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篇 3
第1章 计量和测量 3
1.1 计量 3
1.2 测量 3
1.3 计量学 3
1.4 计量学主要领域介绍 3
1.4.1 几何量计量 3
1.4.2 温度计量 4
1.4.3 力学计量 5
1.4.4 电磁学计量 6
1.4.5 电子学计量 6
1.4.6 时间频率计量 6
1.4.7 电离辐射计量 6
1.4.8 光学计量 7
1.4.9 声学计量 7
1.4.10 化学计量 7
1.5 计量的地位和作用 8
1.5.1 计量与科学技术 8
1.5.2 计量与工农业 8
1.5.3 计量与社会经济秩序 9
1.5.4 计量与贸易 9
1.5.5 计量与安全 9
1.5.6 计量与环境保护 10
1.5.7 计量与节能降耗 10
1.5.8 计量与国防 11
1.5.9 计量与文化体育 11
1.5.10 计量与民生 12
1.5.11 计量与质量 12
第2章 量和单位 13
2.1 量和量值 13
2.1.1 量的定义 13
2.1.2 量的分类 13
2.1.3 物理量分类 14
2.1.4 量值 14
2.2 量制和量纲 15
2.3 计量单位和单位制 17
2.3.1 计量单位 17
2.3.2 单位制 18
2.3.3 国际单位制 19
2.3.4 法定计量单位 25
第3章 计量器具及其特性 30
3.1 计量器具 30
3.1.1 计量器具 30
3.1.2 实物量具 30
3.1.3 测量系统 30
3.1.4 测量设备 30
3.2 计量器具的特性 31
3.2.1 示值 31
3.2.2 标称量值 31
3.2.3 标称示值区间 31
3.2.4 测量区间 31
3.2.5 测量系统的灵敏度 31
3.2.6 鉴别阈 31
3.2.7 显示装置的分辨力 32
3.2.8 死区 32
3.2.9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32
3.2.10 仪器漂移 32
3.2.11 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32
3.2.12 准确度等级 33
3.2.13 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33
3.2.14 示值误差 33
3.2.15 引用误差 33
第4章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 34
4.1 计量基准 34
4.1.1 计量基准的含义 34
4.1.2 计量基准的分类 34
4.1.3 计量基准的地位和作用 34
4.2 计量标准 34
4.2.1 计量标准的含义 34
4.2.2 计量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35
4.2.3 计量标准的分级和应用 35
4.2.4 计量标准的建立和使用 35
4.2.5 计量标准的考核和复查 36
4.3 标准物质 36
4.3.1 标准物质的含义 36
4.3.2 标准物质的特点 36
4.3.3 标准物质的分级 36
4.3.4 标准物质的作用 36
4.3.5 标准物质的种类 36
4.4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 37
4.4.1 量值传递 37
4.4.2 量值溯源 37
4.4.3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区别 37
4.4.4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必要性 38
第5章 测量结果 39
5.1 被测量及影响量 39
5.1.1 被测量 39
5.1.2 影响量 39
5.2 量的真值和约定量值 39
5.2.1 量的真值 39
5.2.2 约定量值 39
5.3 测量结果 40
5.4 描述测量结果的术语 40
5.4.1 示值 40
5.4.2 测量方法 40
5.4.3 测量误差 40
5.4.4 测量重复性 42
5.4.5 测量复现性 43
5.4.6 测量准确度 43
5.4.7 测量不确定度 43
第6章 测量误差 47
6.1 测量误差基本概念 47
6.1.1 测量误差的定义 47
6.1.2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47
6.2 系统误差的发现和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48
6.2.1 系统误差的发现 48
6.2.2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50
6.3 实验标准偏差的估计方法 52
6.3.1 实验标准偏差与随机误差的联系 52
6.3.2 随机误差的性质 52
6.3.3 常见的实验标准偏差估计方法 53
6.4 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差的计算 54
6.4.1 算术平均值的计算 54
6.4.2 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的计算 54
6.4.3 算术平均值的应用 54
6.5 异常值的判别和剔除 55
6.5.1 异常值定义 55
6.5.2 异常值产生的原因 55
6.5.3 异常值的处理规则 55
6.5.4 检出水平和剔除水平 55
6.5.5 判别异常值常用的统计方法 56
6.6 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的评定 58
6.6.1 测量重复性的评定 58
6.6.2 测量复现性的评定 59
6.7 加权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 60
6.7.1 等精度与不等精度测量 60
6.7.2 加权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方法 60
6.8 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表示与评定 60
6.8.1 最大允许误差的表示 60
6.8.2 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评定 61
6.8.3 符合性评定 61
6.9 计量器具其他计量特性的评定 62
6.9.1 准确度等级 62
6.9.2 分辨力 63
6.9.3 灵敏度 63
6.9.4 鉴别力(阈) 63
6.9.5 稳定性 63
6.9.6 漂移 64
6.9.7 响应特性 64
第7章 测量不确定度 65
7.1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65
7.2 统计技术应用 65
7.2.1 概率分布 66
7.2.2 数学期望与方差 66
7.2.3 标准偏差 66
7.2.4 算术平均值和实验标准偏差 67
7.2.5 常用的概率分布 67
7.2.6 t分布 67
7.2.7 独立与相关 67
7.3 评定不确定度的一般步骤 68
7.3.1 被测量及测量过程的描述 68
7.3.2 建立测量模型 68
7.3.3 灵敏系数及不确定度传播律 68
7.3.4 不确定度分量及来源 69
7.3.5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69
7.3.6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69
7.3.7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70
7.3.8 扩展不确定度计算 70
7.3.9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71
7.3.10 不确定度评定的流程 72
7.4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72
7.4.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72
7.4.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73
7.4.3 自由度 74
7.4.4 蒙特卡洛法 74
7.5 表示不确定度的符号 75
第8章 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报告 76
8.1 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及数字修约规则 76
8.1.1 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 76
8.1.2 数值修约规则 76
8.2 报告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的有效位数的确定 77
8.3 测量结果的表示和报告 77
8.3.1 测量结果报告的内容 77
8.3.2 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报告测量结果 77
8.3.3 用扩展不确定度报告测量结果 78
计量法律法规篇 83
第9章 计量法律 83
9.1 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 83
9.2 我国计量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基本体系 83
9.3 《计量法》立法的宗旨和调整范围 84
9.3.1 计量立法的宗旨 84
9.3.2 调整的范围 84
9.3.3 主要内容 84
第10章 计量行政法规 85
10.1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85
10.1.1 调整的范围 85
10.1.2 主要内容 85
10.2 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 85
10.2.1 调整的范围 86
10.2.2 主要内容 86
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87
10.3.1 调整范围 87
10.3.2 主要内容 87
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87
10.4.1 调整范围 87
10.4.2 主要内容 88
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 88
10.5.1 调整范围 88
10.5.2 主要内容 88
10.6 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 89
10.6.1 调整范围 90
10.6.2 主要内容 90
第11章 计量部门规章 91
11.1 计量授权管理办法 91
11.2 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 92
11.3 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 95
11.4 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监督管理办法 96
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96
11.6 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 98
11.7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99
11.8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00
11.9 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01
11.10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 102
11.11 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05
11.12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06
11.13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106
11.14 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 108
11.15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09
11.16 计量基准管理办法 111
11.17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 112
11.18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113
11.19 计量比对管理办法 114
11.20 能源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 116
第12章 地方性计量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117
12.1 地方性法规(省级) 117
12.1.1 吉林省计量管理条例 117
12.1.2 辽宁省计量监督条例 117
12.1.3 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17
12.1.4 山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18
12.1.5 宁夏回族自治区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18
12.1.6 四川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18
12.1.7 天津市计量管理条例 119
12.1.8 江苏省贸易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19
12.1.9 甘肃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19
12.1.10 黑龙江省计量条例 120
12.1.11 江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0
12.1.12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管理条例 120
12.1.13 河北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0
12.1.14 重庆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1
12.1.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1
12.1.16 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1
12.1.17 陕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2
12.1.18 贵州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2
12.1.19 山东省计量条例 122
12.1.20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 122
12.1.21 湖北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3
12.1.22 海南省计量管理条例 123
12.1.23 河南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3
12.1.24 吉林省贸易计量监督条例 124
12.1.25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办法 124
12.2 地方性法规(市级) 124
12.2.1 深圳经济特区计量条例 124
12.2.2 成都市计量管理监督条例 124
12.2.3 淄博市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25
12.2.4 昆明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125
12.3 地方政府规章(省级) 125
12.3.1 广东省衡器管理办法 125
12.3.2 广东省医疗卫生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26
12.3.3 上海市商品计量管理办法 127
12.3.4 内蒙古自治区贸易结算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27
12.3.5 上海市计量校准机构管理办法 128
12.3.6 湖南省计量计费监督管理办法 129
12.3.7 广东省出租小汽车计费器管理办法 130
12.3.8 浙江省贸易结算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31
12.3.9 上海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 132
12.3.10 辽宁省用水计量管理办法 133
12.3.11 吉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34
12.3.12 北京市计量监督管理规定 135
12.3.13 甘肃省贸易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37
12.4 地方政府规章(市级) 138
12.4.1 南京市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38
12.4.2 宁波市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39
第13章 涉及计量工作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142
13.1 涉及计量工作的其他法律 142
1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42
1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42
1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42
1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142
1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43
1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43
1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43
13.1.8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143
1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43
13.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144
13.2 涉及计量工作的其他法规 144
13.2.1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144
13.2.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144
1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144
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145
13.3 涉及计量工作的其他部门规章 145
13.3.1 核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验收标准 145
13.3.2 商业部粮油调运管理规则 145
13.3.3 电离辐射计量检定员管理规定 145
13.3.4 邮电通信计量管理办法 146
13.3.5 水利部计量工作管理办法 149
13.3.6 农药登记环境试验单位管理办法 152
计量行政管理篇 155
第14章 计量基准管理 155
14.1 计量基准管理的依据 155
14.2 计量基准的建立 155
14.2.1 计量基准建立的基本原则 155
14.2.2 计量基准建立的基本程序 155
14.3 计量基准的运行管理 156
14.3.1 计量基准的运行 156
14.3.2 计量基准的保存、维护 156
14.3.3 计量基准的改造、拆迁 157
14.4 计量基准的监督 157
14.4.1 计量基准的监督检查 157
14.4.2 计量基准的废除 157
14.4.3 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157
第15章 计量标准管理 158
15.1 计量标准管理的依据 158
15.2 计量标准的命名规则 159
15.3 计量标准考核的性质与范围 159
15.3.1 计量标准考核的性质 159
15.3.2 计量标准考核的范围 160
15.4 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和内容 160
15.4.1 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 160
15.4.2 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 160
15.5 计量标准的考核要求 161
15.5.1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161
15.5.2 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 162
15.5.3 环境条件及设施 162
15.5.4 人员 162
15.5.5 文件集 163
15.5.6 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 164
15.6 计量标准的建立 164
15.6.1 建立计量标准的策划 164
15.6.2 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准备 165
15.7 计量标准考核的实施 166
15.7.1 计量标准考核的程序 166
15.7.2 计量标准的考评原则和要求 167
15.7.3 计量标准的考评方法 168
15.8 计量标准考核的后续监管 169
15.8.1 计量标准器或主要配套设备的更换 169
15.8.2 计量标准的其他更换 169
15.8.3 计量标准的封存和撤销 170
15.8.4 计量标准的恢复使用 170
15.8.5 计量标准的技术监督 170
15.9 计量标准的使用、保存和维护 170
15.9.1 计量标准的使用 170
15.9.2 计量标准的保存和维护 171
第16章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 172
16.1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依据 172
16.1.1 依据的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 172
16.1.2 依据的技术法规 172
16.2 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 172
16.2.1 计量器具命名 172
16.2.2 计量器具分类编码 173
16.3 型式批准的概念 174
16.3.1 计量器具的型式 174
16.3.2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 174
16.3.3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 174
16.4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范围 174
16.4.1 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批准范围 174
16.4.2 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范围 178
16.5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程序 178
16.5.1 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的程序 178
16.5.2 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程序 179
16.6 型式评价的程序 180
16.6.1 提交资料和试验样机 180
16.6.2 型式评价大纲的要求 180
16.6.3 型式评价的实施 181
16.6.4 型式评价结果的判定 181
16.7 标准物质的定级鉴定 182
16.7.1 标准物质的含义与特点 182
16.7.2 标准物质定级鉴定的依据 182
16.7.3 标准物质的分级和定级 182
第17章 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许可 184
17.1 许可的依据 184
17.1.1 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184
17.1.2 依据的技术法规 184
17.2 许可的范围 184
17.3 许可管理职责 185
17.3.1 制造、修理者的责任 185
17.3.2 质检部门的职责 185
17.3.3 许可的管理原则 186
17.4 许可程序 186
17.4.1 申请 186
17.4.2 受理 187
17.4.3 现场考核 188
17.4.4 核准与发证 190
17.4.5 档案管理 191
17.5 许可效力 191
17.5.1 名称与型号效力 191
17.5.2 产品性能效力 191
17.5.3 条件效力 192
17.6 证书与标志 192
17.6.1 许可有效期 192
17.6.2 证书管理 192
17.7 监督管理 193
17.7.1 监督管理的主体和监督管理的内容 193
17.7.2 许可的撤回和撤销 194
17.7.3 许可的注销 195
17.7.4 公告与备案 195
17.7.5 监督纪律 195
17.8 法律责任 195
17.8.1 制造、修理者的法律责任 195
17.8.2 销售者的法律责任 196
17.8.3 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196
第18章 强制检定 197
18.1 强制检定管理依据 197
18.2 强制检定范围 197
18.2.1 计量标准强制检定的范围 197
18.2.2 工作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范围 197
18.3 强制检定的组织实施 199
18.3.1 计量行政部门职责 199
18.3.2 计量检定机构职责 199
18.3.3 使用单位的职责 200
18.4 强制检定的授权 200
18.4.1 授权原则 200
18.4.2 被授权单位的职责 200
18.4.3 授权监督 200
第19章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201
19.1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依据 201
19.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组成 201
19.3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职责 201
19.3.1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职责 201
19.3.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行为准则 202
19.4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202
19.4.1 监督管理体制 202
19.4.2 监督管理机制 202
19.5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 203
19.5.1 考核要求 203
19.5.2 考核方法 204
第20章 计量检定人员和注册计量师管理 206
20.1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 206
20.1.1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依据 206
20.1.2 计量检定人员的管理体制 206
20.1.3 计量检定人员的资格 206
20.1.4 计量检定人员的权利 207
20.1.5 计量检定人员的义务 207
20.1.6 计量检定人员的法律责任 207
20.2 注册计量师的管理 208
20.2.1 注册计量师管理的依据 208
20.2.2 注册计量师的性质和管理体制 208
20.2.3 注册计量师的考试制度 208
20.2.4 注册计量师的注册制度 209
20.2.5 注册计量师的权利 210
20.2.6 注册计量师的义务 211
20.2.7 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制度和注册计量师制度的关系 211
第21章 商品量计量监督 212
21.1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 212
21.1.1 零售商品计量监督的依据 212
21.1.2 管理对象与要求 212
21.1.3 核称商品的方法 213
21.1.4 法律责任 213
21.2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 213
21.2.1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依据 213
21.2.2 管理范围 213
21.2.3 管理要求 213
21.2.4 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检验 216
21.2.5 禁止误导性包装 220
21.2.6 计量保证能力评价 220
21.2.7 法律责任 223
21.3 其他商品量的计量监督 224
21.3.1 其他商品计量监督的依据 224
21.3.2 基本要求 224
21.3.3 适用范围 224
21.3.4 计量偏差的规定 224
21.3.5 法律责任 225
第22章 能源计量 226
22.1 能源计量的重要性 226
22.1.1 能源计量的意义 226
22.1.2 能源计量的作用 226
22.2 能源计量的监督管理 227
22.2.1 监督管理的依据 227
22.2.2 质监部门的职责 228
22.2.3 用能单位的职责 228
22.2.4 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责 228
22.2.5 监督检查范围 229
22.2.6 法律责任 229
22.3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229
22.3.1 配备和管理依据 229
22.3.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229
22.3.3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232
22.3.4 法律责任 234
22.4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234
22.4.1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依据 234
22.4.2 能源效率标识范围和要求 234
22.4.3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职责 235
22.4.4 能源效率标识的实施 235
22.4.5 能源效率标识的监督管理 236
22.4.6 罚则 236
22.5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236
22.5.1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重要性 236
22.5.2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依据 237
22.5.3 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验 237
第23章 企业计量管理 243
23.1 企业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243
23.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计量是重要技术基础 243
23.1.2 提高产品质量,计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243
23.1.3 提高经济效益,计量是基本保证 244
23.1.4 计量是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的必要保证 244
23.2 企业计量管理的范围和特点 245
23.2.1 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 245
23.2.2 企业计量管理的范围 245
23.2.3 企业计量管理的特点 246
23.3 中小企业计量管理 247
23.3.1 中小企业计量管理的依据 247
23.3.2 中小企业计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247
23.3.3 中小企业计量工作的任务 247
23.3.4 质监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职责 248
23.3.5 《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 248
23.4 测量管理体系 251
23.4.1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251
23.4.2 测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260
计量技术管理篇 265
第24章 计量技术法规 265
24.1 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和分类 265
24.1.1 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 265
24.1.2 计量技术法规的分类 265
24.2 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和使用 267
24.2.1 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 267
24.2.2 计量检定规程的使用 267
24.3 计量技术规范的编写和使用 267
24.3.1 计量技术规范的编写 267
24.3.2 计量技术规范的使用 268
第25章 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 269
25.1 检定、校准和检测概述 269
25.1.1 检定、校准和检测定义 269
25.1.2 检定 269
25.1.3 校准 271
25.1.4 检测 271
25.2 检定、校准、检测过程 272
25.2.1 检定、校准和检测依据的文件 272
25.2.2 检定、校准和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 273
25.2.3 计量标准的选择和仪器设备的配置 274
25.2.4 检定、校准和检测环境条件的控制 274
25.2.5 检定、校准和检测原始记录 274
25.2.6 检定、校准和检测数据的处理和结果 275
25.2.7 检定、校准和检测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置 276
25.3 校准和测量能力的评定 276
25.4 检定周期和校准间隔的确定 276
25.4.1 检定周期确定原则 277
25.4.2 检定周期确定方法 278
25.5 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 280
25.5.1 单位内部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280
25.5.2 强制性周期检定计划 280
25.6 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的管理 280
25.6.1 仪器设备购置 281
25.6.2 仪器设备验收 281
25.6.3 仪器设备标识和建档 281
25.6.4 检定、校准状态标识 281
25.6.5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 281
25.6.6 期间核查 282
25.6.7 仪器设备的修理、改装和报废 282
25.7 仲裁检定的实施 282
25.8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282
25.8.1 证书、报告的分类 282
25.8.2 校准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要求 284
25.8.3 证书、报告的审核和批准 284
25.8.4 证书、报告的修改和变更 285
25.8.5 证书、报告的质量保证 285
25.8.6 证书、报告的管理 286
第26章 计量技术机构管理 287
26.1 计量技术机构的基本要求 287
26.2 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公正性的要求 287
26.3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287
26.4 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289
26.4.1 人力资源 289
26.4.2 设施和环境条件 289
26.4.3 测量设备 289
26.5 计量标准、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实施 290
26.6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291
26.6.1 识别顾客 291
26.6.2 识别顾客需求 291
26.6.3 服务顾客 291
26.7 检定、校准、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 292
26.7.1 方法的选择 292
26.7.2 方法的确认 292
26.8 检定、校准、检测物品的处置 293
26.9 检定、校准、检测中抽样的控制 293
26.10 检定、校准、检测的质量保证 293
26.10.1 检定、校准和检测过程的控制 293
26.10.2 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控制 294
26.11 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294
26.11.1 记录的内容 294
26.11.2 记录的修改 294
26.11.3 记录的保存 295
26.12 检定、校准、检测结果的报告 295
26.12.1 检定结果 295
26.12.2 校准结果 295
26.12.3 检测结果 295
26.12.4 证书、报告的修改 295
26.13 不符合的控制 295
26.14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 296
26.14.1 内部审核 296
26.14.2 管理评审 296
26.1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297
26.15.1 纠正措施 297
26.15.2 预防措施 297
26.16 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98
第27章 计量比对 299
27.1 比对的作用 299
27.1.1 比对的定义 299
27.1.2 比对在量值传递与溯源中的作用 299
27.2 比对的类型和组织方式 300
27.2.1 比对的类型 300
27.2.2 比对组织方式及相关方应具备的条件和责任 300
27.3 比对实施方案的制定 301
27.3.1 比对实施方案 301
27.3.2 对传递标准的要求 303
27.3.3 比对方式 303
27.3.4 参考值的确定 303
27.3.5 参考值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306
27.4 比对结果的评价 307
27.4.1 参比实验室比对结果的评价 307
27.4.2 比对结果的分析 308
27.5 比对过程举例 309
27.5.1 比对项目的立项 309
27.5.2 比对的组织 309
27.5.3 比对前期技术准备工作 309
27.5.4 比对实施方案的起草和确定 309
27.5.5 比对实验 310
27.5.6 比对结果提交 310
27.5.7 比对数据处理 310
27.6 比对总结报告 311
国际计量篇 317
第28章 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 317
28.1 中国参加的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 317
28.2 世界主要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介绍 317
28.2.1 米制公约组织 317
28.2.2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324
28.2.3 国际计量测试联合会(IMEKO) 329
28.2.4 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 331
28.2.5 亚太法制计量论坛(APLMF) 335
28.2.6 国际标准物质信息库(COMAR) 337
第29章 国际计量互认 338
29.1 OIML证书制度 338
29.1.1 OIML基本证书制度 338
29.1.2 OIML多边互认框架协议(MAA) 338
29.2 计量器具型式试验结果的双边和多边互认 341
29.3 我国推行OIML证书制度的情况 341
附录 345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一批~第八批) 345
附录2 米制公约 349
附录3 米制公约组织成员名单 354
附录4 CIPM MRA签署机构名录 355
附录5 OIML成员名单及出版物目录 363
附录6 APMP成员名单 370
附录7 APLMF正式成员经济体和观察员经济体名单 372
附录8 适用OIML证书制度和MAA的国际建议名录 373
参考文献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