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学术史回顾与课题任务的提出 2
二、文化地域性一般探讨模式的若干问题 8
三、课题研究整体构想的形成与确立 12
上篇 地域层级与文化中心——以学术形态为核心展开的研究 17
引子 19
第一章 从化外之地到两个文化带的相继发育 24
第一节 两汉至六朝时外地文人入闽——兼评福建文化闽江流域策源地的传统观点 24
第二节 地域格局多元化的早期雏形 30
一、隋至唐前期沿海地区的稀疏分布 30
二、中晚唐士风的转变与沿海文化带的初步发育 34
三、唐末五代时地域格局雏形的呈现 39
第二章 两宋时期地域格局的多元发展态势 47
第一节 教育的地域扩展与科举反映的区域梯度 48
第二节 文化中心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65
一、中心地带之一:建溪一线及浦城、邵武等地 66
二、中心地带之二:莆田、福清等地 74
三、中心地带之三:晋江等地 77
四、中心地带之四:闽县、侯官一带 80
第三章 元代文化地域格局的过渡性变化 85
第一节 科举中挫与教育发展所形成的地域差异 85
第二节 高潮回落与学术发展所形成的地域格局 93
第四章 明清时期文化层级中心的确立及其地域格局 108
第一节 福建文教地域层级的形成及其作用——兼论地方行政与区域经济的双重规整 109
一、学校教育的地域体系化进程及其发展悖论 109
二、书院的双重布局与书院文化中心的确立 116
第二节 区域中心的演变与省级中心的逐步确立 124
一、区域文化中心的形成、变迁及其特色 124
二、福州:省级文化中心的最终确立及其影响 143
第五章 个案研究:从刻书业的地域变迁看福建文化格局的演变过程 154
第一节 以刻书业为案例的合理性分析 154
第二节 多元格局时期刻书业的广泛分布及其中心的变迁 156
第三节 过渡格局时期刻书业滑坡与系统重组所生成的地域网络 163
第四节 定型格局时期刻书业中心的几度迁移及其最后确立 165
初步结论 180
下篇 地域分化与文化周期——以信仰形态为核心展开的研究 185
引子 187
第一章 闽越信仰:福建信仰形态的区域底色 192
第二章 第一周期(相当于西晋至盛唐):国家宗教与民间信仰平行及交错发展的地域格局 198
第一节 福建佛教早期区域化进程 198
第二节 福建道教南北两个重心的形成 206
第三节 早期民间信仰地域分布的推测 211
第三章 第二周期(相当于中唐至两宋):国家宗教主导化及其瓦解的地理过程 222
第一节 沿海地区:第一周期发展的典型地域 222
一、宗教地域扩展的总体态势及其地理基础 222
二、国家宗教主导化进程的地域表象 231
三、宗教主导化的内在局限及其瓦解的地理过程 241
第二节 闽北地区:第二周期发展的不完整地域 253
第三节 闽西地区:第二周期发展的变异地域 267
第四章 第三周期(相当于元明清时期):民间信仰区域体系与地域分化的双重进程(上) 275
第一节 第三周期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275
第二节 方志政书所见福建民间信仰祠庙地域分布情况 282
第五章 第三周期(相当于元明清时期):民间信仰区域体系与地域分化的双重进程(下) 356
第一节 东西分异:沿海信仰的地域体系与内陆的零散分布 356
一、沿海与内陆神明信仰分异的地域表现 356
二、沿海与内陆神明信仰分异的形成过程 364
第二节 南北分化:闽江流域与泉汀漳各自的一体化进程 381
第三节 地域神明信仰从边缘地带到核心地带的“换位”——以清水祖师等地域神明为案例的分析 398
基本结论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