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师范教育机构转型 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单中惠等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32871223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西方国家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为研究对象,对英、法、美、俄等主要国家教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其创新性不仅体现在新的研究视角、开拓新的研究范围以及学术研究的前沿性,而且体现在历史视野与个案研究的统一及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的统一。在研究方法上兼顾了叙事取向和问题取向,既继承了传统史学重视史料收集的方法,又突出了新史学的问题意识。

前言 1

第一编 西方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 3

第一章 西方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 3

一、西方师范教育机构的肇端与早期发展 3

(一)师范教育机构的肇端:教师讲习所 3

(二)师范教育机构的早期发展:师范学校 4

二、师范教育机构早期发展的动因 7

(一)社会变化对公共教育的影响 8

(二)公立学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9

(三)学校教师人数缺乏与水平低下 11

第二章 西方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 12

一、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不同路径 13

(一)美国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 13

(二)英国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 16

(三)日本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 21

二、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三个案例 23

(一)美国案例: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23

(二)英国案例: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31

(三)日本案例:广岛大学教育学部 40

三、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成效与问题 48

(一)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成效 49

(二)师范教育机构转型后的问题 51

第三章 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动因 53

一、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外部动因 53

(一)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发展 54

(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 57

(三)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加强 60

(四)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 63

(五)教育科学的进展与反思 64

二、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内部动因 65

(一)对教师质量要求的提升 65

(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68

(三)师范教育机构自身的需求 71

第二编 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 75

第四章 师范教育机构的生成和推广:师范学校 75

一、师范教育机构建立的舆论准备和试验 75

(一)来自欧洲国家的影响 75

(二)对教师培训的倡导 77

(三)专科学校运动的兴起 78

(四)私立和半私立教师培训学校的建立 79

二、州立师范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80

(一)州立师范学校的建立 80

(二)州立师范学校的发展 83

(三)州立师范学校的入学标准与课程设置 89

三、州立师范学校的特征、贡献与问题 92

(一)州立师范学校的特征 92

(二)州立师范学校的贡献 93

(三)州立师范学校的问题 95

第五章 师范教育机构的层次转型:师范学院 98

一、师范学校向师范学院的转型 99

(一)师范学院运动的兴起 99

(二)中学教师培训班的诞生 101

(三)早期师范学院及相关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 103

二、师范学校转型的内容 104

(一)入学标准与课程范围 104

(二)学位授予权 105

(三)标准化与师范特色 107

(四)财政收入与社会支持 108

三、师范学校转型的成效与问题 109

(一)师范学校转型的成效 109

(二)师范学校转型后的问题 112

第六章 师范教育机构的整体转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 115

一、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 115

(一)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的设立 116

(二)师范学院名称与功能定位的变化 117

(三)教师培训机构及数量的变化 118

二、师范学院转型的内容 122

(一)培养目标的变化 122

(二)课程设置的变化 124

(三)学位授予的变化 127

三、师范学院转型的成效与问题 129

(一)师范学院转型的成效 129

(二)师范学院转型后的问题 136

小结:美国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特点 142

第三编 英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 149

第七章 教会与私立并存的模式:早期教师训练机构 149

一、教会教师培训模式的产生 149

(一)基督教知识促进会与教师培训 149

(二)模范学校与导生制 152

(三)初等学校与见习教师制 155

二、私立教师培训机构的建立 158

(一)私立教师训练学校的肇端 158

(二)巴特西教师训练学院的建立 159

(三)大学对师范教育的介入 161

三、早期教师训练机构的作用与问题 163

(一)早期教师训练机构的作用 163

(二)早期教师训练机构存在的问题 164

第八章 地方与大学合作的模式:日间师资训练学院 165

一、日间师资训练学院的建立 166

(一)大学日间师资训练学院 166

(二)地方日间师资训练学院 168

(三)政府对师范教育的关注 171

二、日间师资训练学院的发展 172

(一)日间师资训练学院的管理与教学 173

(二)日间师资训练学院的师资与生源 179

三、日间师资训练学院的作用与问题 184

(一)日间师资训练学院的作用 184

(二)日间师资训练学院的问题 186

第九章 依附大学的模式:大学教师培训部 188

一、大学教师培训部的建立与发展 188

(一)大学教师培训部的建立 189

(二)大学教师培训部的发展 192

二、大学教师培训部的作用与问题 196

(一)大学教师培训部的作用 197

(二)大学教师培训部存在的问题 197

第十章 区域联合的模式:地区师资培训组织 199

一、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200

(一)《麦克奈尔报告》的发表 200

(二)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建立 204

(三)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发展 206

二、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作用与问题 209

(一)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作用 209

(二)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问题 210

第十一章 独立学院的模式:大学教育学院 211

一、大学教育学院的建立与发展 212

(一)大学教育学院的建立 212

(二)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 220

二、大学教育学院的作用与问题 223

(一)大学教育学院的作用 223

(二)大学教育学院的问题 224

第十二章 多元架构的模式:多类型教师培训机构 225

一、校本教师培训的发展与教师培训中心的转移 226

(一)校本教师培训的发展 226

(二)教师培训中心的转移 229

二、教师培训机构的类型与课程 231

(一)多类型的教师培训机构 231

(二)多层次的教师培训课程 235

小结:英国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特点 241

第四编 日本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 247

第十三章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建:师范学校 247

一、近代教育制度的创立 247

(一)“和魂洋才”的基本指导思想 247

(二)《学制》的颁布与《教育令》的制定 248

二、师范学校的创建 248

(一)官立师范学校 249

(二)府县师范学校 251

三、《师范学校教则大纲》的颁布与女子师范学校的发展 251

(一)《师范学校教则大纲》的颁布 251

(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发展 252

第十四章 师范教育机构的整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253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与国家主义教育体制 253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253

(二)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255

二、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 255

(一)《师范学校令》的颁布 256

(二)有关师范学校的规定 257

三、师范教育机构的整顿 257

(一)三种师范学校的建立与教员临时养成所 258

(二)师范教育机构整顿的成效与缺陷 260

四、高等师范学校存废的争论 261

(一)高等师范学校存废争论的过程 261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升格 264

第十五章 教师养成机构的统合:综合性大学和学艺大学 267

一、《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 268

(一)《教育基本法》的颁布 268

(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 269

二、关于教师养成制度改革的建议 269

(一)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 269

(二)日本教育刷新委员会的建议 270

三、教师养成机构的统合及问题 271

(一)教师养成机构的统合 272

(二)教师养成机构统合中的问题 273

四、开放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与教师养成制度的调整 274

(一)开放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74

(二)教师养成制度的调整 275

第十六章 教师教育机构的多元:综合性大学、教育大学和学艺大学 276

一、新型教育大学的创建 277

(一)关于创建新型教育大学的建议 277

(二)新型教育大学的创建及特点 278

二、教师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 280

(一)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酝酿 280

(二)教师养成审议会咨询报告的公布 281

(三)对开放制教师教育的修正 282

(四)教师教育体制全面改革的特征 283

三、教师教育机构的调整合并方针与多种类型 284

(一)教育类大学和学部调整合并方针的确立 285

(二)多种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 285

小结:日本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特点 288

参考文献 291

后记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