第三章 风骨与法度——审美创造论范畴 311
第一节 风骨:生命志气的符契 312
第二节 美刺:政治教化的思摹 317
第三节 法度:法则尺度的筌蹄 321
第四节 浮靡:形式美学的采滥 333
第四章 空幻与灵悟——审美体验论范畴 342
第一节 空:缘起之性的覃思 343
第二节 悟:生命即现的写真 350
第五章 净土与意境——审美品格论范畴 360
第一节 品格:审美评鉴的本色 361
第二节 雅正:典雅方正的箴铭 369
第三节 净土:彼岸世界的金相 374
第四节 意象:意念印迹的圆照 384
第五节 意境:刹那生命的即现 390
主要参考书目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