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内容摘要 1
第一章 人的担保概论 1
第一节 研究范围 1
一、引论 1
二、确认人的担保之两项标准 3
第二节 人的担保的基本类型 6
一、从属性人的担保——保证 7
二、独立性人的担保——独立担保 12
三、连带债务 13
四、信用保证保险 14
第三节 人的担保的基本功能与创新 15
一、对债权的保全功能 15
二、增强信用、促进经济发展 24
一、罗马法上的保证 32
第一节 保证的历史考 32
第二章 保证制度研究 32
二、日耳曼法上的保证 39
三、我国古代的保证 41
第二节 保证制度立法比较概述 47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保证制度 49
一、法国 49
二、德国 59
三、日本 66
四、我国台湾地区 73
五、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法 77
六、其他大陆法系国家 80
第四节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保证制度 91
一、英国 91
二、美国 100
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104
第一节 立法体例 110
第三章 对我国保证制度的评析 110
第二节 保证人资格 112
一、保证人积极资格 112
二、保证人消极资格 116
第三节 保证的种类 126
一、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126
二、单独保证和共同保证 129
三、从属保证和独立担保 131
四、单个形式保证和最高额保证 133
五、反保证 134
第四节 保证期间 136
一、一项令人困惑的制度 136
二、保证责任期间的立法例选择 138
三、关于保证期间的修正建议 141
第五节 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同时存在时 142
一、保证人的追偿权与代位权 147
第六节 保证人的追偿权 147
二、保证人行使追偿权的条件 153
三、保证人行使追偿权的效力 156
四、保证人预先行使追偿权 156
五、物上保证人的追偿权 160
第七节 保证的消灭 161
一、主债权消灭 161
二、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内行使权利 163
三、主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变动 164
四、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 167
五、因债权人的其他行为导致保证责任免除的 169
第四章 特殊保证 172
第一节 票据保证 172
一、概述 172
二、票据保证的分类 175
三、票据保证法律关系 177
四、与票据有关的保证辨析 182
一、人事保证之性质、特征与制度之经济功能 187
第二节 人事保证 187
二、人事保证之立法例 194
三、建立我国人事保证制度的立法研究 203
第三节 信用委任 209
一、意义及起源 209
二、性质特征 211
三、借鉴的现实意义 215
四、制度构建 218
第五章 独立担保 221
第一节 人的担保的从属性传统 221
一、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保证的从属性 222
二、英美法系国家法律中保证的从属性 225
三、保证从属性的意义 226
第二节 独立担保的兴起 228
第三节 独立担保的立法问题 232
一、独立担保国际立法历程 232
二、我国对独立担保的立法 235
三、对我国独立担保制度构建的建议 236
第四节 独立担保与保证制度之复兴 237
一、区分不同主体 239
二、区分无偿保证与金融保证 241
第六章 连带债务 243
第一节 概述 243
一、连带债务的意义 243
二、罗马法上的连带债务 245
三、连带债务的性质 246
第二节 连带债务的发生原因 247
一、因法律直接规定发生 248
二、因当事人法律行为发生 252
三、因当事人没有明确排除连带关系而推定发生 253
第三节 连带债务的效力 254
一、对外效力——债权实现之担保 254
二、对内效力——内部分担、求偿关系 254
第四节 从人的担保的角度对我国连带债务制度的批判 255
一、法定连带债务的适用过于广泛 256
二、连带债务人的权利 259
第七章 信用保证保险 262
第一节 概述 262
一、概念和特征 262
二、“信用保证保险”、“保证保险”与“信用保险”概念辨析 264
三、信用保证保险之历史发展以及我国现状 266
第二节 信用保证保险之功能优势与发展之必要性 269
一、功能优势 269
二、发展信用保证保险的必要性 272
第三节 信用保证保险与保证的联系与区别 274
一、适用目的不完全相同 275
二、合同的性质不同 275
三、担保的范围和程度不同 276
五、适用的法律不同 277
四、当事人关系不同 277
六、达成目的的方式不同 278
七、收费和反担保上不同 278
第四节 信用保证保险的分类问题 279
一、以谁为投保人区分的“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 279
二、按照业务内容区分为忠诚信用保证保险和确实信用保证保险 282
第五节 各种信用保证保险 284
一、忠诚信用保证保险 284
二、确实信用保证保险 288
三、出口信用保证保险 290
四、投资信用保证保险 292
第六节 我国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的法律瓶颈及对策 295
一、明确信用保证保险的法律地位 296
二、信用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297
三、完善信用法律制度 299
参考文献书目 301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