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目录 1
第一编 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 3
第一章 区域发展:机遇、挑战与应对 3
第一节 重要战略机遇 3
第二节 区域实力、优势与发展态势 7
第三节 区域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1
第四节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对策建议 14
第一节 制定发展目标和总体格局的背景 23
第二章 区域发展目标和总体格局思路 23
第二节 制定发展目标的思路 25
第三节 规划总体格局的思路 29
第三章 统筹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39
第一节 统筹区域发展的空间涵义与结构模型 39
第二节 统筹发展的机制 41
第三节 统筹发展的模式 54
第一节 村域经济社会转轨与发展 61
第四章 协调发展:村域发展战略与政策 61
第二节 村落类型现状及演化 65
第三节 村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 75
第四节 村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83
第二编 统筹规划与制度创新 89
第五章 区域一体化的机制设计 89
第一节 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及内容 89
第二节 加强十领域合作 推动一体化发展 94
第六章 行政协议: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手段 100
第一节 区域合作的行政协议机制 100
第二节 行政协议的缔结 103
第三节 行政协议的履行 108
第七章 “多中心”治理与规划政策 113
第一节 “多中心”体制下的合作 113
第二节 区域规划政策模式 114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关键政策领域 117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体系及结构特征 124
第八章 空间整合与杭宁发展带建设 124
第二节 空间整合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127
第三节 加快杭宁发展带建设的设想 132
第四节 杭宁发展带建设的可行性及政策建议 135
第九章 区域政府合作与体制创新 138
第一节 需要澄清的两个基础性命题 138
第二节 研究视角 144
第三节 区域政府合作组织形式的可行性探讨 146
第四节 创新区域政府合作体制的途径分析 150
第十章 立法协调与法制环境建设 153
第一节 区域协调实践 153
第二节 国外区域法制协调实践 155
第三节 国内研究观点综述 158
第四节 设想和建议 161
第三编 产业升级与空间转移 169
第十一章 产业能级提升 169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 169
第二节 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74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趋势分析 179
第四节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导向 184
第十二章 地方专业化与产业发展 194
第一节 地方专业化: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视角 194
第二节 分析与结论 198
第十三章 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 214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中的产业竞争力关系 214
第二节 地域空间中的产业竞争力关系 220
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关系的新视角框架 223
第四节 案例与建议 226
第十四章 上海产业的地域转移 232
第一节 产业结构重组与地域转移 233
第二节 传统产业的国内转移 235
第三节 传统产业的国际转移 239
第四节 对策建议 241
第一节 地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历程 247
第四编 资源整合和效率提升 247
第十五章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区域整合 247
第二节 现状分析 249
第三节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亟须整合 258
第四节 整合方案设计 261
第十六章 社会保险关系的地区转移 266
第一节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 267
第二节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272
第三节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地方利益 276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若干建议 281
第十七章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和局部民工短缺:挑战和对策 284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和局部地区民工短缺 284
第二节 社会责任认证及民工短缺对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影响分析 289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应对挑战的基本思路 294
第四节 政策建议 300
第十八章 集装箱港口群的发展整合 306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306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310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的整合战略 314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整合战略的实施 319
第十九章 公共资本生产率及其增长效应 329
第一节 城市生产函数的非均衡性分析 329
第二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性启示 335
第五编 市场深化和全球视野 347
第二十章 资本市场功效及其完善 347
第一节 资本市场效能的国际比较 347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功能和效率实证分析 351
第三节 资本市场效能不足的内在动因剖析 355
第四节 资本市场功效重构 359
第五节 政策建议 364
第二十一章 产权市场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367
第一节 产权市场一体化的意义与取向 367
第二节 产权市场一体化的目标与差距 371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377
第一节 跨国公司投资概述 382
第二十二章 跨国公司发展态势 382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 387
第三节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 394
第四节 不同经济区域直接投资技术效率比较 403
第二十三章 跨国公司投资对本地企业的影响 415
第一节 对企业产出的影响 415
第二节 跨国公司对本地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422
第三节 跨国公司投资对本地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 428
第二十四章 跨国公司投资与环境污染 435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加剧环境压力 435
第二节 浙江外商投资的污染问题分析 436
第三节 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效率 443
第二十五章 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研发合作 448
第一节 加强合作的发展趋势 448
第二节 加强合作的基本思路及原则 451
第三节 加强合作的总体规划及对策 455
第一节 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463
第六编 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63
第二十六章 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合作 463
第二节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 471
第二十七章 环境保护投资 476
第一节 现状分析 476
第二节 矛盾分析 484
第三节 前景分析 488
第二十八章 水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95
第一节 指导思想 495
第二节 经验借鉴 501
第三节 对策建议 504
第二十九章 水污染合作防治机制 514
第一节 管理体制创新 514
第二节 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 517
第三节 防治创建六大运行机制 521
后记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