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秉钊主编;王世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207293X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关注城市规划里面的热点问题——城市规划面向管理的实践特征,以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即如何实施城市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的综合性分析,建立基于现实,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目录 1

总序 陈秉钊 1

序 陈秉钊 1

1 绪言:关注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1

1.1 主题确定 4

1.1.1 理论研读的困惑 4

1.1.2 关注现实的责任 5

1.2 研究目标 6

1.2.1 理解秩序 7

1.2.2 目标分解 7

1.3 核心概念 8

1.3.1 城市空间秩序 8

1.3.2 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9

1.4 研究基础 10

1.4.1 技术相关理论 11

1.4.2 制度相关理论 12

2 城市空间与城市开发 15

2.1 城市空间的概念 17

2.1.1 “空间”的多义性 17

2.1.2 作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概念 19

2.2 城市空间的开发 21

2.2.1 城市开发的概念 21

2.2.2 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24

2.2.3 城市物业开发的模式 29

2.3.1 自上而下 33

2.3 城市空间的形成 33

2.3.2 城市空间的形成:自下而上 36

2.4 小结 43

3 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 45

3.1 城市设计的现实困惑 47

3.1.1 程序上的困惑 47

3.1.2 内容上的困惑 50

3.1.3 方法上的困惑 53

3.2.1 状态的分析 54

3.2 城市设计的对象系统 54

3.2.2 层次的分析 56

3.2.3 类型的分析 57

3.3 城市设计的目标系统 59

3.3.1 城市设计的目标:城市空间秩序 59

3.3.2 城市空间秩序的维度和形成机制 61

3.3.3 实施城市设计的操作因素 62

3.4 城市设计的过程特征 63

3.4.1 角色理论 63

3.4.2 相关主体的角色分析 66

3.4.3 执行过程 71

3.5 城市设计的专业定位 73

3.5.1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73

3.5.2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75

3.5.3 城市设计的专业内涵 77

3.5.4 城市设计的支撑系统 78

3.6 小结 80

4 城市设计实施的比较研究 83

4.1 美国 85

4.1.1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发展概述 85

4.1.2 制度性因素 88

4.1.3 技术性因素 93

4.2 英国 101

4.2.1 城乡规划发展概述 101

4.2.2 制度性因素 104

4.2.3 技术性因素 107

4.3 日本 113

4.3.1 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发展概述 113

4.3.2 制度性因素 116

4.3.3 技术性因素 120

4.4 小结 125

5 城市设计实施的行政法理基础 131

5.1.1 政府的结构 133

5.1 城市政府的权力 133

5.1.2 政府与市场 134

5.1.3 自由裁量和羁束裁量 137

5.2 城市设计的法律环境 139

5.2.1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法规 139

5.2.2 城市规划的权域 140

5.2.3 城市规划的协调域 142

5.3 公共价值域的认识 144

5.3.1 公共利益 144

5.3.2 公共价值域 146

5.3.3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48

5.4 城市设计与控制 149

5.4.1 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 151

5.4.2 城市设计与设计控制 154

5.5 城市设计与美学控制 159

5.5.1 美的本质的认识 159

5.5.2 设计审查中的美学控制 161

5.5.3 标识物的美学控制 164

5.5.4 历史保护的美学控制 167

5.6 小结 171

6 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 173

6.1 作为技术方法的城市设计 175

6.1.1 技术原则 175

6.1.2 工作程序 176

6.1.3 城市设计元素 178

6.1.4 成果深度和类型 179

6.1.5 成果性质:技术性成果和制度性成果 181

6.2 作为制度的城市设计 183

6.2.1 制度:秩序的基础 183

6.2.2 秩序的判断 184

6.2.3 秩序的实质:约束 185

6.2.4 约束的形式:制度 185

6.2.5 制度的作用:预期 186

6.3.1 城市规划法的修订 187

6.3 城市设计法律保障 187

6.3.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修订 191

6.3.3 技术性成果的法律化 197

6.4 城市设计机构设置 198

6.4.1 公共权威和运作体系 198

6.4.2 城市设计的决策机构 199

6.4.3 城市设计的管理机构 200

6.4.4 城市设计的编制机构 202

6.5 城市设计实施策略 203

6.5.1 实施特征:间接性、过程性、利益相关性 204

6.5.2 实施手段:控制与引导 205

6.5.3 实施策略:激励与协调 206

6.5.4 产权激励的运用 207

6.5.5 设计编制和管理的整合 209

6.6 城市设计公众参与 212

6.6.1 梯子理论 212

6.6.2 公众参与的社会意义 213

6.6.3 开放性的决策机制 214

结语:走向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 217

附录:城市设计相关理论 221

1 技术相关理论 223

1.1 戈斯林和梅特兰的三种模型 223

1.2 比达尔夫的4种类型 232

1.3 梁鹤年的“真善美” 233

1.4 林奇(Lynch)的3种规范理论 236

1.5 理论整理 242

2 制度相关理论 244

2.1 经济学理论 244

2.2 法学理论 252

2.3 行政学理论 262

3 小结 266

主要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