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菜根谭》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明)洪应明原著;纪康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0969878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

取非其官 天下难哉 1

知人善任 各得其所 1

圣贤之美 莫过聪明 1

菜根解味 1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 2

舜举五臣 无为而化 2

刚愎自用 国无宁日 2

若安天下 先正其身 3

善人必赏 暴人必罚 3

赏罚辅教 其教有常 3

利出一空 其国无敌 4

庆赏劝善 刑罚惩恶 4

兴国行罚 民利且畏 4

严明赏罚 用众若一 5

按功设赏 据罪制刑 5

罚当罪 奸邪止 5

无德莫官 无功莫赏 6

赏不当功 不如不赏 6

赏及无功 恩不足劝 6

赏当其功 罚当其罪 7

罪伐厥死 德彰厥善 7

有功必赏 有罪必罚 7

论功行罚 不敢蔽贤 8

宠不增功 疏不忘劳 8

罚避亲贵 不可主兵 8

禄不私亲 授之多功 9

无功不赏 无罪不罚 9

行诛罚罪 不拘贵贱 9

彼此相似 是非难变 10

不患无才 患无用道 10

当官执政 责任任凭 10

智者献计 能者进功 11

不明于象 论材审用 11

良弓难张 良马难乘 11

择用小人 摒弃小人 12

亡功不赏 有罪必诛 12

有功不赏 则善不劝 13

善为刑罚 圣人自来 13

赏勉罚偷 则民不怠 13

明赏不费 明刑不暴 14

国之安危 百姓治乱 14

功赏罪诛 教任天下 14

赏功罚罪 天下从之 15

赏罚不明 未能治民 15

见其可也 喜之有征 15

申之宪令 劝之庆赏 16

号令使下 斧钺畏众 16

曹代萧相 属其后任 16

人害天理 人皆知之 17

人各有长 贵在善用 17

宁用破绽 不用寻常 18

放阔眼界 识见自别 18

其进锐者 其退速也 19

识人察言 枉人鲜矣 19

任人以事 存亡治乱 20

所谓明者 众不得为 20

贤德之人 必用道义 20

小才大用 力不从心 21

不能而为 岂不悖哉 21

君子操权 正以立术 21

论德定次 量能授官 22

德不称位 不祥大焉 22

因任授官 循名责实 22

力胜其任 能称其事 23

人尽其才 物尽其形 23

功劳俸禄 与之相配 23

官盛任使 忠信重禄 24

知人善任 按劳取酬 24

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 25

亲佞远贤 非治之道 25

亲近君子 朝无秕政 25

近贤则聪 近愚则聩 26

采德戒色 近严远技 26

疏远贤人 大权旁落 26

不近小人 谗者自远 27

国有忠臣 奸邪不起 27

取信去诈 禁暴止奢 27

品德高尚 人所敬仰 28

何为君子 何为小人 28

驱逐奸民 社会安定 28

有德为功 无德为乱 29

选才之道 以德为先 29

衡量人才 以德为本 29

国家用人 品德为本 30

知人之性 莫难察焉 30

是否有才 实践检验 30

人才难得 人才易失 31

见贤不留 使能不怠 31

推荐德才 国家兴旺 31

馈赠国宝 不如荐贤 32

当务之急 亲近贤人 32

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 32

论资排辈 难得异材 33

天下之事 尤在于人 33

欲讲富强 则要储才 33

君明成国 国治成君 34

政休无分 强国为善 34

治政严明 国家强大 34

知贤不举 岌岌殆哉 35

推举贤良 注重功业 35

所创功绩 如实则赏 35

听取意见 审查其实 36

知虑取舍 稽之以成 36

明主之吏 起于州郡 37

观其容貌 听其言辞 37

考察实际 观察行为 37

无以益民 尸位素餐 38

以官课材 以官为验 38

臣守其业 以致其功 38

有能之人 后居其位 39

考查官员 不以声誉 39

官员选弃 功劳实绩 39

天下万事 不可备能 40

一眚不掩大德 40

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40

天地之间 绝无全能 41

不可必得 故思其次 41

所谓贤者 并非全才 41

举贤任能 难得十全 42

事物选择 重其长处 42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42

如今士子 与往甚远 43

进贤之难 在于废贱 43

毫无妒忌 荐举贤能 43

治理天下 求得人才 44

乱国之中 非无贤人 44

贤者废锢 不得圣主 44

何世无才 弃之草泽 45

普天之下 不缺贤才 45

千里马有 唯缺伯乐 45

何患无才 尺度宽些 46

有贤不知 如同无贤 46

苛能识之 何患无人 46

所求材者 为其治民 47

见贤而用 不善则废 47

为政之要 在于用人 48

内不避亲 外不避仇 48

自今立政 勿以憸人 48

能者进之 不能者退之 49

官无主见 自害其身 49

才臣庙堂 能臣臂指 50

任用人才 兴作事功 50

遇士无礼,不可得贤 51

广得贤才 可建功劳 51

知人之道 方法七则 51

课勤察能 从以赏罚 52

不守信用 譬之豺狼 52

宁可过君 不可失佞 52

亲贤近士,国无衰理 53

选贤贡士 据实而言 53

治世之短 缘由无贤 54

天下贤者 岂古之人 54

相马失马 马在相中 54

不遇其世 所以功名 55

论材审用 必明于象 55

不可而已 无所不已 55

任人以事 治乱之机 56

善于用人 使之自觉 56

有才之官 善于用人 56

不肖以罚 使贤以义 57

人主之弊 使而无用 57

驭下之权 不可释之 57

明主之举 在于治吏 58

任人之长 不强其短 58

因人而宜 因才委任 58

论别艺能 百官序矣 59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59

贵之不骄 委而不专 59

骐骥不乘 皇皇更索 60

歪风盛行 绳墨不正 60

奸佞之人 勿委重任 60

重信小人 将失贤士 61

用非所养 古今通病 61

俸禄充足 臣下肱骨 61

开其道路 察而用之 62

用兵之道 崇礼厚禄 62

财者君轻 死者士重 62

贤人在位 天下而从 63

忠臣于君 推贤荐能 63

举荐贤人 功劳之举 63

君主英明 信贤而任 64

贤主之求 有道之士 64

国安注相 国危重将 64

贤所不用 君者耻辱 65

广罗人才 治国根本 65

功加于民 德称其位 65

任得其力 官得其能 66

世不绝圣 国不绝贤 66

知贤不荐 即为不忠 66

唯才是举 得而用之 67

任用贤能 检验自己 67

处心积虑 求贤为大 67

忠义之士 在于进贤 68

励精图治 莫先用人 68

因名则实 因实课功 68

听言不试 妄者得用 69

明主择贤 在于其材 69

为民选官 材必先论 70

覆见善游 奔见良御 70

知贤为难 知能为难 70

未能大治 用之不尽 71

何患无才 未有金台 71

天下实材 深伏不发 71

论德施官 圣君之道 72

有用之名 无用之实 72

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72

寻求贤者 如是者强 73

不论贵贱 诚之以求 73

法不独立 类不自行 73

急得其人 身佚国治 74

不视而见 大治状态 74

明智仁慈 君子珍宝 75

日积月累 校之以功 75

精通道者 管理事物 76

认贤知良 即为明智 76

尊敬珍宝 铲除妖孽 76

忠诚正直 聪明能干 77

亡国之人 独断专行 77

选才奉君 上等臣也 77

无德无才 好似狼豺 78

选拔人才 以才取人 78

水平高低 见其志向 78

选用人才 不求全备 79

鉴人好坏 在于功过 79

必经核实 然后用之 79

先折品行 而后授任 80

要用其人 仔细考察 80

使之以物 以观其态 81

见其阴阳 乃知其心 81

审其好恶 知其长短 81

无以流言 以定其身 82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82

人之过也 斯知仁矣 82

观其言行 慎予官职 83

表里如一 名实相符 83

深受迷惑 相似事物 83

项王处事 妇人之仁 84

居位之长 理应厚禄 84

高薪养廉 割剥可绝 85

能守善战 念其待遇 85

忠直官员 委以重任 85

高悬爵位 以才得之 86

将之于外 令所不受 86

养贤之道 贤一泽万 86

长远大计 在于用贤 87

得贤将者 兵强国昌 87

宰相贤能 国家大治 88

贤良士众 因家得治 88

知贤不用 将要失败 88

广得贤士 功成名就 89

缓贤忘士 国之将亡 89

所得贤人 安逸国治 89

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 90

帝王之道 在于用人 90

君欲无盗 举贤而任 90

给予信任 使其施展 91

主张权力 适当下放 91

提高待遇 给予权力 91

揽权之弊 大权旁落 92

授权于人 充分信任 92

上掣其肘 下不死绥 92

不协于极 皇则受之 93

讲献贤才 受到奖赏 93

推荐人才 受之以赏 93

安天下人 使之乐业 94

所荐贤者 以贤给赏 94

知贤不进 朝有邧印 94

爱才之心 用才之能 95

推荐错误 以法论处 95

贤臣之进,大臣之责 95

核心人物 重要之责 96

守不易知 择司宪者 96

选天下才 任天下事 96

举贤之名 用贤之实 97

不患无臣 患无君使 97

君主用贤 国家得治 97

有贤不用 国之将亡 98

路不艰险 难识好马 98

素餐之吏 久尸厚禄 98

不引鸟号 不知强劲 99

危见臣节 乱识忠良 99

求贤之道 并非一条 99

识材辨玉 须待时期 100

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 100

凡贤能者 先试以事 100

实践观察 不看一时 101

不临危难 不见其心 101

事到关键 见其节操 101

实践检验 贤能为上 102

凡人不知 非名不见 102

知人善任 臣民感激 102

正确管理 敬畏服从 103

取非其官 岂不难哉 103

任天下才 无所不可 103

无为而化 用人得要 104

恃智自用 国将忧矣 104

天下混乱 在于立法 104

非常之功 待非常人 105

天下之难 难在用人 105

为治之道 在于用人 106

中人之性 在于使用 106

有机可乘 定能取胜 106

不患无才 只患无道 107

用人行政 相扶以治 107

正确用人 后能制之 107

御将者难 有才者甚 108

知人者难 用人更难 108

苟大意得 不拘小节 108

人不同能 不可责成 109

主管部门 选贤为先 109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09

揽名考质 以参其实 110

任用官吏 必以其才 110

失于真士 黎丘之智 110

任用之人 要看实际 111

选用人才 多方考察 111

择圣以德 用贤以道 111

表现相同 则观其道 112

通达显贵 观其所举 112

校之以礼 安于慎重 113

要知其人 可视其友 113

有行好善 事君日益 113

何谓六戚 何谓四隐 114

示其一物 看其好恶 114

显达富贵 观其所礼 115

示以财货 见之廉洁 115

事在是非 公无远近 116

有识之人 遍知其事 116

任贤举能 官民和睦 116

君主刻薄 万民不服 117

人洁以进 与其洁也 117

体恤下属 下属感激 117

以力服人 非心服也 118

君子贤人 气度如海 118

尊敬贤人 容纳众人 118

君子之爱 人也以德 119

威严猛厉 闭而不竭 119

天之生人 各有偏长 119

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 120

选拔贤能 以循绳墨 121

以能受官 成功之君 121

贤圣之君 不私其亲 121

君功以选 吏功以治 122

得贤者昌 失贤者亡 122

治国家者 先择佐臣 122

辅不可弱 辅弱则倾 123

唯才是举 得而用之 123

举善任之 择善从之 123

选择官吏 考其实才 124

千金易得 一士难求 124

所用之人 必要称职 124

必考其终 必求其当 125

古今范例 126

任人唯亲坏大事 126

元世祖重用郭守敬 127

孙权信任诸葛瑾 129

汉家“第四杰” 131

寻找有劲头的人 133

曾国藩的揽才用人艺术 135

拿破仑特色用人成霸业 138

吴王信用孙武 140

萧何月下追韩信 143

曹操不信谗言 145

秦孝公图强任商鞅 146

秦惠王兼听择其善 149

魏文侯尊贤礼士 151

赵王知人委大任 153

努尔哈赤化敌为友统一女真 156

韩延徽酬谢宽容保四世 158

郭进不杀军校 159

唐太宗的用人搭配术 161

王猛收人所长获大益 162

李世民用人知长短 165

皇太极重奖萨木哈图激励将士 166

孙权教将读兵书 吕蒙开卷震三国 168

光武帝任用“强颈令” 170

诸葛亮注重接班人 173

孙权放手用书生 175

女皇倚重狄仁杰 177

唐玄宗早期任贤臣 180

李世民教子保江山 183

唐太宗喜得虎将 185

刘宗周与崇祯帝论进贤才 186

林则徐破陈规选人才 188

杨溥为国举荐贤才 189

鲍子不计小节荐管仲 191

从“小虾图”识大画家 192

汉文帝重用贾生除弊政 194

汉武帝不计微贱用大将 196

刘备不屈庞凤雏 198

吕蒙正用人不偏私 199

刘裕打破门第得人才 201

杨士奇为国荐贤才 203

唐玄宗错用安禄山遗大患 205

诸葛亮择官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206

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208

宋仁宗苦心孤诣锤炼良才 210

求得伊尹辅四君 212

曹操四发求贤令 213

皇太极十年求得祖大寿 216

任人唯贤终成大业 219

林肯善于选人赢得胜利 224

刘邦善“将将”得天下 227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 229

朱元璋尊贤爱才成帝业 231

伊丽莎白知人善任开创新时代 234

燕昭王筑台求贤 235

华盛顿纳贤奠国基 237

秦始皇偏信赵高埋祸根 239

穆喜恒不拘一格选人才 241

康熙力排众议任施琅 243

魏文侯用人不疑灭中山 246

武则天容人得心腹 249

汉文帝军营识虎将 251

皇帝授权充分信任 张居正则反腐倡廉 253

用人唯亲,事业败北 262

唐太宗容忍罪臣留后 264

刘基知人又自知 265

荷兰商学院的育才之道 266

王永庆举贤不避亲 269

李自成用人不计前嫌 271

克罗克精心选拔培养人才 272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274

明太祖不计前过收降才 277

利维真情暖人心 279

穆公用人霸西戎 282

成吉思汗捐弃前嫌选猛将 284

襟怀宽阔 化敌为友 288

把“敌人”变成“盟友” 291

艾森豪威尔慧眼识英豪 293

明崇祯帝自毁人才食恶果 295

知人善任取其长 299

冯异在外手握重兵 刘秀居上信赖有加 301

华罗庚有幸遇“伯乐” 303

巧用罗荣桓做林彪的搭挡 305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勤教严绳术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