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言 雷奕振、关绍曾 1
第二章 白垩系 关绍曾等 4
一、研究简史 关绍曾 4
二、主要剖面描述 关绍曾 5
石松纲 21
三、地层划分与对比 关绍曾 28
四、白垩系的界线 关绍曾 36
五、生物群分析 37
介形虫 关绍曾 37
古脊椎动物 雷奕振 40
轮藻 张振来 42
孢子花粉 余静贤、张振来 43
大孢子 杨基端、孙素英 56
第三章 第三系 雷奕振等 58
一、研究简史 雷奕振 58
二、主要剖面描述 雷奕振 60
三、地层划分与对比 雷奕振 80
四、若干地层问题讨论 雷奕振 91
五、生物群分析 96
腹足类 李云通 96
介形虫 关绍曾、孙全英 98
鱼类 雷奕振 104
轮藻 张振来 106
孢子花粉 张清如 110
六、结论 119
腹足类 李云通 121
前鳃亚纲 121
中腹足目 121
水螺科 121
豆螺科 121
第四章 化石描述 121
蟹手螺超科 122
跑螺科 122
椎实螺超科 124
滴螺科 124
基眼目 124
肺螺亚纲 124
扁卷螺科 125
柄眼目 126
蛹形螺超科 126
蛹螺科 126
拱顶螺科 127
腹足类口盖 关绍曾、李云通 129
鸥螺超科 129
拟沼螺科 129
豆螺科 131
金星介超科 133
金星介科 133
速足目 133
介形虫 关绍曾、孙全英 133
玻璃介科 144
土星介科 155
球星介科 168
似星介科 171
海星介科 171
短背介科 173
达尔文介超科 176
达尔文介科 176
浪花介超科 177
湖花介科 177
鲱形目 187
副鲚鱼科 187
鱼类 雷奕振 187
鲤形目 191
鲤亚目 191
科未定 191
爬行类 雷奕振 195
龟鳖目 195
鳖亚目 195
鳖科 195
蜥臀目 196
兽脚亚目 196
巨齿龙科 196
长形蛋科 197
爬行类蛋化石 雷奕振 197
钝脚目 199
冠齿兽科 199
哺乳类 雷奕振 199
植物 孟繁松 201
松柏目 201
伏脂杉科 201
轮藻 张振来 202
左旋轮藻目 202
轮藻科 202
轮藻亚科 202
扁球轮藻亚科 202
开口轮藻亚科 205
孔轮藻科 208
苔藓植物门 209
藓纲 209
水藓科 209
白垩纪孢粉 余静贤、张振来 209
蕨类植物门 210
卷柏科 210
石松科 211
蕨纲 211
海金砂科 211
凤尾蕨科 215
莎草蕨科 216
分类位置不明的孢子 219
水龙骨科 219
裸子植物门 225
银杏科 225
罗汉松科 225
常鳞杉科 225
松科 226
柏科和杉科 226
麻黄科 227
分类位置不明的花粉 228
胡桃科 230
桦科 230
双子叶植物纲 230
被子植物门 230
山毛榉科 231
榆科 231
山龙眼科 231
藜科 232
芸香科 232
大戟科 232
漆树科 233
冬青科 233
无患子科 234
珙桐科 234
山榄科 234
川续断科 235
夹竹桃科 235
桑寄生科 235
木犀科 235
苦槛兰科 236
百合科 237
分类位置不明的花粉 237
化石孢子大类 杨基端、孙素英 241
三缝孢类 241
光面或近光面系 241
刺粒面系 242
凹面系 243
刺毛顶部类 244
蕨类植物门 245
紫萁科 245
蕨纲 245
苔藓植物门 245
水藓科 245
藓纲 245
早第三纪孢粉 张清如 245
海金砂科 246
凤尾蕨科 248
水龙骨科 250
铁线蕨科 252
桫椤科 252
罗汉松科 254
松柏纲 254
苏铁科 254
苏铁纲 254
裸子植物门 254
松科 255
柏科和杉科 257
尼藤纲 257
麻黄科 257
被子植物 260
双子叶植物纲 260
杨柳科 260
杨梅科 261
胡桃科 261
桦木科 263
山毛榉科 265
榆科 267
山龙眼科 268
檀香科 268
藜科 268
木兰科 269
樟科 269
金缕梅科 269
豆科 270
芸香科 270
楝科 271
大戟科 272
漆树科 272
无患子科 273
冬青科 273
胡颓子科 276
鼠季科 276
椴科 276
珙桐科 277
桃金娘科 277
五加科 278
山茱萸科 279
山榄科 279
山矾科 280
木犀科 280
忍冬科 281
唇形科 281
茜草科 281
川续断科 283
眼子菜科 284
百合科 284
棕榈科 285
黑三棱科 285
马桑科 285
千屈菜科 285
化石属种拉、汉名称对照索引 295
参考文献 321
英文摘要 328
图版及图版说明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