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流行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焕彩,卢展民,杨军英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1805076X
  • 页数:3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介绍了口腔流行病学的现代知识和国际上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口腔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和临床研究,口腔健康知识等。

目录 1

第一章 流行病学与口腔流行病学 1

第一节 流行病学和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早期研究和贡献 1

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3

一、社区口腔健康状况诊断和服务需要评估 3

二、监测口腔疾病患病程度和患病特点的变化 3

三、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

四、口腔保健和干预措施效果的评价 3

三、横断面研究与纵向研究 4

二、描述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 4

一、流行病学调查与流行病学实验 4

第三节 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4

四、公共卫生监测 5

第四节 口腔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 5

一、研究方法多样化和系统化 5

二、研究内容不断丰富 5

三、口腔健康衡量标准和指数的发展 5

四、问卷调查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结合 6

五、口腔流行病学研究中分析模型的使用 6

六、统计软件的发展和复杂统计分析方法的采用 6

一、龋病诊断标准 8

第一节 测量龋病指数 8

第二章 口腔健康指数 8

二、DMF指数 9

三、显著龋病指数 10

四、根面龋指数 11

五、龋病患病率和发病率 11

六、龋病诊断新方法 12

七、根尖周病的PAI指数 12

第二节 测量牙周健康指数 13

一、衡量牙菌斑和牙结石指数 13

二、衡量牙龈炎指数 15

三、衡量牙周病和治疗需要综合指数 16

四、牙周附着丧失 19

五、牙周健康指数的指数牙测量法 20

第三节 测量氟牙症指数 20

一、Dean氟牙症指数 21

二、TF氟牙症指数 22

三、TSIF指数 22

第四节 牙釉质发育缺陷指数 23

一、牙釉质缺陷的分类 23

二、牙釉质缺陷的定义 23

三、检查代码及记录 24

二、牙科美容指数 25

一、概述 25

第五节 牙颌畸形的衡定和治疗需要指数 25

第六节 口腔健康综合指数 27

第七节 牙科焦虑指数 28

一、Corah牙科焦虑指数 28

二、Kleinknecht牙科恐惧指数 29

三、单一问题牙科恐惧测量 29

四、CFSS—DS 29

第三章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32

第一节 调查目的 32

一、选取研究人群 33

第二节 研究人群 33

二、研究人群的不同特征 34

三、隐含的研究人群 34

第三节 捷径调查 35

第四节 抽样方法和样本量确定 36

一、抽样方法 36

二、样本含量 38

第五节 调查项目和表格设计 39

一、调查项目 39

二、调查表的设计 40

一、变量类型 41

第六节 变量及其测量 41

三、调查表的填写 41

二、变量的选择 42

第七节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43

一、信度 43

二、效度 45

第八节 调查的实施 46

一、组织管理工作 46

二、预调查 46

三、感染控制 47

四、对检查区的要求 47

一、调查者的选择 48

二、调查者的培训 48

五、调查的实施 48

第九节 临床检查的质量控制 48

第十节 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49

一、资料收集方法 49

二、数据的整理 49

三、统计分析 50

第十一节 书写报告 51

第四章 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及问卷设计 56

第一节 问卷调查在口腔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56

一、收集目标人群的属性(背景)资料 56

二、研究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 57

三、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近期和中期效果 59

四、研究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59

五、研究牙科畏惧症 60

六、研究病因 60

七、研究患者对各种口腔医疗保健服务的满意度 60

第二节 问卷的结构 60

一、首页 60

二、指导语 61

三、调查问题和答案 62

四、编码 63

五、过渡语 65

六、结束语部分 66

第三节 问卷设计 66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 66

二、问卷设计的步骤 68

三、问题的设计 71

四、答案的设计 77

五、问卷设计必须注意的问题 78

第四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81

一、问卷的信度 81

二、问卷的效度 84

一、送发式问卷调查 87

三、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87

第五节 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87

二、访谈式问卷调查 88

三、邮寄式问卷调查 91

四、电话调查 91

五、提高问卷调查回复率的方法 92

第五章 临床口腔流行病学 95

第一节 临床口腔流行病学研究范围 95

一、临床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 95

二、临床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96

三、临床口腔流行病学对临床口腔医学的影响 97

二、测量 98

第二节 临床口腔流行病学基础方法 98

一、设计 98

三、评价 99

第三节 临床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00

一、分析性研究 100

二、实验性研究 101

第四节 口腔医学临床试验研究的基本原则 102

第五节 口腔医学临床试验中偏倚的预防和控制 104

一、选择性偏倚 104

二、测量性偏倚 104

三、混杂性偏倚 105

第六章 龋病流行病学 108

第一节 龋病流行情况和趋势 108

一、恒牙龋流行情况 108

二、乳牙龋流行情况 113

三、龋病与失牙 115

第二节 龋病患病危险因素 115

一、龋病患病多因素模型 115

二、细菌 116

三、唾液流率和缓冲能力 116

六、社会经济因素 117

五、水氟浓度 117

四、牙齿 117

第三节 糖、碳水化合物与龋病 118

一、食物中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 118

二、糖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118

三、淀粉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120

四、全球糖耗量及趋势 121

第四节 根面龋流行病学 122

一、根面龋患病情况 123

二、根面龋的病因学和发病影响因素 125

第五节 早期儿童龋 126

一、早期儿童龋流行情况 126

二、影响早期儿童龋发病因素 128

一、氟的应用 130

第六节 龋病的预防和控制 130

二、窝沟封闭 132

第七节 自来水加氟防龋研究 133

一、世界各地氟化水应用情况 133

二、广东省和香港饮用水加氟简史 134

三、氟化水在龋病预防中的作用 135

第七章 牙周病流行病学 138

第一节 牙周病的流行 138

一、儿童和青少年牙周病 138

三、牙周病的分级 139

二、成人牙周病 139

四、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牙周病的分布 140

第二节 牙周病的危险因子 142

一、个体决定因素 142

二、社会和行为因素 143

三、全身性因素 145

四、局部因素 146

五、牙周病进展预测 147

第三节 牙周病的预防 148

一、个人机械性菌斑控制方法 148

五、牙周病预防和控制项目 149

四、化学性菌斑控制方法 149

二、专业机械性菌斑控制方法 149

三、牙周维持治疗 149

第八章 氟牙症的流行病学 151

第一节 氟牙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152

一、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152

二、氟牙症与龋病的关系 153

第二节 氟牙症的病因及分类 154

一、饮用水污染型 155

二、食物污染型 156

三、空气污染型 157

四、饮茶型 157

五、含氟制剂 158

第三节 影响氟牙症流行与严重程度的因素 159

第四节 氟牙症流行概况及流行特征 162

一、氟牙症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162

二、氟牙症流行概况 163

三、我国氟牙症的流行情况 164

四、氟牙症的流行特征 165

第五节 氟牙症的预防 166

第九章 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癌流行病学 169

第一节 口腔黏膜病调查方法 169

一、样本 169

二、样本量 169

七、记录方法 171

六、检查程序 171

三、年龄组 171

四、检查人员的培训和校正 171

五、检查器械 171

八、诊断标准 174

第二节 口腔白斑、红斑流行病学 174

一、口腔白斑诊断标准 174

二、口腔白斑流行情况 175

三、口腔白斑危险因素 176

四、白斑癌变 177

五、口腔红斑流行情况 177

一、流行情况 178

第三节 口腔扁平苔藓流行病学 178

二、口腔扁平苔藓相关因素 179

三、扁平苔藓癌变 180

第四节 复发性口疮流行病学 180

一、流行情况 180

二、复发性口疮相关因素 181

第五节 口腔癌流行病学 182

一、口腔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182

二、口腔癌发病危险因素 183

第六节 口腔黏膜病全病种调查 185

三、口腔癌预防 185

第十章 口腔发育异常疾病的流行病学 191

第一节 釉质发育缺陷流行病学 191

一、分类 191

二、指数 192

三、临床表现 192

四、流行特征 193

五、釉质发育缺陷的致病因素 194

六、线状釉质发育不全 195

七、磨牙切牙钙化不全 196

一、流行病学状况 197

第二节 错?畸形的流行病学 197

八、临床意义 197

二、错?畸形的病因 202

第三节 唇腭裂流行病学 206

一、唇腭裂流行状况 206

二、唇腭裂的病因 210

第十一章 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219

第一节 口腔健康知识 219

一、口腔健康知识的概念 219

二、口腔健康知识的来源 220

三、口腔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 222

二、口腔健康态度 223

第二节 口腔健康信念和态度 223

一、口腔健康信念 223

三、口腔健康态度的影响因素 224

四、口腔健康信念和态度的测量 226

第三节 口腔健康行为 227

一、健康行为与口腔健康行为的概念 227

二、自我口腔保健行为与口腔健康 227

三、生活方式、不良习惯与口腔健康 230

四、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 233

五、口腔健康行为建立的模式 236

一、口腔服务使用的概念 242

第四节 口腔服务使用 242

二、世界口腔服务使用的研究概况 243

三、口腔服务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244

四、口腔服务使用的分析理论及模型研究方法 250

第五节 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 253

一、知、信、行理论 253

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255

第十二章 口腔健康生活质量 263

第一节 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263

二、常用口腔健康生活质量量表 264

一、Locker口腔健康模型 264

三、OHIP量表 265

四、GOHAI量表 267

第二节 量表的检验 267

第三节 语言翻译和跨文化的一致性 270

一、语言翻译 270

二、跨越文化的一致性 271

第四节 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研究的应用 271

第十三章 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276

四、有助于遗传因素、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277

三、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防治水平提高 277

二、病因研究从危险因素暴露深入到分子发病机制 277

一、丰富临床测量标志和增加信息资源 277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标记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意义 277

五、有利于建立疾病防治的治本措施 278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标记的分类 278

第三节 分子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和主要研究方法 279

一、分子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 279

二、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80

第四节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82

一、群体研究 282

三、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方法——分离分析法 283

二、家族或种族聚集性研究 283

四、多基因多因子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 284

五、易感基因的定位——连锁分析研究 285

六、生态遗传学分析研究 286

第五节 应用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新发现 287

一、口腔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 287

二、口腔可疑致病菌的分型、传播和感染的研究 290

三、口腔疾病危险因子致病机制的分子研究 293

第十四章 循证口腔医学 296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历史 296

二、循证口腔医学的原则 297

第二节 循证口腔医学概况 297

一、现存的问题 297

三、循证口腔医学实践类别 298

四、循证口腔医学的优点 298

五、循证口腔医学的发展 298

第三节 证据 299

一、研究方法 299

二、证据等级 299

三、寻找证据 299

第四节 系统评价 301

一、选定问题和制定计划书 301

四、评价证据 301

二、检索策略 302

三、研究的纳入 303

四、文献质量评价 303

五、数据集中 304

六、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304

七、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304

第五节 Meta分析 304

一、异质性检验 305

二、Meta统计分析和结果表达 305

三、敏感性分析 306

第一节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体系 307

第十五章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 307

一、口腔医疗服务机构 308

二、口腔医疗服务人力 309

三、口腔医疗服务保险和支付 311

四、口腔医疗服务的利用 312

第二节 影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的因素 313

一、直接影响因素 313

二、间接影响因素 315

第十六章 中国口腔流行病学研究回顾 318

第一节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318

一、调查方法 319

第二节 各地儿童乳牙健康调查 319

二、主要结果 321

三、婴幼儿龋齿 322

第三节 各地12岁儿童口腔健康调查 323

一、龋病调查 323

二、牙周健康状况调查 325

三、氟牙症调查 326

四、牙齿和颌面部发育异常调查 327

五、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329

第四节 各地15~18岁人群口腔健康调查 330

一、龋病调查 330

二、牙周健康状况调查 332

三、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333

第五节 各地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调查 334

一、龋病调查 334

二、牙周健康状况调查 337

三、失牙、义齿修复状况调查 339

四、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340

五、牙科服务需要与需求 341

第六节 广东省口腔健康调查——1997 341

一、调查方法 341

二、主要结果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