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道德·德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殿卿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931467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华传统道德,从理论上予以高度概括,准确、明晰、精炼。针对“五四”以来的洋化教条和奴化心理的批判,针对建国以后以及历史时期极“左”教条和虚无主义的批判,痛快淋漓,持之有据,又恰如其分,对现实德育教育弊端的批判,针对性强,从现实的角度,可操作性强。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 1

第一节 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2

一、从“中体西用”到“兼收并蓄” 3

二、“西方中心论”与“殖民地文化心理” 5

三、从“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 5

一、“中国特色”与中国文化 8

第二节 “走自己的路”与中华文化历史命运的新转折 8

二、文化观念的变革与新的文化自觉 9

三、儒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新定位 18

第三节 文化建设与中国文化再次走向世界 29

一、中国进入了文化建设的新时代 31

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 34

三、再次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3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 44

第一节 从“四大发明”到“四书五经” 46

一、决意“向中国人宣传福音” 47

第二节 利玛窦发现与传播中国文化 47

二、建“寺”隐“堂”借“佛”传“耶” 48

三、用西方“圆形”地图改变中国人的“天圆地方”观 50

四、疏“佛”近“儒” 融入主流社会 52

五、糅合“耶儒” 推动“儒学西传” 53

第三节 欧洲百年“中国文化热” 54

一、康熙与路易十四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动 55

二、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中国” 57

一、中西文明的融合与欧洲的启蒙思想 60

第四节 中国儒家思想与欧洲现代文明 60

二、儒学与西方经济学 63

三、儒学与西方哲学 65

四、儒学与西方民主 66

五、儒学与西方的平等、竞争 68

六、儒学与西方道德 69

七、儒学与西方教育 70

第三章 文化与德育 72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的兴衰 73

第一节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 73

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76

三、军事占领与文化征服 78

第二节 “文以载道”的德育观 80

一、语言文字与德育 81

二、蒙学与德育 85

三、经典与德育 89

第三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95

一、“人”与“物”,“道”与“器” 96

二、文化生命的传递 97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99

一、校园文化的民族性 99

二、校园文化与校训 100

三、校园文化与学校建筑文化 101

四、人文课程与人文讲座 102

第四章 新世纪对道德的呼唤 106

第一节 “代价论”及其代价 107

一、对美国“性文化”的评说 107

二、家庭解体降低了新一代国民素质 110

三、青少年中的性混乱对未来人口结构与素质的威胁 113

四、性商业发达对社会道德的摧残 114

五、性自由给艾滋病的传播火上浇油 116

第二节 新世纪对道德的呼唤 121

一、新世纪面临的道德难题 121

二、联合国对道德重建的新贡献 123

三、中国开始了道德建设 126

第三节 寻求人类共同伦理 128

一、全球伦理与“底线伦理” 129

二、中国儒学与全球伦理 131

三、全球伦理与现实伦理 132

四、全球伦理与和而不同 133

第五章 道德及其价值 136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发展 137

一、“道”与“德” 137

二、明人伦 141

三、道德发展 143

一、道德与经济活动的目的、方向和动力 146

第二节 道德与经济 146

二、企业道德与企业形象 147

三、道德与契约经济 148

第三节 道德与政治 151

一、“立国为民”与“以德治国” 152

二、“以德治吏”与“为政以德” 153

三、“道德教化”与“以德治国” 155

第四节 道德与法律 156

一、道德与法律同源一致 157

二、道德与法律相对存在 159

三、道德与法律作用互补 159

第六章 中华传统道德及其现代转化 163

第一节 中华传统道德 163

一、中华道德精神 163

二、中华道德的历史演变 165

三、中华道德修养论 170

第二节 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 173

一、孙中山、蔡元培对中西道德的融合 174

二、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再认识与新转化 177

三、中华美德与公民道德 180

第三节 中华道德与东亚文明 183

一、中华伦理与日本文明 185

二、中华伦理与韩国文明 189

三、中华伦理与新加坡文明 197

第一节 寻求中国学校德育新定位 202

一、学校德育在理论上的回归与科学定位 202

第七章 建设中国学校德育 202

二、学校德育在实践中的新定位 205

三、中华美德在学校德育中的新定位 207

第二节 研究和借鉴美国学校道德教育 210

一、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历史演变的启示 210

二、“价值中立”与“心理教育” 219

三、失败的性教育 223

第三节 借鉴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 230

一、新加坡学校的“东亚价值观”与《儒家伦理》教育 231

二、韩国学校的“忠、孝、礼”与公民道德教育 237

三、中国台湾学校的《生活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 240

四、香港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251

第八章 中华美德德目及内容体系 263

第一节 当今急需建构中国学校的德目新体系 263

一、中国古代德目体系的参照 263

二、建构德目新体系的探讨 264

第二节 传统德目的现代转化 266

一、“忠”的本质是一种“责任” 266

二、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269

三、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 274

四、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 276

五、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 278

六、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 282

七、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 284

八、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 286

第三节 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内容体系 289

一、中小学教育实验用书 289

二、高等学校教育实验用书 294

第九章 学校德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 297

一、“互动”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 299

第一节 “互动”的理念与模式 299

二、家庭、学校、社区三维互动 301

三、学校内部的道德教育互动 302

第二节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内容、载体与机制 304

一、“年”与“节日”是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结合点 304

二、“过中国年”的实验 305

三、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运作机制 314

第三节 学校的“孝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 315

一、历来政府兴孝道 315

二、当代百姓创造现代版“孝经” 316

三、当代学校的“孝育” 318

四、“行孝”不“愚孝” 321

第四节 学校“礼”的教育与社区礼的建设互动 324

一、礼的价值及其建设的定位 325

二、开发中华民族“礼”的教育资源 326

三、当代“礼”的教育重在培育人格 326

四、在师生互动中进行礼的教育 328

五、学校与社区“礼”的互动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