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一、预防医学概述 1
二、现代医学模式 4
三、三级预防 6
四、我国预防工作成就及工作重点 7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 9
第1章 人与环境 9
第一节 环境与人的关系 9
一、人类环境 9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11
三、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12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3
一、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13
二、环境污染物种类及来源 14
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 15
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 16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20
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方针 20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20
三、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措施 21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23
二、大气的化学组成及其卫生学意义 23
第2章 空气环境与健康 23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23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4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26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26
二、大气污染物 26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27
第三节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9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29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29
三、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30
一、水资源概况 31
二、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31
第一节 概述 31
第3章 水环境与健康 31
第二节 水体污染 32
一、水质评价常用指标 32
二、水体污染与有关疾病 33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 35
一、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35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36
三、饮用水的处理及卫生防护 37
第4章 土壤环境与健康 42
第一节 土壤的特征及卫生学意义 42
一、土壤的结构 42
三、土壤的微生物学特征 43
四、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43
二、土壤的化学特征 43
第二节 土壤污染与自净 44
一、污染来源 44
二、土壤污染的类型 44
三、土壤污染的自净 45
四、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归 46
第三节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47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47
二、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47
三、农药污染的危害 47
第四节 土壤的卫生防护与卫生监测 48
一、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48
二、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50
三、有害工业废渣的处理措施 51
四、污水灌田的卫生防护措施 51
五、土壤卫生监测 52
第5章 饮食与健康 54
第一节 人体的营养和热能需要 54
一、蛋白质 54
二、脂类 57
三、碳水化合物 58
四、热能 59
五、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61
六、维生素 64
二、豆类 69
一、粮谷类 69
第二节 主要食物的营养价值 69
三、蔬菜、水果类 70
四、肉、蛋、奶、禽、鱼类 70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南 71
一、合理营养 71
二、膳食指南 72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合理营养 74
一、孕妇、乳母的合理营养 74
二、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营养 76
三、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合理营养 76
四、老年人的合理营养 77
一、食品污染 78
第五节 食品污染和腐败变质的预防 78
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及其预防 81
第六节 绿色食品及其意义 84
一、概述 84
二、绿色食品的标志 85
三、绿色食品的标准 85
四、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86
第6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88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89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89
二、职业性损害 89
三、职业危害的防治 92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93
一、概述 93
二、常见的职业中毒及其防治 97
一、概述 110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10
二、矽肺 112
三、硅酸盐肺 115
四、煤工尘肺 117
第四节 物理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治 119
一、高温和中暑 119
二、生产性噪声 122
第五节 农村主要劳动卫生问题和防治对策 125
一、农业劳动卫生 126
二、乡镇工业劳动卫生问题 129
一、社会制度与健康 131
第7章 社会环境与健康 131
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131
二、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 132
三、卫生事业发展与人群健康 133
第二节 文化因素与健康 134
一、教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35
二、风俗习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35
三、宗教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36
第三节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136
一、吸烟与健康 137
二、酗酒与健康 137
一、常见的社会心理因素 138
第四节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38
三、运动过少与健康 138
二、社会心理因素的致病机制 140
第二篇 人群健康研究的方法 141
第8章 医学统计方法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一、医学统计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141
二、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42
三、统计资料的类型 142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43
一、计量资料的频数表 143
二、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44
三、正态分布 149
四、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50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156
一、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156
二、计数资料的假设检验——χ2检验 157
第四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161
一、统计表 161
二、统计图 162
第9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64
第一节 概述 164
一、观察法 164
二、个案调查的方法 165
第二节 个案调查 165
一、个案调查的目的 165
三、理论性研究 165
二、实验法 165
三、个案调查的内容 166
四、个案调查的局限性 169
第三节 现况调查 169
一、概念 169
二、现况调查的目的 169
三、现况调查的种类 169
四、现况调查的步骤 173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 173
一、概述 173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75
三、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 179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182
第五节 队列研究 182
一、概述 182
二、队列研究的实施 183
三、队列研究资料的分析 185
四、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187
第六节 暴发调查 187
一、暴发调查的目的 188
二、步骤 188
三、内容和方法 188
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历史回顾 192
第一节 全球卫生战略目标 192
第三篇 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 192
第10章 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与策略措施 192
二、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194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 195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195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 195
三、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原则 196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 196
一、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 197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特征 198
第11章 自我保健与群体保健 201
第一节 自我保健 201
一、自我保健的概念和意义 201
三、自我保健的方法 202
二、自我保健的内容 202
四、自我保健的措施 203
第二节 家庭保健 204
一、家庭保健的意义 204
二、家庭保健的内容 205
三、家庭生活周期及家庭各个时期的保健 205
四、全科医生在家庭保健中的作用 207
第12章 健康教育 208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8
一、健康教育 208
二、健康促进 209
三、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209
一、需求评估 210
第二节 健康教育计划设计 210
二、确定优先项目,制定目的和目标 211
三、制定健康教育策略 212
四、活动与日程 214
五、监测与评价 215
六、经费预算 215
第三节 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216
一、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步骤 216
二、健康教育计划实施中的人员培训 218
三、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选择及制作 219
第四节 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 220
一、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220
二、评价的种类和内容 221
三、评价设计类型及其选择 223
四、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 224
五、健康教育评价常用指标 224
第13章 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 226
第一节 卫生法概述 226
一、卫生法的概念 226
二、卫生法的渊源 226
三、卫生法的实施 228
四、卫生法律责任 231
第二节 卫生监督 232
一、卫生监督的概念 232
三、卫生监督的手段 233
二、卫生监督的分类 233
一、执业医师法 234
第三节 医政监督管理法规 234
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38
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43
第四节 传染病防治法规 249
一、传染病防治法 249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52
第五节 妇幼保健与血液管理法规 256
一、母婴保健法 256
二、献血法 259
第一节 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 263
一、描述疾病频率的指标 263
第14章 疾病的分布 263
第四篇 疾病预防和控制 263
二、描述死亡频率的指标 264
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 265
一、散发 265
二、流行 265
三、暴发 265
第三节 疾病的地区分布 265
一、疾病在国家间的分布 265
二、疾病在国家内的分布 265
四、疾病的地方性 266
第四节 疾病的时间分布 266
三、疾病的城乡分布 266
一、短期波动 267
二、季节性 267
三、周期性 267
四、长期变异 267
第五节 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 268
一、年龄分布 268
二、性别分布 268
三、职业分布 268
四、种族和民族 268
五、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分布 269
第六节 疾病分布的综合描述 269
一、宿主与病原体 270
第15章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270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270
二、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 272
三、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277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278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与计划免疫 279
一、传染病预防 279
二、计划免疫 280
第三节 传染病的控制 283
一、疫情管理 283
二、防疫措施 284
二、消毒的种类 288
一、消毒的定义 288
第一节 消毒技术 288
第16章 消毒杀虫应用技术方法 288
三、常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 289
四、消毒实际应用 291
第二节 杀虫技术 294
一、常见的苍蝇、蚊子 294
二、常用的防治方法 295
第三节 灭鼠技术 297
一、常见鼠种 298
二、常见灭鼠方法 298
三、常用灭鼠药物 299
四、鼠类的综合防治 299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 301
第17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01
第一节 概述 301
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302
三、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控制措施 302
第二节 地方性氟病 303
一、地方性氟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303
二、氟的毒作用机制 304
三、地方性氟病的临床表现 305
四、地方性氟病的诊断依据 307
五、地方性氟病的防治措施 307
第三节 碘缺乏病 308
一、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308
三、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 309
二、碘缺乏病的发病机制 309
四、碘缺乏病的诊断依据 310
五、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 311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 311
一、砷在自然界的分布 311
二、砷的毒作用机制 312
三、砷的毒作用表现 312
四、砷中毒的防治措施 314
第五节 地方性硒中毒 315
一、硒在自然界的分布 315
二、硒的毒作用机制 316
四、地方性硒中毒的防治措施 317
三、地方性硒中毒的临床表现 317
第六节 克山病 318
一、克山病的病因 318
二、克山病的流行特征 318
三、克山病的病理学改变 320
四、克山病的临床表现 320
五、克山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322
第七节 大骨节病 323
一、大骨节病的病因 323
二、大骨节病的流行特征 324
三、大骨节病的病理改变 325
四、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 325
五、大骨节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327
第18章 营养性疾病的防治 329
第一节 营养性疾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原则 329
一、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329
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330
第二节 肥胖病 332
一、肥胖病的发病原因 332
二、肥胖的判定方法 333
三、肥胖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34
四、肥胖病的预防与治疗 334
第三节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335
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预防与治疗 336
二、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336
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 336
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 337
一、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337
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338
三、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338
第五节 锌缺乏症 338
一、锌缺乏症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339
二、锌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 339
第六节 维生素过多症 339
一、维生素A过多症 339
二、维生素D过多症 340
二、食物中毒的特征 341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 341
第19章 食物中毒的防治 341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341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342
第二节 几种常见食物中毒的防治 342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342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 348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和植物性食物中毒 350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353
第三节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356
一、食物中毒调查的目的 356
二、食物中毒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357
三、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理 358
一、概述 361
二、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 361
第20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361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 361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365
一、预防控制策略 365
二、预防措施 366
三、控制措施 367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中的临床医生 369
第21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71
第一节 恶性肿瘤 371
一、概述 371
二、恶性肿瘤的分布 371
三、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372
四、恶性肿瘤的防治 374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376
一、概述 376
二、冠心病的分布和危险因素 377
三、脑卒中的分布和危险因素 378
四、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379
第三节 糖尿病的防治 381
一、概述 381
二、糖尿病分类 382
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382
四、糖尿病的防治 383
一、医源性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386
二、医源性疾病发病因素 386
第一节 医源性疾病的概念和发病因素 386
第22章 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386
第二节 医院感染 387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和分类 387
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387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 389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91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393
第三节 药源性疾病 394
一、概述 394
二、概念 395
三、分类 395
四、预防措施 396