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5
一、“契约”要旨 5
(一)中国传统契约概念 5
(二)西方契约概念 6
(三)本书“契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7
二、关于“近代契约制度” 7
(一)契约制度的结构 7
(二)近代契约制度理念 9
(三)从近代契约制度到现代契约制度 13
三、时间界定 14
四、材料与研究方法 15
(一)材料 15
(二)研究方法 17
第二章 中国传统契约制度 20
一、“官有政法,民从私契”——民间契约习惯与国家契约法的关系 20
(一)传统契约法的构成 20
(二)国家契约法与民间契约习惯的关系 23
二、传统契约制度的特点 25
(一)契约种类丰富,调整对象广泛 25
(二)契约形式程式化 27
(三)反映出强烈的宗法家族色彩 29
(四)契约行为具有“人格化”特征 32
(五)广泛使用单契 34
(六)契约行为重重受限 38
(七)商事契约制度不发达 40
三、几点分析 41
(一)自然经济下的财产制度 41
(二)乡土社会下的身份制度 44
(三)专制统治下的法律制度 45
一、经济动因——自然经济的破坏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49
(一)自然经济的破坏 49
第三章 中国契约制度近代化的动因 49
(二)近代城市的崛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51
二、思想文化动因——传统观念的转变与西方法学理论的引进 52
(一)“天赋人权”思想的引进与传播——由“主权在君”至“主权在民” 52
(二)“商政”思想的勃兴——由“抑商”转为“重商” 53
(三)西方法学理论的引进——由“中学”转为“西学” 55
三、政治动因——近代中国的法律改革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积极推动 57
(一)清末修律对近代法律原则的肯定 57
(二)辛亥革命对人性的解放 58
四、小结 61
一、民国时期契约法的构成及其与民法的关系 62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国家契约法的变革 62
二、民国时期契约法形式的发展变化 64
(一)南京临时政府对传统的选择——《大清现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 64
(二)北洋政府时期契约法的形式 65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法法典化的影响 71
(四)小结 76
三、民国时期契约法结构的变化——商事契约法的迅速发展 78
(一)商事契约法的渊源 79
(二)商事契约法的内容特点 80
(一)北洋政府大理院对《现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中契约法内容的取舍 85
四、民国时期契约法内容的发展变化 85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于北洋政府时期契约法的继承与发展 89
(三)小结 102
第五章 民国时期民间契约实践的考察 105
一、商事契约的变革与发展 105
(一)合伙契约的变化 105
(二)契约的成立方式多有改变 111
(三)契约的内容由匡定单方义务转向确认、保障双方的权利 114
(四)格式契约大量应用 117
二、民事契约实践的变化 121
(一)契约种类的丰富 121
(二)国家对于契约的管理与干预加强 126
(三)雇佣契约的发展 132
三、民国时期契约实践对传统的保留 135
四、民国时期契约实践与契约法的冲突及其司法解决 137
(一)民国时期契约实践与契约法的冲突 138
(二)司法机关对于冲突的解决 142
第六章 对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的总体分析与评价 145
一、民国时期契约制度对传统契约制度的变革 145
二、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的多元性特点及其成因 149
(一)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的多元性特点 149
(二)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特点的成因 152
三、民国时期契约理念的变化 158
(一)“义”与“利”及社会本位主义 159
(二)“仁”与“人格平等”,“家”与“契约自由” 161
(三)“信”与“诚实信用”原则 162
四、从民国契约制度看法律移植问题 162
(一)契约制度的近代化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其程度取决于国家经济、政治及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 162
(二)外来制度移植必须以理念的培养为其重要前提 163
(三)外来法律资源必须经过本土化才能移植成功 165
附录 契约文书索引 167
参考书目 169
致谢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