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铁鹰,梁定益,张宜智,赵崇贺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62505128
  • 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英文题名∶GeologyofNgariTibet(Xizang):中国地质大学,西藏第二地质大队联合考察:本书对阿里地区的地层、沉积岩、火山岩、中酸性侵入岩、变质岩作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目录 1

序 王鸿祯 1

第一章 阿里地区地层 梁定益 张宜智 聂泽同 奚成德 1

前言 郭铁鹰 张宜智 梁定益 2

第一节 前寒武系 4

一、高喜马拉雅与北喜马拉雅分区的前寒武系 4

二、喜马拉雅地区前寒武系与上覆地层的关系 5

第二节 寒武系(?)—奥陶系 6

一、高喜马拉雅分区达巴劳型的寒武系(?)—奥陶系 6

二、高喜马拉雅及北喜马拉雅分区聂拉木型的寒武系(?)—奥陶系 9

三、喀喇昆仑分区的奥陶系 13

第三节 志留系和泥盆系 15

一、高喜马拉雅分区库蒙型志留系 15

二、北喜马拉雅分区德尼塘嘎型志留系 16

三、高喜马拉雅与北喜马拉雅分区Muth型泥盆系 17

四、喀喇昆仑分区的志留系与泥盆系 21

第四节 石炭系 22

一、高喜马拉雅分区克什米尔型下石炭统 23

二、喀喇昆仑分区的下石炭统 26

一、高喜马拉雅分区喜马拉雅型二叠系 27

第五节 二叠系 27

二、北喜马拉雅分区曲松型二叠系 31

三、北喜马拉雅分区“西藏型”二叠系 34

四、冈底斯分区措勤型二叠系 37

五、喀喇昆仑分区多玛型二叠系 43

六、关于二叠系的下界、二叠系两个不整合面的讨论 46

第六节 三叠系 49

一、高喜马拉雅分区马阳型三叠系 49

二、高喜马拉雅分区普兰多让库蒙型三叠系 54

三、北喜马拉雅分区兰成曲型三叠系 57

四、喀喇昆仑分区吉普型三叠系 62

第七节 侏罗系 66

一、高喜马拉雅分区札达型侏罗系 66

二、北喜马拉雅分区的侏罗系 75

三、冈底斯分区日松型侏罗系 75

四、喀喇昆仑分区多玛型侏罗系 77

第八节 白垩系 84

一、高喜马拉雅分区岗巴型白垩系 84

二、高喜马拉雅分区桑加马拉型白垩系 85

三、冈底斯分区狮泉河型白垩系 86

四、喀喇昆仑分区的上白垩统 95

第九节 新生界 98

第十节 阿里地区地层小结 105

参考文献 106

第二章 阿里地区沉积岩 张宜智 乐昌硕 梁定益 110

第一节 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110

一、陆源碎屑岩的主要类型 110

二、含砾板岩 118

三、放射虫硅质岩的主要类型 124

四、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 132

五、其它岩类 138

一、寒武(?)—奥陶系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 142

第二节 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概述 142

二、志留系与泥盆系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 143

三、石炭系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 143

四、二叠系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 144

五、三叠系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 146

六、侏罗系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 147

七、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 148

参考文献 150

第三章 阿里地区火山岩 路凤香 赵崇贺 152

一、多玛以北火山岩区 153

第一节 火山岩的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153

二、班公湖-日土火山岩带 155

三、拉梅拉-狮泉河、札西岗火山岩带 163

四、革吉-狮多火山岩带 171

五、拉昂错火山岩带 186

第二节 有关火山岩形成问题的讨论 189

一、火山岩所属的岩浆系列 189

二、洋底玄武岩的特征 191

三、控制本区火山岩岩浆演化的主要机理 192

四、火山岩喷发的构造环境 196

五、与邻区火山岩的对比 198

参考文献 199

第四章 阿里地区蛇绿岩 赵崇贺 李国良 201

第一节 蛇绿岩特点 201

一、班公湖蛇绿岩带 201

二、狮泉河蛇绿岩带 204

三、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205

四、普兰-象泉河蛇绿岩带 208

第二节 蛇绿岩的时代 210

第三节 蛇绿岩的岩石类型 212

一、变质超镁铁岩 212

二、超镁铁质-镁铁质火成堆晶岩 215

三、辉长岩 216

四、辉绿岩 216

五、基性喷出岩 217

六、石英菱镁碳酸岩 217

第四节 各蛇绿岩带超镁铁质岩的组构 217

一、各岩带变质超镁铁岩变形的特点 217

二、变质超镁铁岩的岩组分析 218

三、橄榄石的位错构造 219

一、橄榄石的矿物化学 224

第五节 各岩带方辉橄榄岩的矿物化学 224

二、斜方辉石的矿物化学 225

三、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 228

四、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 229

第六节 岩石化学 234

一、各岩带方辉橄榄岩化学成分 234

二、方辉橄榄岩与其它地区方辉橄榄岩化学成分的对比 236

三、方辉橄榄岩及与其共生的岩浆岩在化学成分方面的互补关系 239

第七节 各岩带方辉橄榄岩及其共生岩浆岩的稀土元素、过渡族元素和锶同位素 241

第八节 各岩带方辉橄榄岩的含矿性 247

一、各岩带超镁铁岩的成因 253

第九节 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 253

二、上地幔成分的特点和分带 256

三、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258

参考文献 260

第五章 阿里地区中酸性侵入岩 赵崇贺 李国良 262

第一节 中酸性侵入岩的分布及时代 262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学 264

一、喀喇昆仑构造带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学 264

二、冈底斯构造带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学 266

四、高喜马拉雅构造带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学 280

三、北喜马拉雅构造带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学 280

第三节 各带中酸性侵入岩的主要造岩矿物的矿物化学 281

一、斜长石的矿物化学 281

二、钾长石的矿物化学 281

三、暗色矿物的矿物化学 281

第四节 中酸性侵入岩的岩石化学 285

第五节 中酸性侵入岩的稀土元素 291

第六节 中酸性侵入岩全岩铷-锶同位素 296

第七节 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299

一、中酸性侵入岩的总特点 299

二、岩浆的来源及源区深度的推测 299

三、中酸性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302

参考文献 304

第六章 阿里地区变质岩、变质矿物及变质相系 薛君治 陈升平等 305

第一节 变质岩的分布 305

一、高喜马拉雅带变质岩综述 306

二、北喜马拉雅带变质岩综述 309

三、冈底斯带变质岩综述 309

四、喀喇昆仑带变质岩综述 311

第二节 变质岩的类型 312

一、正变质岩 312

二、副变质岩 313

第三节 变质岩的化学特性与矿物特征 315

一、岩石化学特征 315

二、矿物特征 331

第四节 变质级别与变质反应 336

概述 336

一、变质相系 342

二、变质反应 346

第五节 变质作用多期性与构造地质关系的初步分析 353

一、变质作用多期性 353

二、构造地质初步分析 356

参考文献 358

第七章 阿里地区地质构造及地壳构造演化 郭铁鹰 张宜智 360

第一节 构造单元划分 360

第二节 构造单元边界概述 361

一、普兰“开”、“合”带 361

二、阿依拉山“开”、“合”带 361

三、班公湖“开”、“合”带 362

第三节 各褶皱带地质构造特征 363

一、阿里高喜马拉雅带 363

二、阿里北喜马拉雅带 372

三、阿里冈底斯带 378

四、阿里喀喇昆仑带 384

第四节 地壳构造演化 388

一、前寒武纪基底形成阶段 388

二、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 388

三、中生代—始新世大陆“开”、“合”演化阶段 390

四、渐新世以来陆壳隆升阶段 392

参考文献 393

英文节译 杨遵仪 394

图版说明 440

图版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